书城管理工薪阶层理财经
4461800000023

第23章 孩子是工薪阶层最大的投资(2)

其次,还可以选择助学贷款,据悉,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青睐。这是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享受50%的财政贴息。依靠国家助学贷款,在目前高校学生中占有20%的比例的贫困生,避免了失学、辍学的不幸。还有的学生依靠教育助学贷款购买电脑、手机,甚至用来炒股。在他们看来,自己工作后完全有能力偿还这笔贷款,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还可以掌握一笔流动资金进行小额投资。

再次,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教育基金类险种,例如,教育金两全保险、育英年金、小博士计划等。例如某单位的会计张女士,两年前给孩子上了3份大学教育金两全保险。每月只需交纳300元,等到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就可以领到保险金了,每学年1万多元,4年共计52272元。张女士说,孩子上小学、中学的时候自己还年轻,精力充沛,收入稳定,担负孩子教育费用不成问题。但是等到孩子上了高中,要考大学的时候,自己已经40岁了,很难保证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把孩子供出来。因此,现在每月拿出一点钱,积少成多,按月交费,就可以把未来最重要的一项开支有步骤、有计划地准备好。

理财小贴士:教育险的种类

教育险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纯粹的教育金保险,提供初中、高中和大学期间的教育费用;二是针对某个阶段教育金的保险,通常针对初中、高中或者大学中的某个阶段,主要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三是不仅能提供初中、高中及大学的教育费用,还可以提供以后的生存保险。

避免教育投资的误区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教育需求迅速增加,家庭教育投资持续升温。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投资观念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子女发展而进行及时更新,致使在进行子女教育投资时进入许多误区,这些误区主要有:

多花钱给孩子请家教、上补习班,就能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成绩

现在给孩子请家教、让孩子上补习班,是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升学考试前期,家长们更是语、数、外,应试教育一门也不能少,为了让孩子全方位发展,弹琴、画画、学电脑一样也不能放松。例如某师大附小五年级的学生陈宁数学学得不错,被选拔上参加市少儿图书馆举办的奥数班,每周六上午要赶到南京西路去学数学;作文写得稍微有点差,因此下午要从南京西路赶回学校上作文提高班。到了周末同样没有空闲,上午得去老师家学弹钢琴,下午请了家教学外语。

且不说如此之多的学习班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压力,仅从请家教的花费上来看,一般中小学生聘请家庭教师,每户每年平均支出250元;参加补习班、特长班学习,平均每户支出500元。问题的根源在于这类投资不仅仅是金钱的付出,而且使孩子们疲于奔命,能有多少收益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欧阳老师认为,家教和补习班的教学效果都是很差的。家教可能会一时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对其长远的成长并不利;补习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教师缺乏权威和约束力,而学生基本都是奉父母之命来学习的,完全缺乏主动性,再加疲倦,学习效果相当之差。调查结果也反映,对孩子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63%;认为“有很大效果”占6.6%;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而对请家庭教师的实效:家长认为“不知道”的占3.3%,认为“无效”占79.4%,认为“有一点效果”占14.5%,认为“有很大效果”的占2.8%。可见此类投资多属盲目投资、无效投资,而且由于容易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可能不仅是一种亏损性投资,而且是一种有害投资。

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重点学校,进尖子班

刘涛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儿子初三参加高中升学考时发挥出色,达到了市重点中学分数线,被一所新建的寄宿制重点高中录取,一家人在高兴之余,决定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托人介绍找到一所名牌重点中学,以支付50000元择校费(外加介绍人的介绍费)的代价,换来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上有两门勉强及格,三门不及格。当初雄心勃勃的孩子如今完全失去了自信心,母亲也常常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后悔不已。

相关机构调查显示,2008年学生家庭年户均支出择校费2500元,而高收入家庭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择校费分别为32042元、28039元、29369元。上海市公布的公办高中择校费标准在10000~40000元之间,但家长们实际支付的代价往往超出这个标准。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一下子拿出几万元,应该算是大笔支出了,但其收益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此,教育专家提醒广大父母,孩子的智商和学习能力并不是能用钱买到的,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科学的考试体制,目前还是选拔、区分人才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只要考试是科学的,分数基本是评判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简单标准。最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最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家长对于孩子的智商和能力应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不要去追求远远超越孩子能力的精英教育、天才教育、高学历教育,否则血本无归的不仅仅是金钱,还可能是孩子的一生。最近在某大学就发生了两起大学生和研究生因为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对前途悲观绝望而走上了不归路的惨剧。

一定要上热门专业

在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时,消费者还普遍存在着过分追求热门专业的情况。例如几年以前,计算机专业人才紧缺,于是,高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纷纷开设计算机专业,学生也把报考这一专业作为首选。当时很少有人考虑到若干年以后,形势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根据就业市场传来的消息,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已基本饱和,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对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来说,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非易事。

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营销专业又成为人们追逐的宠儿,许多家长不考虑子女的客观条件和兴趣志向,托关系、走路子,或以金钱为代价,以挤进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荣。殊不知市场营销专业的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逻辑思维,专业的数学方法以及应用数学能力。据一所综合性大学的统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淘汰率是最高的。所以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家庭教育投资失误,不仅损失金钱,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损害。

学历越高越好,证书越多越俏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紧俏,近几年出现了考研热。今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吸引了124.6万考生,比去年增加了4.6万人。有的大学毕业生当年未考取,第二年、第三年继续再考,大有不考取便不罢休之势。这种教育高投资除了不顾自己的能力、个性是否适合从事研究性工作,所耗费的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也是相当高昂。即便最后如愿以偿,考取了研究生,但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其收益可能远远不能补偿所费成本,高投资未必有高回报。

与盲目追求高学历相似的另外一种情况是盲目追求多考证书。在企业担任出纳的王静,她除了考取最基本的会计上岗证书以外,还在攻读经济管理的大专文凭,同时参加法律专业(大专)的自学考,还花了40000元(半自费,单位报销另一半费用)攻读某境外大学在沪举办的MBA,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同时还在备考护士上岗证。这种低层次的重复投资,除了耗费大量的金钱,还损害了她的身体健康。在考护士上岗证的前夕,她终于病倒了。

出国留学是成才的捷径

留学热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热点,也是近年来居民教育投资的一个热点。而且现在留学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一些孩子还没有高中毕业就被父母送出了国外。根据调查,留学费用大多在一年50000~150000元不等,很多家长就这样把省吃俭用积蓄多年的钱毫不吝惜地花在孩子留学上。很多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认为,让孩子出国读书,可以避免国内高考的竞争,还可以自由地选择一些好专业,学好一门外语,将来就业可以更有竞争力。这种心态导致近年来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一年热过一年。

这些家长不惜血本把孩子早早送去国外留学,是否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呢?尤其对于那些在国内学习不够出色,竞争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有语言的障碍,在学业上如何能够应付?又能学到多少本领?会不会“海归”回来变“海待”呢?

因此,家长在送孩子出国留学前应该预先考虑到两种风险:一种风险是在留学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办学机构的办学质量良莠难辨;另一种风险是对于人生观尚未成熟的低龄学生来说所面临的生活、环境的巨大风险。冷静思考一下,再决定要不要把宝贝孩子送出国。

理财小贴士:与其多考证,不如多参加培训

与其考一堆互不相关的证书,不如塌下心来参加某一行业的专业培训班。这一点既是对孩子而言的,也是对孩子的父母来说的。让孩子盲目考取各种证书,容易使孩子分散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知识学得散而不精;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盲目考取各种证实,只能算得上是没有找到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表现。

工薪家庭如何理财供大学生才省点力

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目前供一个大学生四年的费用平均在6~13万元左右,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对于普通工薪家庭而言,要怎样理财才能做到供养孩子读大学不吃力?有关专家表示,提前谋划很重要,但关键还要改变“吃利息”这种被工薪家庭普遍采用的消极型理财思路。

“吃利息”不抵用

如今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而言,有个孩子上大学,家里就有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学的资金投入以及毕业后找工作的费用,对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来说将会是一笔不少的资金支出。因此,家长需要提早准备,精心谋划,才能确保资金的充裕。

银行人士透露,目前一般工薪阶层家庭,主要选择将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存定期获取利息收入,有些家庭可能在存定期的同时购买国债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但投资存款或国债的收益率与每年大学学费增长速度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理财专家建议你,作为工薪阶层家庭,首先应改变“吃利息”的理财思路,并在专业理财师的帮助下,制定中长期的家庭理财计划。其次,人到中年,家庭已经拥有一定资金积累,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理财思路不妨变得激进一些,更多地选择一些收益率与风险更高的理财产品。同时,考虑到孩子在接受教育期间,支出一般较为稳定,家庭除每月固定准备一部分资金作为孩子的教育和日常生活支出外,其他资金尽量拿来投资。

记账也能生钱

普通工薪阶层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计划必须提前谋划,为此,理财专家提出了几点理财建议:

首先,要养成家庭记账的好习惯。一般家庭认为,记账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其实不然,清楚的记录每个月的支出和收入,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资金的去向,以便于重新审视全家的消费习惯,考虑删减不必要的开支,毕竟节省一笔开支比赚取一份收入要容易的多。据了解,现在市面上有家庭记账本出售,每项收入和支出的明细都排列得十分详尽,简单好用。此外,还可以在电脑上通过家庭记账软件来记录,同样方便快捷。

其次,可以适当投资部分理财产品。一般适合工薪家庭的投资品种有货币型基金、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基金定期定投。短期资金可选择投资理财产品,如交通银行的新绿和新蓝等理财产品,一般为一个月、三个月和九个月,同时还可选择债券基金或进行基金定投。工薪阶层家庭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构建一个稳健的投资组合,例如按照3∶5∶2的比例投资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收入宽裕的家庭还可适当调整增加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基金定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长期投资手段,如果每月买入300元的基金,假如按8%的平均年收益率计算,5年或10年之后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最后,要建立一整套家庭理财计划。孩子念大学、参加工作、买房、结婚,做父母的总会帮着准备一定的资金。为此,家庭要建立一个家庭理财计划,将“大项目”所需费用按重要程度排列,安排落实的期限,将钱用在刀刃上。对于工薪阶层家庭,由于收入有限,实现全部理财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应尽可能的开源节流,发挥每一分钱的效用。

理财小贴士:让孩子也记账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成了千万个家庭的共同信念。父母辛辛苦苦给孩子积攒教育经费,可孩子常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教育孩子不仅仅指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让孩子也学会记账也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一下父母的辛苦,也为自己今后的消费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

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了”,不要以为这句话专指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在当前的经济社会里,只有智商、情商和财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赢得自己的精彩人生。而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过程中都进行有规划的理财教育,更是新一代父母的必要选择。

孔子曾经说过:“仓廪足而知礼节”,理财也是一样,只有拥有了“财”,才能“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几乎不需要理财知识,主要是通过勤俭节约把基本生活安顿好。也正因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原因,中国大部分成年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但如今的社会发展了,对于在经济社会里成长的孩子们来说,从小就要和钱打交道,财富将是他们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主题之一。可以说,社会的发展“迫使”他们不得不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也只有学会了立场,才能将生活调理得更精彩。这堂“人生必修课”从何时开始,也将决定着孩子一生的财商轨迹。如果套用邓小平曾说过的一句话,理财,要从娃娃抓起。

儿童理财教育刻不容缓

有些人在成年之后,能妥善处理和钱的关系,知道怎么挣钱,怎么花钱,怎么借钱,也知道要严格控制合理的负债比例。可有些人在成年之后,且不要说让他理多大的财,有时稍微赚得多一点,或者茫然不知所措,或者骄傲自满,那点“小钱”不是一味挥霍就是一味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