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知识100问
44902700000035

第35章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怎样产生的?

从抗日战争后期开始,优秀的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就在群众中广泛传唱。它的作者是作曲家李劫夫。

李劫夫(1913—1976)是吉林省农安县人,1937年到延安,1938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山西、陕西一带开展宣传工作,后来长期在晋、察、冀地区生活和战斗。《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他在1942年秋天创作的。当时,在粉碎日本军国主义残酷的“大扫荡”斗争中,群众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其中有一个十分感人的儿童英雄——机智勇敢的放牛娃王二小。王二小为了掩护几千群众和八路军的后方机关,他英勇地将敌人领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日本侵略者被全部消灭了,而王二小却遭到了敌人的杀害,为人民献出了他年幼的生命。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千万个儿童团员英雄形象的化身。

《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曲调抒情优美,带有一点怀念的悲凉气氛。它与民间曲调有着内在的联系,又经过了创造性的艺术加工。李劫夫具有创作简单朴素、百唱不厌的旋律的独特才能,《歌唱二小放牛郎》即是一个最好的说明。长期以来,《歌唱二小放牛郎》就像民歌一样在广大少年儿童中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