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4499700000041

第41章 田野中的哭声:喻世·警世篇(2)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黄才豪孙秀清译)

“珍惜生命”的警世箴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赏析

作者的用意非常明白。她反复提醒我们记住一个看似浅显而许多人却不以为然的生活信条:人们啊,珍惜生命吧,珍惜它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吧!

当作者在论证她的这一观点时,釆用的是譬喻和假设的手法。为了说明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她拿眼睛的“明”与“瞎”打比方,“假如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并且提出一个“怪论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怪论也好,怪问也好,其实都是一个目的,让人们“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推而广之,“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活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呵!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使生命过得“有意义,有朝气”,使我们对生活“充满热情”。“三天的光明”也好,“一天的生命”也好,这些“假如”当然是极而言之的说法;作者从“极端”的角度提出问题,意在强调生命的“紧迫感”,警醒人们克服慵懒倦怠碌碌无为的惰性,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光彩。这无疑是催人奋进的积极的人生观。

人的惰性总是顽固的。人要到了身患绝症才知道生命之可贵,要到了身陷囹圄才明白自由之重要,要到了“老之将至”、“白了少年头”才懂得光阴之不复再来。我们能不能“自觉”一点,不必等到山穷水尽就提前觉悟呢?不必等到风烛残年就珍爱生命珍惜寸阴呢?这正是作者所要启示于我们的宏旨所在。而作者的“启示”绝非干巴巴的说教,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譬喻与假设,让人们亲切自然地接受那些鞭辟入里的哲理与箴言。

作者本人就是一位盲者。她从小双目失明,却不向厄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学习盲文,终于自学成才、献身社会而卓有成就。她以自己从小失明的切肤之痛与渴望“光明”的深切体会写成此文,读来格外真切感人,具有“箴言”般的警世作用。

请记住:“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

开始与结束

【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

心理学家伊卜拉欣·马士拉在谈到人们的厌倦感时说:“人们在生活旅途中的每个阶段,都是走向未来世界的一个进程。可是为什么我们有的人乐在其中,而另一些人却苦于生活呢?当我们不逃避生活,当我们谈论如何度过悲伤的岁月时,当我们用迎接欢乐的力量来投身于与悲伤搏斗的时刻,当我们明了我们所爱的一切终会到来的时候,欢愉的感觉就会注满我们的心胸。”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男人,只见他坐在窗前静静地吸烟,两只眼睛飞快地追踪着车窗前瞬间逝去的一切景物。看上去他好像是在追寻着什么,但是究竟在追寻什么,他也不清楚。是远远近近的树木,还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房屋?是乡下赤足走来第一次看到火车的孩子们惊异的面容,或是空中密集的即将落雨的阴云?所有这一切都从他的眼前不停地飞逝而过。他时而看看窗外,时而读读膝头上的报纸。马士拉热情地问他的近邻:“景色很美,是不是?”

那人冷静地说:“是的。”然后指着那辆装满麦子的大车说:“他们给我们送来了粮食,他们是辛勤的劳动者,我们享受着他们劳动的果实而往往想不到他们!为了生活而斗争的情景有多么美好;也许只有这些在偶然间看到的情景才便人感到如此的壮美。我们周围的一切是这样的美好,一切都引起我的注意,使我激动不已!我这些话会使你感到奇怪吗?”

马士拉说哪里!不管怎么说,我从你的谈话中感到你是一位很敏感的人。”

他说也许是这样的。”

车速减慢,那人站起身来,拿好行李,准备下车了。他把小箱子放在两腿中间,对马士拉说:“我就住在前面这座小城市里,那里有我的妻子和孩子,她们看到我会感到幸福的。一周前,我离开她们去求医,因为我感到胃部剧痛,尽管医生们千方百计地想不让我知道真情,但我还是知道自己患了癌症,而且最多只能活六个月!”

马士拉面前的这个人,在生活的旅程中即将走到他生命的终点了。他还感到自己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好,不愿轻易辜负这美好大自然赐给他的幸福感,在生命的最终阶段尽情地享受人生的欢愉,说明他是热爱生活的人。

然而,现实生活中尚有一些人,却只看到了周围的阴暗面,终日忧心忡忡,这些人无病也会呻吟,有了病就会加速自己的死亡,因为他们心中缺乏对人生、对生活的热爱。

(解传广译)

热爱生活的“喻世篇”

--《开始与结束》赏析

这是一篇劝导人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喻世”之作。

本篇的主人公是一个身患癌症被医生判明“只能活六个月”的男人。生命快要结束了,而他却像生命刚刚开始一样,像孩童般新鲜惊奇地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兴趣,对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甚至一草一木都“感到如此的壮美”,并为之“激动不已”。他不愿轻易辜负这美好大自然赐给他的幸福感,在生命的最终阶段尽情地享受人生的欢愉。这正说明他是个热爱生活也热爱生命的人。

作者推崇和赞许的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身处顺境时洋洋得意沾沾自喜,一旦遭逢厄运就垂头丧气,惶惶不可终日;更有甚者,有的人本来生活在美好安适的环境中,却不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而是成天忧心忡忡,对生活悲观厌倦。以上两种,“身在福中不知福”也罢,“无病呻吟”也罢,都是我们应当唾弃的生活态度。

这篇文章除了故事之外,前有一段“帽子”,后有一段“靴子”,但都并非多余的“穿戴”,而是以精辟的议论点明题旨。在故事中,以火车上行程的旅途暗示“人生的旅途”,以车窗外飞掠而过的自然风景隐喻“人生的美景”,写男主人公“在生活的旅程中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时,还一往情深地追寻着、观赏着、热爱着那值得留恋的一切,这就把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寓意揭示得非常充分,达到了“以人为镜,喻示世人”的效果。

两条路

【德国】里克特

新年的夜晚。一位老人伫立在窗前。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老人又低头看看地面,几个比他自己更加无望的生命正走向他们的归宿--坟墓。老人在通往那块地方的路上,也已经消磨掉六十个寒暑了。在那旅途中,他除了有过失和懊悔之外,再也没有得到任何别的东西。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一把年纪折磨着老人。

年轻时代的情景浮现在老人眼前,他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道路的入口……条路通往阳光灿烂的升平世界,田野里丰收在望,柔和悦耳的歌声四方回荡;另一条路却将行人引入漆黑的无底深渊,从那里涌流出来的是毒液而不是泉水,蛇蟒到处蠕动,吐着舌箭。

老人仰望昊天,苦恼地失声喊道:“青春啊,回来!父亲哟,把我重新放回人生的入口吧,我会选择一条正路的!”可是,父亲以及他自己的黄金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他看见阴暗的沼泽地上空闪烁着幽光,那光亮游移明灭,瞬息即逝了。那是他轻抛浪掷的年华。他看见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那就是他自身的象征。徒然的懊丧像一支利箭射穿了老人的心脏。他记起了早年和自己一同踏入生活的伙伴们,他们走的是高尚、勤奋的道路,在这新年的夜晚,载誉而归,无比快乐。

高耸的教堂钟楼鸣钟了,钟声使他回忆起儿时双亲对他这浪子的疼爱。他想起了发蒙时父母的教诲,想起了父母为他的幸福所作的祈祷。强烈的羞愧和悲伤使他不敢再多看一眼父亲居留的天堂。老人的眼睛黯然失神,泪珠儿泫然坠下,他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吨儿时做的一个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他虔诚地感谢上天,时光仍然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还没有堕入漆黑的深渊,尽可以自由地踏上那条正路,进入福地洞天,丰硕的庄稼在那里的阳光下起伏翻浪。

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踌躇着不知该走哪条路的人们,记住吧,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在黝黑的山路上步履踉跄时,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

(罗务恒译)

青春韶华须珍惜

--《两条路》赏析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世间有一样东西是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那就是时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总统还是乞丐,每天二十四小时,每小时六十分钟,不多不少,公平合理。

然而,对时间如何利用,却千差万别,因人而异。

同样的青春韶华,有人轻抛浪掷,有人珍分惜秒。

于是,人生的岔道上便出现了“两条路”,看你如何走法。

这便是《两条路》所要表达的主题。

文章的别出心裁之处,在于不靠空洞说教,不靠生硬地“灌输”某种观点,而是靠精心构思与形象思辨。

文章的开头,出现的是“韶华已逝,青春不再”的老人。他“老态龙钟,头脑空虚,心绪忧郁”,陷入了对于青年时代的回忆与黄金岁月的追思。他忆起“年轻时代的情景”,在那决定人生走向的“庄严的时刻”,“父亲将他置于两条路的入口”,一条是“阳光灿烂、丰收在望”的勤勉之路,奋斗之路;另一条是“无底深渊”、“毒液涌流”、“蛇蟒蠕动”的消沉之路,颓废之路。总之,一条正路,一条邪路。可惜,他走错了路,将宝贵的青春年华“轻抛浪掷”,犹如“天空中一颗流星陨落下来,消失在黑暗之中”。如今垂垂老矣,顿觉懊悔不已,内心充满了“强烈的羞愧和悲伤”,禁不住绝望地大声呼唤:“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

--可惜,青春是唤不回来的;

--可惜,时光是不会倒转的。

这使人想起古人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想起《唐诗三百首》中那首《金缕曲》:“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想起那首着名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曰何其多,我生待明曰,万事成蹉跎!”劝诫人们珍惜光阴,珍惜青春,发奋努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珍分惜秒的成功之道,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浪掷青春的惨痛教训,茫茫人世,概无例外。

这就是本文的“训诫意义”之所在。对于广大的青少年来说,不啻是一记长鸣耳畔的警钟。

这篇文章的精彩之处还在于结尾。突然,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出现了:“老人的青春真的回来了!”沉痛的忏悔果真能“唤回”逝去的青春岁月吗?当然不能!“原来,刚才那些只不过是他在新年夜晚打盹儿时做的一个梦”(一个可怕的梦!)“尽管他确实犯过一些错误,眼下却还年轻”--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精巧的构思,他让这位年轻人“梦见”老来追悔莫及的悲凉晚景,以此警示现在的年轻人切莫重蹈“梦中”的“覆辙”。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作者再次忠告“依然在人生的大门口徘徊逡巡”的人们,“若等到岁月流逝,你们再来痛苦地叫喊‘青春啊,回来!还我韶华!’那只能是徒劳的了”。这犹如让所有的读者都随着那位年轻人去做一次“老而无用,愧悔交加”的噩梦,在噩梦被惊醒之后感到后怕,于是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这样的艺术表现方法,比之平铺直叙与空洞说教,其感染力和“教化”作用当然要强烈得多深刻得多。

“噩梦”醒来是早晨。趁晨光正好,趁青春年少,年轻的朋友们要在“正路”上加倍努力快步前进啊!

一瞥

【苏联】尤·邦达列夫

我是在一个郊外的舞场上看到这一切的。他快活,灵巧,长着一个鹰钩鼻子,乌黑的眼睛略带绛紫色,他是那么迫切,那么如饥似渴地邀请她跳舞,使她简直有些害怕了。她以一个从不惹人注目的、并不美丽的姑娘的眼光,用可怜而又张皇失措的眼光看了他一眼。

“您是怎么啦,瞧您!”

“允许我……和你跳舞吗?”他固执地重复了一遍,同时矫揉造作地笑了笑,露出一排又大又白的牙齿,“我会觉得十分愉快。”

她朝四周望了一眼,仿佛求援似的,然后很快地用手帕擦了擦手,讷讷地说:

“也许我们根本跳不到一块儿,我跳不好……。”

“没关系,我请求您,就跳一次吧。”

他跳起舞来没有热情,但很漂亮。在跳舞的时候,始终没有看她一眼,充满一种冷漠而高傲的神情。

她笨拙地踏着步子,摆动着裙子,慌张的眼睛盯着他的领带。

忽然,她猛地把头抬了起来--原来周围的人们已经不再跳舞,全都走出了圈子,只听得一声呼哨,人们都围过来瞧着他们。看来,他的伙伴们正在挖苦地嘲笑她,对她评头论足,有的还滑稽地学她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

而她的舞伴还在冷冷地装得像一个城市里惯会跳舞的人。于是她什么都明白了,她明白了这个漂亮的舞伴不可宽恕的卑鄙行径。但她并没有一把推开他,径直跑出舞池,只是把手从他肩上放下来,满脸通红,就像平时敲门那样,用手指敲了敲他的前胸。他吃了一惊,向她微微俯下身,眉毛向上一扬。而她从下往上直盯着他的眼睛,从容地瞥了他一眼,那神情深不可测,充满了鄙夷,就像一个深信自己能够令人倾倒的漂亮而老练的女人一样。她一句话也没有说,可这时我觉得,他的脸色整个儿变了,接着放开了她,局促不安,仿佛故意挑战似的把她带到她的女友们站着的圆柱边。

她长着厚厚的嘴唇,那双略含羞涩的灰色大眼睛好像蒙在阴影当中。但是,她在别的方面并不漂亮,然而她那黑黑的长睫毛,她那几乎黄褐色的头发,还有她那从下往上一瞥时的神情,使她显得那么美丽,这一瞥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自尊是一种美丽

--《一瞥》赏析

“她”长相并不漂亮。在美人如云的舞场里,她似乎受到了冷落。“他”,一个漂亮的男人,却“如饥似渴”地固执地邀请她跳舞。

然而她很快发现,他的邀请并非出自真诚,而是一种恶作剧,甚至是一种“不可宽恕的卑鄙行径。”原来,他是想以他的漂亮和高傲使女舞伴“相形见绌”,以此来奚落对方,出对方的“丑”。难怪,当她俩跳舞的时候,“只听得一声呼哨,人们都围过来瞧着他们。看来,他伙伴们正在挖苦地嘲笑她,对她评头论足,有的还滑稽地学她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

这是一种侮辱。对她来讲,是对人格的莫大的侮辱。

出自女性本能的自卫,她进行了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