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
1.班级是师生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级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年龄、学业程度大致相当的若干学生组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社会场所,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社会化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体系。
班级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欧洲文艺复兴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生产发展、科技进步、教育对象扩大等要求学校教育用集体教学取代个别教学。15世纪,德国教育家斯图漠在斯特拉斯堡文科中学开创了班级授课的先河;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从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度的理论基础;18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进一步设计、实施了班级授课制度,使这一形式得到了不断的完善、推广和普及。
教师用社会文化、集体主义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社会化;学生则通过自身经验选择接受教育影响,促进自己个性化。班级一般有共同奋斗目标,并能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各种活动。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行为和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般以班为单位安排。学校组织教师、安排课程、开展教学都以班为单位进行;学校开展各项活动也以班为单位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开展个别教育工作还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班级是一个典型的教育社会,社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班级作用于学生;学生则在班级中学习、活动、交往,实现自身的个性化、社会化。班级是学生认识、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环境,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
2.班级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班级能保证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教学的层次性、学习辅导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它具有以下作用:
(1)班级是人生成长的摇篮
学校的教师一般都经过了专业训练,他们能够针对学生的一般特点、个别差异,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和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而且还能利用班级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在班级中不仅能接受教育,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进入社会创造条件。
(2)班级是陶冶情操的熔炉
正确的舆论、良好的学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教育学生的无形力量,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社会上的消极因素时刻会渗透到班级之中,而且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也会相互影响。所以,班级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熔炉是有条件的,它必须建立在健康的班风基础上。
(3)班级是自我教育的园地
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教师要求、集体规范等虽能驱使学生思考、选择,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通常是在从众和相互模仿中形成习惯的。如果学生缺乏自觉性,任何教育影响都只能流于形式。健康的班级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匡正不良行为。所以在积极发挥班级教育功能的同时,还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
(1)班集体的社会化特征
集体是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和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其特点表现为:共同的奋斗目标、成员心理相融、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明、组织机构和核心严密。
班集体并不等于班级,它是班级发展的高级形式。
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将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当的学生组织在一起的同辈团体。班集体有明显区别于一般群体的社会化特征:存在的基础——共同的年龄特征;发展的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纽带——共同的学习活动。
(2)形成的不同时期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它是在班主任领导下,通过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形成的。一般将班集体形成分为四个时期:
——松散期。班级组建初期,学生之间互不了解,交流少;班级规范不健全,偏离规范的行为较突出;学生以服从教师为主,班级缺乏吸引力。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班级规范,开展活动促进学生交往交流,培养初步的集体意识。
——凝聚期。随着班级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之间交往增多,班级骨干分子产生;集体意识开始形成,班级吸引力增强;班级规章制度发挥作用,多数学生行动趋于一致。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在于加强班级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将班级规章制度落实到活动;调整学生人际关系,正确引导小团体;培养集体精神。
——形成期。班集体形成的初期。班级凝聚力增强,人际关系不断改善;班级目标日趋完善,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逐渐整合;班级规范为学生内化,自律行为较突出;集体归属感、荣誉感较强烈;学生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班主任的任务在于结合实际制定可行的班级目标;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形成;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抓好两头带动中间。
——优化期。良好班集体形成时期。班级组织机构、目标、规章制度已经完善;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良好的班风、学风已经形成;学生主体意识明显,自我教育能力增强。班主任的任务在于进一步促进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形成,培养学生各种独立活动能力,鼓励学生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不断努力。
(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内部条件
良好的班集体能体现班级风貌和教育功能。然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条件。
——奋斗目标的一致性。良好的班集体,其成员有一致的努力方向,知道自己的活动目标。表现在:全体成员明确集体建设方向和要求;全体成员明确班集体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班集体目标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励学生进步;有良好舆论保证目标的实现。
——行动的协调性。行动协调指班级成员能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表现在:班级目标与学生行动协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发展协调;学生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班主任与学科教师教育要求和行为协调。
——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教育任务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融。
——集体成员的进取性。良好的班集体其全体成员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处于积极向上状态,在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自立、自强、自勉精神。
——集体发展的稳定性。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的学习、生活环境系统。虽然它对学生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作用,但也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表现出不稳定性,增加培养良好班集体的难度。集体发展的稳定性表现为:学生积极分子和干部队伍稳定;班级活动表现稳定且优秀;班级成员有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态度;班级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
4.班级凸现人本主义的组织特性
(1)活动组织的教育性
学校一切活动都围绕教育学生而展开,班级所组织的一切活动,其起点、过程与归宿应以人的教育、人的发展为宗旨,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要求。教育性是活动组织最基本的特征。作为一个班集体,活动组织的要求是:确定目标要以实现国家教育目的为导向,以学校整体规划和要求为依据;组织活动的计划、设计、开展需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活动组织效果的评价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
(2)内容的广泛性
虽然班级工作局限在一个班内开展,时间和空间能够限定,但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复杂、广泛。从教育内容上看,德、智、体、美、劳等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从工作内容上看,繁杂琐碎,大到教育设计、计划落实,小到卫生、后勤、学生矛盾纠纷等;从活动内容上看,涉及课内外、校内外各种活动的组织、实施。这当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一根主线,贯穿在广泛内容之中。
(3)对象的不成熟性
首先,中小学班级的组成成员是未成年人,由于年龄特点使然,他们欠缺知识经验,身心发展并不成熟,急需来自教师、班集体的教育、引导、帮助,以积累知识经验、学会做人做事。因此,班集体组织化水平是重要的,确立班级目标、制定实施计划、评价学习效果等必须考虑学生身心特征,依存于班集体组织化水平。
其次,中小学生独立能力不强,教育既不能包办代替,压抑学生生机与活力,又不能完全放手,使其行为失控。所以,班集体组织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研究学生心理、行为特征,洞察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和学生的变化,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4)教育者的角色同一性
班集体组织涉及的内容广、项目多,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往往集教育者、帮助者、社会工作者、家长代理人等角色于一身。只有真正履行好这些角色的职责,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才能处理好班级的事务性工作,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
具体地,角色同一性表现在:
——代理角色。家长送子女上学,就将教育子女的责任部分地交给教师。学生常把父母的行为特征、与父母相处的经验体会推及到与教师的交往中,把对父母的期望寄托或转移到教师身上,希望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爱护自己。
——学习楷模角色。教师是社会行为的体现者,其言行举止、行为作风、求实态度、求知精神、思维方式等时刻都在有意无意的影响学生。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
——知识传授角色。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象征,是影响、决定其前途命运的关键人物。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的知识。
——指导角色。教师是班集体组织的领导者、纪律的执行者,承担着指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和能力的责任。
——心理调节角色。当前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了解学生心理异常症状,掌握心理疏导技术,帮助学生克服异常心理,维护心理健康。
——朋友知己角色。学生不仅把教师看做是他们步入科学知识殿堂的引路人,而且希望教师成为他们真诚的挚友。
(5)导教方法的多样性
仅仅有好的工作计划、活动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好的导教方法来落实,这是由班级教育对象和班集体组织本身的因素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班级导教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班级教育教学效果和班集体组织的建构化水平。
当前,班集体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方法的简单化、模式化、成人化。因此,选择班级导教方法必须要考虑儿童、青少年学生的特征,使其愿意接受,也能够接受;导教方法必须要不断变化、创新,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不同的教育渠道必须用不同的方法。
二、班级教育中的班主任
管理是为实现预定共同目标,采用最佳方法对人、物、时间、信息等进行科学组合,以发挥最佳组织功能的活动。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与育人紧密联系,尤其对学生的管理时刻都渗透着教育因素,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按一定要求和原则,采用适当方法科学组合和协调班级各因素,构建良好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活动。
1.班主任工作的性质特点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之一,是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执行者,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班主任工作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全面性、个别性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过程之中。首先,全面发展依赖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只有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班集体,才能发挥集体和班主任的作用。其次,组织培养班集体与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个人紧密联系。开展班级教育是为了保证学生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开展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班集体。离开班级教育,个别教育不可能有效;离开个别教育,班级培养不可能成功。再次,班级管理的对象、任务、内容决定了班主任工作具有全面性、多层次性和针对性。无论是班级建设,还是协调各方面影响,都需要班主任“择善而从”。
(2)适应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培养人的活动受教育内外两大因素制约,这种制约最终集中体现在班级管理之中。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其工作必然受教育内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要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活动的多样性、影响的复杂性、管理的特殊性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针对学生个体和集体实际、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创造性地选择、运用工作原则、方法、内容和机智,既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