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知识100问
44902700000010

第10章 什么叫“阳春白雪”?

《诗经》中收入的民歌大多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的风格在屈原的《楚辞》中有所反映,屈原写的《九歌》,就是在楚国民间祭祀仪式上唱的民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成的。

关于当时楚国民歌传唱的情况有一个故事:某位歌者在楚国的都城郢(yǐng,在今天湖北江陵县北)唱歌,开始时他唱《下里》、《巴人》,能够随声唱和的有数千人;后来他唱《阳阿》、《薤(xiè)露》,能够随声唱和的还有数百人;最后他唱《阳春》、《白雪》,能够与他随声唱和的只有数十人了。《下里》、《巴人》是两首通俗的歌曲,所以一般老百姓都会唱;而最后唱的《阳春》、《白雪》肯定是艺术性很高而且技巧较难的歌曲,所以能够和他一起唱的只有数十人。歌曲越高深,能够唱的人就越少,这就是“曲高和寡”这句成语的来历。后来人们又把“下里巴人”当做通俗文艺的代称,而将“阳春白雪”当做高深、难学的音乐作品的代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