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中小学生歇后语分类词典
44944400000033

第33章 顽固执拗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比喻听不进去别人的好言好语或劝告。李劫人《大波》二部六章二“我想来,妈这个人的脾气,是吃硬不吃软的。你若低声下气好好跟她商量,她准会顽固得像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

【长虫钻竹筒——死不转弯】比喻思想顽固,难以转变观念,坚持错误,死不悔改。孟千等《决战》五章“班长也有点太耐心了,天天和他磨嘴皮,好话劝了千千万,可他还是长虫钻竹筒——死不转弯。”

【掉进了死胡同——钻不出来了】指身陷矛盾或困境中不能自拔,难以解脱。也指人耍小心眼,死钻牛角尖高云览《小城春秋》三章“瞧你,谈理论,谈别人的问题,样样都清楚,为什么一结合到你自己,倒掉进了死胡同,钻不出来了。

【柏木椽子——宁折不弯】指人性格刚强,不媚世俗。他性格刚毅,一向就是块柏木椽子——宁折不弯,你想让他做这个人情,估计是不可能的。

【粪桶改水笛——断不了臭气】比喻人的某些不良作风和习气没能完全改掉。姜树茂《渔港之春》八章三“前些日子同志们对他的资产阶级商人习气进行过批评,可他总是留恋过去,真是粪桶改水臂,断不了臭气。”

【狗咬秤舵——好硬的嘴】指人嘴很硬,不肯认输,不肯示弱。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一二“武当一进来,就指着癸根喝道刚才你狗咬秤论,好硬的嘴,现在听你队长说吧!”

【花岗岩的脑壳——死不悔改】指直到死都不认错、悔改。古华《芙蓉镇》四章三“就像是宝塔,一级压一级,一级管一级,他不是木脑壳,虽是吃后悔药可悲,但总比那花岗岩脑壳,致死不悔改的好得多。”

【火烧芭蕉——心不死】比喻某种愿望或念头始终不会放弃,或者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吴源植《紫翎箭》一“老陆,四人帮垮台了。我们这群怪物又该修仙得道了,难怪当年那些造反派称我们是老顽固,火烧芭蕉心不死,哈,哈,哈……”。

【扛起竹竿进城——不晓得转弯】形容人很呆板,说话办事不懂得变通。欧阳平《黑凤凰》二“只是万一蒋哥还扛起竹竿进城——不晓得转弯,却没有人来给你当儿子,也没有人给蒋哥披麻戴孝。”

【老疮疤逢到阴雨天——又发痛起来】比喻旧的、遗留下来的老毛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发作了。吴强《红日》一二章五三“转到鲁南敌后来的这几天,他发觉刘胜总是不愉快,但是没有分辨清楚,现在看出来了,老疮疤逢到阴雨天,又隐隐地发痛起来。”

【老狗啃骨头——咬住不放】比喻抓住某事不肯放过刘江《太行风云》一九“旦他娘说:老爷呀,你就是老狗啃骨头,咬住这点事就不放了。你不去,我去给人家说,还不行?”

【老和尚念经——没啥新套】比喻沿袭一贯的老套的习俗和工作方法,没有新意。张恩忠《龙岗战火》八章一“一听老卫问起这些,便挥了挥手说:老和尚念经,没啥新套。还不就是烧、杀、抢、奸,残害百姓?”

【老鼠尾巴——打一百棒糙也变不了】比喻人的思想很顽固,用什么办法都无法使其改变。刘江《太行风云》五七“春燕有意打压海生,说:帮不帮一样,中农思想,老鼠尾巴,打一百棒糙也变不了。”

【老榆木疙瘩——挪不动】比喻人思想偏执,难以改变。周立波《暴风骤雨》二部一七“车老板子张眼望一望人堆,便说:她没有来。那是一根老榆木疙瘩,挪不动的。”

【擂糙铲锅巴——死硬】形容态度非常坚决强硬,毫无半点通融的余地。张行《武陵山下》三章一三“你真要把人急死哪!高永太喘过一口气,对着儿子喊:这么些人劝你,你倒是擂糙铲锅巴——死硬!”

【罗锅子的腰——一就了】指事已至此,无法改变。冯志《敌后武工队》一二章“我是为大伙好,要都赞成用钱便通,我就和侯队长动动腿,费点唇舌去和上边谈如果不同意……罗锅子的腰——一就了。”

【卖红薯丢了干粮——硬啃】指说话办事不会灵活变通。刘江《太行风云》六三“你这号人,真是卖红薯丢了干粮,硬啃!赶快腾开马道!这是甚工夫地里,哪顾得上扯你这些淡事!”

【毛司里砖儿——又臭又硬】形容人又坏又执拗顽固《金瓶梅词话》八五回那“淫妇要了我汉子,还在我跟前拿话儿拴缚人。毛司里砖儿,又臭又硬。”

【南风天的石头出汗——回潮了】比喻旧事物、旧思想又重新出现。罗旋《南国烽烟》一部五“石亮话音刚落,尤山柏就发言道我看呀,有些人是南风天的石头出汗——回潮了。”

【牛枯角顶牛枯角——倔对倔】指双方都是倔脾气程贤章《小癫子和“不列级牛?五“我看你呀,全跟你爹两个心眼。他总是想把人家的往自己这边挪你总是把家里的往别人那里送。就是这倔性子一个样,父子俩像牛枯角顶牛枯角——倔对倔。”

【仁钱买头蚂蚌驴——本事不高劲儿大】嘲讽人没有多大能耐却异常的固执倔强。赵元修等《秦琼打擂》八回“仁钱买头蚂蚌驴——本事不高翠劲儿大。要跟他硬抬杠非把事儿耽误不中。”

【三百钱买了个瘟猪仔——死活不开口】比喻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说话。吴组细《一千八百担》四“柏堂官,那个笑面虎,玩了个手段,摆起了叔叔的架子,六二三,八二四地把他教训一顿。我们这位松龄官,就三百钱买了个瘟猪仔,死活不开口。”

【傻子拾柴火——认准这块地了】指人非常得固执,认准的事儿一条路走到底,誓不回头。鲍昌庚《子风云》二部一八章“阎老福急眼了,他破口大骂说:合着你把自己卖给洋人,是傻子拾柴火——认准这块地了。”

【蛇入竹筒——曲性犹在】比喻人的本性难移。王利器《风月笑林》“兄问:你头如何破着?答云:龙王嫌我来的迟,将鼓糙打数十下,痛不可忍。谚云:蛇人竹筒,曲性犹在,其此之谓软,,。

【实棒糙灌米汤——寸水不进】指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曹禺《日出》三幕“他说得好听,听着;说得不好听,就给他一个实棒糙灌米汤,来个寸水不进。”

【死面蒸馒头——一个眼儿也没有】指人没长心眼刘江《太行风云》一九“听了这些,特别是马家怪,好像装了满肚火,到底怎么点,怎么放,又该怎么烧,可真是死面蒸馒头,一个眼儿也没有。一遇事,就想拼命,实在也不是个办法。”

【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比喻人心服嘴不服。马烽《结婚现场会》“郑谷雨说:只有老牛筋能想出这号点子。他是属鸭子的,肉煮烂,嘴也是硬的!”

【童男女掉进河里——纸都湿了,架子不乱】讽刺人虽然受了伤还是硬撑着架子。带有贬义的意味。刘江《太行风云》四一“他把肩膀上背的大砍刀摘下来,110",往李宝泰面前一摔,李宝泰吓得屁股一忽掀,海生立眉竖眼说:童男女掉进河里,纸都湿了,你架子倒不乱!

你不出,谁出!”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舅”谐“旧”。指还是照着以前的样子做。郭泳戈等《刘公案》六九回:“以往有了什么事情,和坤召集他们,都是走走过场。今天,那几位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谁也不言语。”

【王八咬指头——死不放口】指不开口说话。姚自豪等0("2020”的幕后》“肖石灵被带进公安局的审讯室后,便来了个王八咬指头——死不放口”。

【往炉膛塞篙柴——老道道儿】比喻老一套的办法何岳《三军过后》四六“不见哥!这不是烧火熬盐!有的队员说,你道是往炉膛塞篙柴,老道道儿?”

【蚊叮牛角——不入耳】指丝毫听不进去别人的话里汗《新绿林传》三“在联发行的原班人马中,钱宗岱最不喜欢龙生。认为他一不懂行规,二不会逢迎。三番四次教导,老是蚊叮牛角——不人耳。”

【屋檐滴水——落原坑】比喻办事儿还是老一套、老做法。聂家仁《界岩》“但是,人们想到主任和勾勾鼻孔是干亲家,以前主任处理桐花和勾勾鼻孔的纠纷,他完全是踩边船的,压制桐花捺着猫儿呷杯醋。今天他处理这桩茶山案,还不是屋檐滴水——落原坑。”

【瞎猫咬定死老鼠——不松口】比喻揪住别人的缺点和短处不放。崔巍《山里飘出一支歌》一七“不是就出了那么一点小差错吗?可钱也补了,情也赔了,怎就瞎猫咬定死老鼠了,不松口了。

【瞎子打架——抓住不放】比喻抓住别人的错误不松手。王英先《枫香树》二七章“张大亮笑笑呵呵地说我的两个孩子大了,说不上媳妇;当老子的着急。哪是你错啦?我比你争得厉害。登云说:咱们再不能瞎子打架抓住不放了。”

【瞎子放驴——死恋住一个窑屹挞】指人久居一处不肯离开。路一《赤夜》上一卷一“按破烂儿的心思说,兔子还有三个窝呢!他姜澜波不能瞎子放驴——死恋住一个窑坛挞呀!”

【瞎子放驴——不撒手儿】指抓住了就不放。刘流《烈火金钢》八回“可是李金魁有个老主意瞎子放驴—不撒手儿,不放他。”

【瞎子害眼——也就是这回事啦】指没什么关系或不必在乎。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一三章三“依我看瞎子害眼,也就是这回事啦,怎么安排的就怎么执行抓不住大鱼,捞他把小虾米子。”

【乡下人不认识仙人掌——青饼子】形容人刻板古怪。老舍《离婚》一九“旧同事对他非常不满意,孙先生已经把刚学来的一句加在老李的身上——乡下人不认识仙人掌——青饼子!”

【鸭子死了——嘴儿硬】指人虽然已经理亏但嘴上还是很硬。郭启宏《白玉霜之死》一四章四六“事实上,不仅爱莲君,便是刘翠霞心里也明白这一层道理,但是,就像鸭子死了嘴儿硬,刘翠霞口头上决不承认。”

【鸭子吞下根铁筷子——回不过脖来】比喻思想固执,扭转不过来。黎汝清海《岛女民兵》一0章“只要小元来上课,她发誓不进课堂门。她像鸭子吞下根铁筷子,任你千说万道,她就是回不过脖来。”

【一根老牛筋——蒸不熟煮不烂】比喻思想极度顽固,认识很难改变。赵博《梁山小将传》五回“你呀,说不通的时候,像一根老牛筋,蒸不熟煮不烂的,若转过弯了,又像火燎屁股似的,坐不住了。”

【一头撞在南墙上——死不回头】比喻顽固执拗,错不知改。程树棒《钢铁巨人》八“李守才心里凉了。王永刚和那些工人一样,都是一头撞在南墙上,死不回头。”

【殷封王的棺材——古板儿】指人顽固呆板,不知变通。王中文将《军舞》五五回“郡主,这个人是殷封王的棺材,古板儿。你就别听他的,该怎地就怎地,到时候他就无话可言了。”

【榆木疙瘩——死心眼子】比喻人固执呆板,不易说服或不知变通。刘绍棠《绿杨堤》四“可是,叫天子却是个榆木疙瘩——死心眼子,偏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辜负了水芹的一片苦心。”

【榆皮青石包饺子——又光又顽】形容人又狡猾又顽固。马烽等《吕梁英雄传》三三回“马保儿见李有红说的那么起劲,也抢前一步,急急说道我们村里,坏老汉可是多啦,都是榆皮青石包饺子,又光又顽。”

【猪悟能投胎——嘴巴坚挺】指说话尖刻,嘴硬,死不认错。卞祖芳《高工奇遇记》一“他知道妻子是猪悟能投胎,嘴巴坚挺!到了明天就云开天啦!”

【啄木鸟掉进井里——毛软嘴硬】比喻人心里已经服软但嘴上却不服输。柳吟穆《桂英全传》一一回“穆桂英见他跪下,又问难到你也怕了本帅?我怕你什么?

只是圣命难违!杨宗保是啄木鸟掉进井里,毛软嘴硬。”

【啄木鸟发疟疾——嘴硬身子虚】指人嘴上不服软,心底里早已支撑不住了。黄佩珠等《少西唐演义》四一回“秦英是啄木鸟发疟疾,嘴硬身子虚。皇帝一走,大伙七手八脚为他上了绑,把他推推操操押到法场,便按跪在地上。”

【猪八戒啃磨扇——嘴硬】磨扇磨盘。指人明明理亏,还是不认账。你干的那些事情,别以为别人不知道,你现在不承认,等会儿我拿出证据来,你就不会猪八戒啃磨扇——嘴硬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