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官”有三种基本内涵。一是代表职责权限,管哪方面事务,就有哪方面人事任免权和事物处决权。二是代表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社会官”是学而优则仕,“企业官”是做而优则仕,工作做得好,业务能力强,晋升机会就大。三是代表个人人格魅力,有团队带领能力,不但自己能做好,还要带领团队做好。“企业官”也有权力,有权力就有腐败,所以企业也需要“清官”,在管理人员贪污不仅是职业道德缺失,也是违法行为。“企业官”也有“昏官”,有些人确实是没有什么能力当上主管经理,被赶鸭子上轿,硬着头皮稀里糊涂,做事昏头昏脑,丢三落四,老出差错,不是不想做,而是尽力也做不好,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所谓“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所以企业需要“智官”。“企业官”也有“混官”,管理人员当中得过且过者比例大过员工,管理岗位受制约的条件多,所处位置复杂些,很多人产生混的思想,混一天算一天,上班就想着下班,“混官”一般是应付工作,所以企业需要“勤官”。“企业官”也有“庸官”,占着茅坑不拉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不求无功,但求无过,说他不适用,他还能马虎应付,说他适用,又干不出什么成绩。这种“企业官”如果自己心胸宽还好,心胸狭隘的话,必是“武大郎开店———一个比一个矮”,他的下属个个是庸人。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种人往往没事会生事,没事会惹事,麻烦常有之。所以,企业需要“能官”。“企业官”也需要“当官的理想”,像我说社会官一样,关键是他有没有心去当官,有没有决心当好官,当官不为了发财,当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是因为喜欢当官而当官,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与公司同成长的决心,有没有带领团队共同为公司奉献的精神。有些人认为,自己不过一小班组长,晋升无望,显得很无所谓,在其位不谋其事,这种观念就错了。既然担当这个职位,用心做事是必需的,做管理“勿以官小而自弃,勿以官大而自大”。官小不自弃就是说不放弃自我成长,不嫌弃官小,才能做“大官”,官大不自大就是不骄傲自满,不目中无人,踏实务实,才不会脱离员工基础。
当官要为民着想,“企业官”也要为员工着想,同时还要为老板着想。“企业官”作为老板与员工的桥梁,在考虑公司任何利益的时候,不可只站在员工立场着想,也不可只站在公司立场思考,要同时兼顾二者利益。从长远来看,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谋福利也是为公司着想,员工是老板的员工,这与为公司着想没有冲突。站在员工与公司之间,作为管理干部要平衡好二者关系,在服从大局大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让员工和公司均处在可承受的利益平衡点上。很多管理人员常顾此失彼,在利益面前总是为自己的下属多争取,甚至不惜虚报,欺骗公司,置公司利益于不顾,不是这点利益被局部侵害,而是因为这个部门的影响会波及其他部门,影响整个公司的运作。时刻要有大局观念,不怕一个人得到了不应该的利益,就怕开了这道口子就无法堵住漏洞。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企业要想把官做大,要想不断得到晋升,当然首先靠能力和业绩说话。要想职务升级,先要让自己的能力升级,要让能力升级,就必须不断增加做官的砝码。在职业中,竞赛大多是无形的,两个毫不相关的部门主管,也许转天就成为竞争对手,所以在平时工作中,不能松懈,一旦松懈你就失去一个砝码,当平时工作就是竞争,要让自己跑起来,你一定要让自己跑出头来,跑出特色来,让老板记住你的出色表现,一次也许定终生。通过平时的工作,要让老板对你的好印象加深,一再加深,直到形成定格,在老板心中确定下来你是优秀的,你就是给自己加砝码。还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提高学历,增加专业资格和其他特长等,都是增加晋升砝码的途径。把官做大,不是过官瘾,不是炫耀的资本,官越大平台越大,责任越大,为企业创造效益才是当官的使命。
在企业当官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职场人士需要着重培养自己“当官”的理想,为公司服务,为员工服务,有志于与企业一起成长,与企业荣辱与共,有志于把小企业做成大企业,然后把“小官”做成“大官”。
7.做没有元老心态的元老
创业难,守业更难。究竟是什么让守业比创业更难呢?创业团队就像先锋部队,全部是轻装上阵,敢拼敢闯,所以只要投资,只要有人脉,手上有一定业务资源,就能杀出一条血路,在业界站稳脚跟。企业上了规模,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有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员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还有内部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卡在某个方面,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在管理瓶颈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元老问题,也就是老员工的“元老心态”。何谓元老心态,是指居功自傲,摆老资格,倚老卖老,思想守旧,不思进取,不配合同事,还以苦劳功劳自诩。元老心态衍生的管理问题,比家族企业的姻亲管理还要严重,更能对企业造成致命伤。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创业团队一起成长而来的老员工越来越多,一方面感情因素使元老变成了准血缘关系。老板割舍不了一起打拼的同伴,动不动。饮水不忘挖井人,肩并肩打拼了深厚的“战友情”,成为同甘共苦患难之交,这些放不下,也不能放下。或者说,员工们都在看老板是否会过河拆桥。即使想放下,处置老员工也相当费心思。老板越是怜惜老员工,老员工们就越有“元老心态”。整个企业的发展史,细细想来就是一部治理“元老心态”的历史。有些人会认为我说得夸张了,其实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企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元老,败也元老。元老形成的惰性氛围,给了新进员工坏榜样,元老的特权给新进员工以不公平不公正的感觉,元老的一劳永逸常常让新进员工眼红到失去工作兴趣。阿里巴巴老板马云曾对他的创业团队说,你们适合做团长,军长我要另请高人,这是马云的高明之处。马云对管理洞若观火,他深谙创业团队的致命弱点,所以他会提前与创业团队成员通通气,让大家有心理准备,既不打击元老,也能引进“活水”,为新进成员在思想上作充分准备。
刘邦建立汉朝时,到处有人谋反,常常怀疑身边重臣,为此,刘邦杀了很多与他一起打天下的重臣,包括淮阴侯韩信。尽管如此高压之下,各地还是有许多突如其来的事故发生,弄得他常常惊慌失措,忧心忡忡,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有一个名叫陆贾的学者对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管理学名言:马上得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这句话的本意是,可以武力方式打天下,但不可以武力方式管理天下。把这句话的意思移植到企业管理上来,就是像拼命三郎,玩命工作去创业,这是创业团队所特有的团队模式,但是在守业阶段要求每一个员工拼命去为公司工作,这几乎是痴人说梦。刘邦就是用创业团队的管理方式来治天下,对他的创业团队大开杀戒,这也让所有辅佐的人寒心,显然没有对症下药。创业团队与守业团队已经不只是量的变化,也有了一些质的改变,所以要区别对待,情况不同,症状不同,出现问题要对症下药。
我不欣赏刘邦残暴的“治元老”方式,比较而言,我更欣赏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轻松削除重臣权利。在实际工作中,对那些患了“元老心态”症的老员工,要兼用刘邦的“残忍”与赵匡胤的“温婉”。所谓“残忍”就是舍得割舍老感情,企业做大了,不再只有老员工,还有源源不断的新员工,老员工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就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若不能在说服教育下戒除元老心态,就必须忍痛割舍。这种舍不是无情无义,而是舍小义取大义。所谓温婉就是不炒人,采取替代的方式,也可以调岗以观后效,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作为元老级员工,对于工作,要谈能力,谈进步,不要摆老资格,也许你在进步也罢,也许你在吃“元老”的老本,无论如何你要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阻碍公司的发展,这样也许才不会逼老板“开刀”。一个老员工堕落到逼老板开刀的地步,做一个这样的元老,也够让人失望,够让自己悲哀的了。
戒除“元老心态”,首先要有包容心,就是包容每一位新成员,支持他们的工作。元老心态中最为敏感的是对新进员工的歧视性挑剔,工作上的极不配合。元老心态与新员工大多是对立的,在与新员工的较量中,他们有的抵触,有的公开反对,有的暗里斗争,有的明里配合暗里拆墙。他们害怕新员工的新思想自己跟不上,担心新员工带来的改革推翻了过去的成绩,最害怕新员工抢了他们的风头。在元老看来,新员工就是来找麻烦的,所以必须同化新员工,不能同化,就让新员工无法生存。年轻的新员工不会吃老员工这一套,却只能折腾几天就无法做下去了,因此自动淘汰了;久经职场的人,相对圆滑,面对老员工的咄咄逼人,和占尽资源优势,大多会与老员工达成妥协。常见一些经验丰富的高管,空降到一些企业,常使用“称兄道弟”这一招,拉拢一些老员工,即便是下属,自己的脚跟没站稳,也不能马虎大意。其次,要用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观念。元老心态中最“刺人”的是拒绝新观念,不配合改革,常使新进的管理者非常头痛,加之老板在当今用工环境下对老员工的呵护有加,推行新的改革更是难是加难。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的倡导者,因得罪权贵太多,最后被车裂而死。这就是倡导新政的下场,改革需要勇气,但是大多数空降的改革者在“元老心态”浓厚的企业是失败的,很多有能力的人士最后落得灰溜溜地而去。这是改革者的失败没错,更突显出“元老心态”对企业发展之深刻影响,改革的原动力在老板,当老板遭遇“元老心态”,这是考验一个人的感情与理智抉择的时刻。当一个又一个改革者失败而去,居然还有些老板在做梦,这是非常不解的,老板们头撞南墙不回头,注定是做不大企业的。无论如何,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元老,对于新观念、新事物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你总是要站在改革者旁边,参与改革或协助出谋划策。在过去,你因为参与创业,而成为元老,在现在企业亟待改革之际,你要以积极的心态参与二次创业,这又是一次机会。面对改革,如果是有更大发展的老板,一定会支持到底,如果因为一两个元老阻碍就放弃的老板,这样的企业也没有前途可言。其三,无私者才能心底天地宽。无论是对新员工的包容,还是对新观念的接受,都归结到无私二字上来,无私者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元老数年甚至于数十年在一企业工作,手上掌握着众多的工作资源,占尽天时地利,公司哪里有个漏洞,哪个漏洞可以钻,哪个漏洞不可以钻,公司哪个角落无人管,哪个人在混,常常了如指掌,因为熟,所以无私更难能可贵。你是无私的,改革就不会触及个人利益,就不会耿耿于怀;你是无私的,就不怕新成员抢了你的风头,抢了你的饭碗。只有无私才能彻底解决“元老心态”。其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元老心态的人,常常不遵守纪律,因为混得熟,喜欢走后门,这给新员工很不好的印象,感觉企业是元老们的,不是新员工的,会让新员工产生强烈的落差感。作为老员工更加要自觉遵守工作纪律,更加要树立老员工的形象,你的形象就是一面镜子,新员工都照着做的,你做得好,新员工就会跟着做好,你不做好,新员工自然做不好。在公司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你有关系,能走后门也要自觉按规章制度办事。老员工应该是模范员工,公司好的风气要靠老员工传,你传给新员工应该是宝,而不是糟糕。老员工不是特权阶层,老员工不是借口,在企业,要让老员工成为好口碑,让公司内外的人说到你公司的老员工,就竖起大拇指称赞,某某公司的老员工都是好样的。
文章最后,我想说说“排队心态”。现在银行门口、邮局门口经常有长龙排队,有人自作聪明插队,不过现在人聪明又发明了排队机,排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老员工需要排队心态,所谓排队心态就是在某一件事上,必须遵守排队的规则,不因为你是老员工就有优先权,在与新员工的工作,排队心态就是一事对一事,一事了一事,在具体的某一件事上,你走在别人后面,就是新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