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养生秘笈
44995400000022

第22章 佛教医疗活动

仁心和医术,历来是佛教解救众生、惠济天下的两大法宝。自佛教诞生之日起,医药知识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病不治,有违佛教宗旨,佛教最讲究医术,因为解救苍生的生老病死,单凭说教和精神安慰是远远不够的。历代高僧常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造福人间。在养生中,运用佛教医药知识和医术,对我们预防病患、祛病除疾、延年益寿是大有帮助的。佛教医术,当真是功德无量。

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己生病断灭善巧,于己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

——《瑜伽师地论》

1.佛教医学概要

佛教徒多学习“五明”之学,其中“医方明”即医药知识。“医方明”的医学观,有其自己的理论体系,它对人类治病疗疾、养身强体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早在三国魏明帝时,攘那跋陀罗和耶舍崛多两位印度和尚合译《五明论》,其中就有《医方明》。

据《开元录》记载,从汉末至魏晋南北朝,共译出佛典1621部,4180卷,这些佛典中有许多涉及医学内容。《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由印度翻译过来的佛教医书有10余部,如《龙树菩萨药方》、《西域诸仙所说药方》、《婆罗门诸仙药方》、《释僧医针灸经》等。

《大藏经》集佛教经典之大成,据李良松、郭洪涛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介绍,《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论医理的经书约400部,既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之记录,也有心理幻术、修身养性的载述,内容博异丰盈。不少医书、方药托名出自大乘佛教的龙树、耆婆两位宗师,千百年来被广为流传和运用。在医药卫生名词术语方面,佛经中有4600多条此类术语,既有生理解剖、脏腑经络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

综合有关资料,现列举有关佛教医书如下:

《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佛说奈女耆婆经》、《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安般守意经》、《佛说佛医经》、《佛说胞胎经》、《佛说佛治身经》、《佛说活意经》、《佛说咒时气病经》、《佛说咒齿经》、《佛说咒目经》、《佛说咒小儿经》、《禅秘要法经》、《坐禅三昧法门经》、《禅法要解经》、《禅要诃欲经》、《治禅病秘要经》、《易筋经》、《佛说疗痔病经》、《曼殊师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疾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经》、《大般涅槃经》、《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智度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六妙法要》、《摩诃止观》、《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延寿经》、《佛说医喻经》、《五门禅经要用法》、《耆婆脉经》、《耆婆六十四问》、《龙树眼论》、《耆婆要用方》、《耆婆五脏论》等。

佛教“医方明”之学与中医理论相互吸收和影响。佛教医学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四大”构成的。“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之体”。因此一切疾病的根源也就在于“四大”失调。“初则地大增,令身沉重;二则水大积,涕唾乖常;三则火大盛,头胸壮热;四则风大动,气息击冲”。中医“阴阳五行说”的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由上下、内外、前后、有形和无形、物质和运动等阴阳对峙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不停地进行“阴阳转化”和“阴阳消长”,却始终保持着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就生病了。同时,人体内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表示五个系统,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生相克。由此可见,佛教医学与中医在探讨疾病起因上存在着相仿之处。

佛教医学在寄生虫学方面也有独特的发现。《禅病法要经》及《正法念处经》就认为,人身是虫窠,人体内的虫约有80种,并且还列举了各种虫的名字,描绘其形态,这与现代医学的寄生虫病学的观点和记录有许多相近之处。现代寄生虫病学也发现人体内有蛔虫、蛲虫、鞭虫、钩虫、丝虫、绦虫等。由此可见,佛经并非虚幻记录,可以说它对人体寄生虫的记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修行道地经》中还有人体胚胎学方面的研究,“胎成七日,初不增减,二七日如薄酪……六七日如息肉……九七日变五泡,两肘、两髁及颈,十七日续生五泡,两手腕两足腕及头……”这种记录把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经过详细地反映了出来,与人体胚胎学有着不可思议的吻合之处。

尤其是在汉末及三国时流行的小乘佛教,直接吸取中医“元气说”和“阴阳五行说”的理论,用来解释疾病的起因,认为“元气”配合好,则人心神平和,就不会产生种种欲望和烦恼,如果“元气”配合不好,阴阳五行不协调,心神就会失去平和,种种欲望和烦恼就会油然而生。

佛教医学“四大”学说也直接为中医所接收。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流论》里就写道:‘凡风病’有四百四种,总而言之,不出五种,即是六脏昕摄,一曰黄风,二曰青风,三曰赤风,四曰白风,五曰黑风……所谓五风,生五种虫,能害于人。”唐孙思邈《千金方》也记载:“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同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

《大智度论》认为,生病有“外缘”和“内缘”两种因素,“外缘”即为外在条件,如受到寒热、饥渴、摔伤、挫伤等;“内缘”即内在条件,如纵欲贪色、发怒、恐惧、思虑等。《摩诃止观》则认为,贪恋色、声、香、味、触“五尘”会生疾病,并认为沉迷色境生肝病,贪享声音生肾病,贪爱香气生肺病,贪图口味生心病,贪念触觉生脾病。中医“脏象学说”认为,“脏”是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象”是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的象征,人体一切生命现象都是体内器官机能活动的外在反映,通过对这些外在反映的观察、分析和归纳,就能推测内在器官的病理现象和生理现象。《瑜伽师地论》上说:“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己生病断灭巧,于己断痛后更不生方便善巧。”“脏象学说”与佛教医学也有相似之处,只是在具体器官机能上存在着某些差异。

佛教医学认为,对不同的病症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对治,“身禀四大,性各不同,因以治之,症候非一;冷热风损,疾生不同”。因此,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症候程度都会不同。《摩诃止观》说,治病要对症下药,才能很快治愈。所以医生必须先正确地诊断病因和病情,诊断越精确,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医生医术高低的标准。中医也是讲究辩证施治,因而就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它善于把体内、体外的因素加以全面的考虑,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因此,近人陈邦贤在《中国医学史》中认为:“考唐宋医学的变迁,实基于印度佛教的东渐。”

2.佛法与医学分类

佛教把疾病分为404种,101类,并把它们分为“心病”和“身病”两大部分。“心病”是指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诸多烦恼,可以说佛教主要着眼于众生的心病——无明烦恼的根治。佛经认为,众生所造的恶业错综复杂,所以心病的种类无量无边;《教乘法数》载,众生的烦恼可归纳为八万四千种,即“八万四千尘劳”,它们可以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因此,释迦以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

“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五脏六腑等生理上的不适,即所谓的“四大五脏病相”。佛教“医方明”主要是针对身病的治疗技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所示菩萨十大行愿中“恒顺众生”愿,就包括“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药师佛、药王、药上菩萨、龙树菩萨等都以善施医药、对治身病而著称。

佛教对疾病的分类与现代医学模式相吻合。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一个人是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相应地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佛教从根(生理)、尘(社会环境)、识(心理)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考察人的存在,认为它们互不相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心起烦恼、恶业,不仅仅是“心病”的具体体现,而且还可导致生理失调而致“身病”。因此,《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脸)色清净。”可以说,佛教把人的心理、行为与生理、疾病乃至整个人生和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以指导众生脱离包括身心疾病在内的诸苦,从而抵达永恒安乐的涅槃彼岸。

3.佛门医家的医学活动

在佛教中,有一个“夜半逾城”的故事,是有关佛教创始人悉达多的事:

悉达多在深宫之中,享受豪华生活,深感寂寞,便要出门散心。据佛教传说,第一次出游,看到一位老人,悉达多心烦意乱,打马回宫;第二次见到一个病人;第三次见到一个死人;第四次遇到一位苦行僧。这四个人都是天神变来点化他的,这“游四门”才促使悉达多决定出家,来追求最高真理,以解脱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恼。于是,在一天夜里,他叫自己的马夫跟随,骑上心爱的白马,离宫出走。可城门紧闭,出不去。于是四大天王各捧一只马蹄,才使悉达多连人带马跳出城墙……

悉达多自此便开始了出家修道,以企寻求超度众生脱离生老病死的苦海。因此,佛教从它创立之日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生命与健康”的烙印。这一方面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又是其弘扬佛法、网罗信徒的手段。

佛教宣传人生充满痛苦,是因为在早期佛教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和医学水平都很低下,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没有保障,致使佛教更是片面夸大人类生理上的痛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它认为大千世界只是痛苦的汇聚,人生存世,生老病死,这自然的生理现象是人生不断产生痛苦的过程;于是,佛教启迪人们要超脱世俗,不为痛苦所羁绊,以宁静的心灵追求安息的境界,以摆脱各种挫折和磨难。

疾病是人类最“苦”之处,它直接折磨人的身心,故救人生救其“苦”,首先就要使人们能够摆脱疾病之“苦”的纠缠,所以佛教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说。佛教徒则通过治病疗疾,普及医学知识,以此来传播佛教学说,广纳门徒,同时也使佛教医学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在佛门医家中,有些医术高明者,竟以名医著称,成为我国古代医疗队伍中的一支力量。

西晋高僧于法开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门医家,他著有《议论备豫方》一卷。东晋的支法存著有《申苏方》五卷。南北朝惠义著有《寒食解杂论》七卷。僧深著有《僧涤药方》三十卷。昙鸾著有《调气治疗法》一卷、《疗百病杂丸方》三卷。道洪、莫满等均有著述,以上著作虽已亡轶,但对指导当时僧医的行医实践为人们治病疗疾不无裨益。

在历代佛门医家中,也有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者。如唐代高僧鉴真,历经磨难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的同时,行医治病,著有《鉴真上人秘方》,亲自校正了当时日本草药学中许多名不符实的错误。日本首任掌管医药的官员曾随鉴真学习药物学,据报道,有部分鉴真的医方现已在日本发现,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组成部分。鉴真被日本药学界推奉为祖师,直至江户时代(1603~1867)草药袋上还有鉴真的肖像呢。当然,别国的佛门医家也从各地来到中国。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佛教医学得到交流而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医学的发展。

历代寺院因医而得名的为数不少。如浙江的竹林寺,即以有佛门医家善疗妇科疾病而名传遐迩,其寺僧静暹还进宫诊病。此寺所传妇科专著版本有数十种,至清末竹林寺女科已绵延107世。陕西西安近郊的法门寺附近立有一方医碑,上刻63首妇科疾病药方,“远近知者,对症服药,无不应手而愈”。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艺术,为研究我国古代的佛教历史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而其中“药王洞”就有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如今已被整理了118首医方。

历代佛门医家对我国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有的佛门医家便得到皇帝赏赐。如宋代卢山僧人法坚,“医术闻名天下”,曾获宋太祖赵匡胤召见,赐给紫云袍,是称“广济大师”。元代佛门名医拳衡和尚,因皇后有病献药有功,被赐予“忠顺药师”,封为五省采药使。另一位普映和尚也因精于医道,在元武宗时封为太医,在朝达12年之久。

4.传说中的佛门行医故事

佛门行医故事很多,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传说。

(1)药师佛的传说

相传,药师佛把“除一切众生痛苦,治无明痼疾”作为自己救度众生的重要内容,他在十二大誓愿中发誓说:“诸根俱足”——身体有残障的人听到他的名号后,一切障碍会消失,身体得健康;“除病安乐”——患有各种重病的人,听到他的名号后,诸病可消除。这正是人们所企求的莫大功德。他左手持药钵,右手执药丸,以医疗为职业,因而大受敬仰。

药师佛有“药树王”和“如意珠王”两个化身,药树王的“根茎枝叶,皆能愈病;闻香触身,无不得益。”《耆域因缘经》则说,药树王能透视人体,“五脏肠胃,缕悉分别”,这很像科学幻想的医疗仪器。中国法义和尚则说,他在病中念佛,梦见一位道人为他剜出肠胃,洗干净后纳还肚内,从而病愈,这似乎是现代外科手术的幻想。

药师佛身边有两大胁侍菩萨——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他们合称为“药师三尊”、“东方三圣”,喻意为:日月皆升于东方,以其光明遍照众生,使众生俱得康乐。两位胁侍菩萨对医学和药物学颇有研究。他们经常为穷人施药医治,还带着良药为僧众治病。因此,他们义举斐然,备受赞赏。

(2)庭前柏树子的传说

出没云间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这首偈出自《五灯会元》,它记载了一个佛教故事。据记载,有个僧人问赵州从谂禅师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僧又问:“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我不将境示人。”僧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原来,禅宗的旨趣意在言外,故有“不立文字”之说,从常识来说,“柏树子”是境;从“真谛”来说,“柏树子”便是心。故“境”即是心,当柏树子虚空落地时它就有了“佛性”,人因此应当泯灭心和境、无情和有情等种种差别的妄想……

我们且不深究这则故事的禅宗思想,仅就柏树来说说其药用价值。柏树其叶、果以及树干渗出的树脂(柏树油)均可供药用。柏树子即柏树果,它能安神、祛风、凉血、止血,可治感冒、胃痛、烦躁、吐血。柏树叶能治痔疮、血痢、刀伤、蛇伤、烫伤等。柏树油能解毒、生肌、清热、调气。

柏树是很平常的常绿乔木,树干直径粗的可达1米,高的可达20米。我国各地广有栽培,尤其是寺院僧侣,将柏树植于寺院周围,自然就有“庭前柏树子”的故事,僧侣们也用它来治病。

5.佛门几种贵重的药物

佛门行医,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其中有很多相当贵重。

(1)价值千金的檀香

佛经记载,佛在王舍城竹园中时,拘萨罗国的王子流离,身染热病,身体困乏虚弱,病情十分严重,许多医生为他诊治,都处以“檀香”。当时,檀香十分珍贵稀少,国王召令全国民众,愿以一千两黄金酬谢进献檀香者,但没有人献出。后来,一位下属启奏国王曰:“拘萨罗国唯大檀弥离贵族世家,藏有万贯宝藏,他家或许有之。”国王便亲自出马,索讨檀香二两。王子流离用檀香涂抹全身,果然病愈。

檀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香料,它不仅用于佛像雕刻、工艺香扇等,而且还因其具有理气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病疗疾。中医认为檀香可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可消风肿等。

(2)昂贵的佛药沉香

佛经上说,很久以前,沉香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生于海底,很难觅得。曾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采得一车,但他拿到集市上叫卖,却因价格昂贵,难以脱手。当他看到市场上木炭旺销时,竟愚蠢地将沉香烧成木炭……

其实,沉香并非像佛经上说的那么昂贵,也不是生于海底,也许是因为当时此药稀少的缘故,才被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吧!沉香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可入肾、脾、胃经,有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益精壮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等症。

佛教用沉香作为香药疗法的药物,还用于焚香等。

(3)梦中奇药瑞香

据《庐山记》载,宋朝时庐山有个和尚,白天睡在锦绣谷大磐石上,睡梦中闻到一股浓郁的花香,惊醒后顿觉快慰,遂循香气寻找,乃得一花,取名为“瑞香”。宋代诗人王十朋诗赞曰:“真是花中瑞,本朝名始闻。江南一梦后,天下仰清芬。”

这僧人发现的瑞香还是一味治病之药呢,其花、叶、根均可供药用。瑞香花清利头目,可降低血液凝固性,促进体内尿酸排泄,对咽喉肿痛、齿痛、乳腺癌早期、坐骨神经痛等均有疗效。瑞香叶可治疗面部各种疔疮、慢性皮肤病等,瑞香根可治胃脘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4)杀生而不破戒的名药:山鸡

佛教有“不杀生”的戒律,然而佛门医家却例外,它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出发点,只要能治病,杀生亦非破戒。佛经故事里,就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让病人吃山鸡的故事,并告诫病人,要多吃几只山鸡,病才可痊愈。

山鸡,又叫雉、野鸡,它含有24.4%的蛋白质,脂肪仅占4.8%,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山鸡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野味。当然,佛教僧侣则除了药用外是不可食用的。山鸡确能入药,能补中益气,养肝明目,可治下痢、糖尿病引起的小便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