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44874100000002

第2章 人类起源探究

如果说浩渺的宇宙间有无数未解的奥秘的话,那么,人类的起源就是最大、最为难释的谜。

夏娃亚当创造了人类的传说已被人们当做了古老的故事,现今高科技社会里,人们对于一切假说与推理,都要凭借科技手段掘取实证来验明。

没有人否认19世纪诞生的英国人达尔文是位伟大的、破旧立新的人,他的《物种起源》和《人类的由来》巨著,第一次向人们的传统思维中植入了人类是从某些结构上比较低级的形态演变而来的概念,而且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智力、人类社会道德和感情的心理基础等精神文明的特性也是像人体结构的起源那样,可以追溯到较低等动物的阶段,为把人类归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奠定了基础。

这是人类自觉的历史发展的一个空前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综合了科学的成就,全面地分析了从猿到人的过程,创立了“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从根本上粉碎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迷信神话。

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手足分工、制造工具,还是语言的产生、脑的发展和思维的出现,都是在劳动中出现的。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正是达尔文、恩格斯的阐述,使人们完全突破了宗教理念的束缚,使人们在百余年来不断地在科技领域中探寻人类起源的奥秘。

其中,最为人们所接受的人类起源的推论有以下几种:

一是人类由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

1960年,英国人类学教授爱利斯特·哈代爵士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他认为化石空白时期(在距今400万—800万年前这一时期的化石资料几乎空白)的人类祖先,不是生活在陆上,而是生活在海中;在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这一阶段在人类身上至今留下许多“痕迹”——解剖生理学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别的陆地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是没有的,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同样存在。

例如:所有灵长类动物体表都有浓密的毛发,惟独人类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水兽那样厚厚的皮下脂肪。

人类胎儿的胎毛着生位置,明显不同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接近。人类泪腺分泌泪液,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的特征,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哈代指出:地质史表明,400万—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经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

海水分隔了生活在那儿的古猿群,迫使其中的一部分下海生活,进化成为海猿。

几百万年以后,海水退却,已经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就是人类的祖先。海猿历经沧桑,在水生生活中进化出两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领,为以后的直立行走,解放双手,发展语言交流等重大进化步骤创造了条件。这使得他们“得天独厚”,超越了其他猿类,进化成为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动物。

二是人类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是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彼立克·丹通教授,研究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发现,在这一方面,人类也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

还有专家指出,人类的潜水生理相当出色,在古代猿人生活的地方,人们发现一种有名的古迹:史前贝冢。贝冢是一堆堆的贝壳,这是史前古人采食贝类动物的证据。

1983年,英国科学家爱尔默和戈顿在发现直立猿人的非洲坦拉、阿玛塔等地,研究了那儿的古代贝冢,发现这些贝冢都是生活在深海中的种类,如牡、贻贝等。

得掌握屏息潜水的技术,才能采集到这些贝类。很明显,这些猿人具有出色的潜水本领,这在灵长类动物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人类是天生的潜水家,他们屏息潜水的时间远远超过其他陆地生物。

人类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潜水反应: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这种反应和海豹、潜鸭等水生动物潜水的反应十分相似。

潜水反应不是条件反射,而是由大脑高级中枢加以控制的。这种控制同时也有意识地控制着呼吸,对呼吸的精确控制调节是人类发展语言的基础,没有这种在海猿阶段形成的控制呼吸能力,人类不可能发展如此复杂的发声方法。

三是人类由天外起源。

这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它们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

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本源于富钼的其他天体里?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

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云。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是,则人是天外来客了。

人的起源这是一个自古以来最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并与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并列为三大起源之谜。

那么,人类到底是由灵长类、海洋生物还是天外起源的呢?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证据确凿地肯定或否认过任何一种论断,这依然是困惑人类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提及人类诞生已有50万年了,中国史学家们根据“北京猿人”的考古也认为人类已有50万岁了。

国外史学家们根据“爪哇猿人”的化石及坦桑尼亚“东非人”化石资料推断,人类的诞生已有300万年及500万年的历史了。那么,人类到底有多少岁了呢?

由1973年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一带330万到290万年的地层里,出土了大批人类化石,学者们认为,其中一部分,“没有问题可以作为‘类人’的祖先”;同时同地所出土的“露西少女”,其生存年代,也在350万年前后;1974年,在距奥杜威峡谷40余公里的莱托里尔,出土了13块属于人的系统或人科的化石。

其中一块下颌骨,被定为人属,用钾氩法测定为距今335万到375万年;1965年,布·帕特森在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西南的卡纳坡发现一块肱骨化石,定年为400万年之前。此化石与现代人肱骨相似。以“助能鉴别分析法”测定其功能特点接近人类;1932年到1967年,国际科学考察队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盆地发现70个地点都有人类化石,年代最古的也在400万年前;198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们,在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谷发现了十分完整的“原始人类化石”(“露西人”),定年也在400万年之前;1984年,肯尼亚与美国的专家们,在肯尼亚发现了一块500万年前的古人类颚骨化石。

参加发掘的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专家D。匹尔比姆说,以往的发掘表明东非一带三四百万年前就有人类,这次出土的颚骨,把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又向前推进了100万年。

尽管这些遗骨没有石器伴存,有的还在争论,但从总的情况看,通过“化石形态”与“功能鉴别分析法”判定它们已归“人属”;如果按照“先木器论”的观点,它们就是通过木器制造而转变成人的。因此,人类的年龄已经不是二三百万年,最少也是300万年之前,甚至四五百万年。

综前所述,人类的年龄尽管有50万年、100万年、二三百万年、300万年、300万年与400万年(先木器论的说法)之前等论断,但没有一种说法是可以作为定论的。因为,尽管50万年、100万年、二三百万年与300万年之说,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一概被否定了,而300万年之前与400万年之说证据尚嫌不足,就是连“先木器论”与“先木器时代论”本身能否成立也在争论之中。

就目前情况来看,“300万年”之说属于多数,但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的打制石器也不过只有二百五六十万年;尽管“先木器论”与“先木器时代论”的说法还有争论,但随着考古学与人类学资料的不断丰富,300万年之前与400万年之说的根据必将日益增多,前途如何,尚难预料。

如果依据东非地区现有资料来说,人类的年龄已经不是二三百万年,而是300万年之前,或者更长。至于能提前多少,长多少,尚难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