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44864800000035

第35章 青林寺谜语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湖北编号:Ⅰ-31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宜都市

我国第一谜语村青林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高坝洲。据说这个村的村名就是一个谜语。谜语原来是我国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口头文学艺术,青林寺谜语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在平常的长期生活实践中青林寺人民创作、传承、保存下来,为我们伟大祖国民间文学园地又增添了一支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

青林寺不愧有谜语第一村的称号,村里的人们擅长于制谜、猜谜,痴谜成风。所以青林寺的谜语数量很多,约有5000则,品类繁多,内容丰富,物谜、事谜、字谜都有。这些谜语中很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与艺术品位,体物入微,情思奇巧。青林寺村民对谜语十分钟爱,随时随地都能相互打谜猜谜。

相传青林寺村原来有个青林寺庙。这座寺庙起建于盛唐时期,扩建于明朝中叶,后毁于文革期间。关于青林寺和谜语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唐代,有一天,一名香客来到了青林寺。该寺主持梦圆和尚看到此人后,便请求对方为大雄宝殿题字。这位香客说:“你又不知道我是谁,凭什么给你题字呢?”梦圆和尚说:“我来说个谜语,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您的名字,如果我这个谜语对了,就请留下墨宝。”随后,梦圆和尚又说:“开天冬夏连春秋,一年四季季无头。人活百岁不足奇,而今均已九十九。”话音刚落,只见来人朗声大笑,当即题写“大雄宝殿”四字,并落款“季无头、九十九书”。原来,这位香客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梦圆和尚认出了李白,故叫他为寺庙题字,而主持的谜语,谜底就是“李白”。

到了现在,传说是真是假,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个村的村民喜欢猜谜语,却成了一个事实。

抛开传说故事,我们从事实来看,青林寺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围,人类早期活动遗迹“长阳人”遗址,距青林寺村仅40余公里;紧邻的红花套城背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已有7500多年历史,均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这一方水土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特有的文化氛围,积淀了数量可观的民间文学资料。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与劳作,一批诙谐、幽默、睿智的民间谜语、谜歌、谚语、故事、笑话、歇后语等,便在青林寺一带广泛流传着,再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青林寺人的加工创造,变得更加丰满。在诸多民间艺术形式中,尤以谜语文化最活跃,也最受群众喜爱。可以说,在青林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一位出色的民间艺术家,白须过膝的老者喜之,略带野性的村姑爱之,憨态可掬的娃娃诵之,全村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均是承传猜射的好手,或喻物、或抒情、或写意;或田边、或地头、或闲聊,一射一猜,有板有眼,射者尽施手段,猜者各领风骚。

青林寺谜语乡土气息浓郁,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物产、风尚习俗,村民生活劳作方式及器具等,都透过谜面与谜底表现得极为鲜活生动。比如:天上乌云转转,地下红花爆烂,一条蟒蛇咬到,累死两个蛮汉。(谜底:打铁);又如: 尖尖身子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 (谜底:针) 。

青林寺谜语的谜歌全国少有;谜语朴实无华,都是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它是集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传统特色,犹如田野里的一股新风。

20世纪末,随着清江高坝洲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这里成了主要的淹没区,这里的迁移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 40%,目前这里仅存925人。随着清江水利梯级开发,淹没区和移民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加之新型文化消费形式的冲击,使得谜语这一民间文化现象面临消亡的危机。

近年来我国对抢救保护青林寺谜语作了不懈的努力:先后编辑出版了《青林寺谜语选》、《青林寺谜语选(续编)》、《青林寺谜语选(精选本)》、《青林寺谜歌选》、《中国湖北青林寺谜语村》、《婚育新风谜语选》等六部专辑;成立了青林寺谜语抢救保护组织。青林寺的谜语、谜歌已被全市中小学校列入乡土教材。

2001年7月,湖北省文联在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论证后,将青林寺村命名为“湖北省青林寺谜语村”,2002年被湖北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3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谜语村”。

近年来,青林寺谜语村落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受到全国众多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青林寺谜语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对研究我国民间文学、民俗学、方志学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林寺谜语对于研究旧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中有许多反映旧时代的事谜和物谜,不但从深度上揭示了这个峡江村落的历史演进和历史渊源,更从广度上折射出青林寺农民文化知识的提升及科学意识的闪光。乡民们在近年来的制谜实践中,把自己的道德要求和做人标准融入谜语,促进了一方风气的根本好转。

青林寺的猜谜传统,让该村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人们通过猜谜活动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并且,谜语已经成为激发孩子们识字兴趣的重要手段,村小学也开设了专门的制谜课程。蔚然成风的猜谜活动对开启心智,加强文化熏陶所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人类一座“活态文化”的宝库,民间青林寺谜语被誉为“具有世界意义、值得我国和有关国际组织认真关注的口述和非物质性人类文化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