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策略应包含产品和市场、开发目标、开发途径和协调控制等内容。这其中任何一项的变化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开发策略。因此,以不同的项目或标准来划分,将有不同的开发策略。
1.开发策略的划分标准及类型
第一,以产品技术与市场的组合状况为标准来划分,可分为四种开发策略。
第二,以企业成长程度的目标来划分,也有四种开发策略:一是迅速增长策略;二是有限增长策略;三是维持性策略;四是防止过快衰退策略。
第三,以希望取得的市场地位的不同目标来划分,也有四种开发策略:一是争取新市场机会的策略;二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策略;三是保住市场占有率的策略;四是寻求新市场份额的策略。
第四,以市场营销为基础的开发来源,可以形成以下四种新产品开发策略:一是改进竞争产品;二是产品重新定位;三是扩展产品线;四是改进本企业产品的品牌与包装。
第五,以技术为基础的开发目标来划分,也有四种开发策略:一是自主开发;二是联合研制;三是购买产品生产许可证或专利;四是企业兼并。
第六,以新产品将实施的革新程度来划分,可以有三种开发策略:一是开拓型策略;二是采用型策略;三是模仿型策略;
第七,以掌握开发时机和艺术不同可分为三种策略:一是抢先策略;二是迅速反应策略;三是后进策略。
第八,以应用于产品的适用技术的来源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策略:一是基础研究;二是应用技术科学研究;三是开发研究与工艺改进。
此外,以产品准备进入的档次、品质优劣的程度和产品品牌的形象等仍可列出不同的开发策略。然而,任何一种新产品开发策略的拟定都会涉及上述各项标准中的大多数标准,而每一划分标准之下又有若干不同的选择可能性,按照排列组合计算,即使去除其中的重复部分,仍将得出数百种的开发策略方案。
在研究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类型时,有两项任务必须完成,这对选择和拟定企业具体的开发策略很有裨益:
第一,找出在拟定新产品开发策略时至关重要的因素,并对其不同的选择方案进行比较。如果解决了主要因素的权衡和取舍,其他的相关因素的选择往往可以随之解决。经验证明,企业在拟定新产品开发策略时,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1]以市场为中心或以生产技术为中心;[2]以创新为主或以应用、模仿为主;[3]自主开发还是联合开发;[4]开发全新产品为主还是改进现有产品为主。
第二,必须对可能形成的多种开发策略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可以效仿或选择的策略方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当然这并不是轻而易举又能取得一致看法的事情。
——摘自美国《研究与管理》杂志
2.新产品开发策略的概括
事实上,不同的学者在新产品开发问题上的观点往往大相径庭。现在介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括方式。
《新产品管理》作者米尔·克拉弗德论新产品开发策略:
[1]维持强化型策略。这种策略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企业对其经营状况基本上感到满意,尽管它也希望将来有所增长。有的学者把这种策略叫做防卫性策略,其着眼点是控制风险的出现,确定有限的最高目标,尽可能减少开发失败而造成的损失。所以,在维持强化型策略指导下制订的任何新产品计划都表现为保住市场份额,防止利润下降,维持原有经营状况。所谓维持是在环境动态变化中的相对维持,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总是在向前发展的。这种策略所利用的革新手段主要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和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质量为特征。其革新的程度通常是很有限的,多开发市场型新产品,技术上以应用适用技术或仿制为主。与这种策略相适应的投放产品的时机,一般不采取领先或抢先进入市场,但也不愿成为落伍者。
[2]改革型策略。这种策略具有进攻性,风险更大,而且在开发过程中伴随更多的创造性活动。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开发新产品的机会,在开发策略中对开发方向的规定往往采用产品的最终用途的术语进行描述。这种策略的目标很明确:通过增加销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较大的增长。有的企业改革型策略的实现完全依附于一、两个方面的革新成果,而大多数企业则把市场营销和技术改革相结合。技术革新的程度比较接近开拓型,也有许多企业采取采用型的前列地位,并且以自主开发为主。这种策略要求掌握市场投放时机,要么最先投放,要么紧跟第一家,以便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总的来说,改革型策略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以换取高额利润。但与第三种风险型策略相比,仍然属于有节制的冒险。无风险的改革是没有的,关键是看企业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3]风险型策略。当改革型策略不完全满足企业希望达到的经营目标,或不适应企业希望达到的经营目标时,或者企业确认不采取更冒险的策略就无法提高市场占有率时,可以选择第三种,即风险型开发策略。
以迅速成长为目标的风险策略,通常不仅强调产品的最终用途的新颖性,而且强调技术的进步作用,并常常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作为开发工作的中心。采取这种策略需要有雄厚的资源,投放市场时机往往是抢先占领市场或者紧跟第一家投放者投放。以这种策略为指导所开发的新产品,在技术性能、结构特征、品牌与包装等方面的异样化程度应当具有相当的独特性,否则不可能实现企业所确定的大步向前的目标。
3.激发新产品设想的方法
新产品设想有多种多样的来源,但这只是指明新产品设想寻求的方向。好的新产品设想还须要针对各种来源进行诱发,这就是要研究产生新产品设想的手段,也就是要研究激发新产品设想的方法。北美一些成功的方法有:问题编目法、特性列表法、头脑风暴法、收集笔记本法和参数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只能看成比较容易诱发产生新产品设想的手段而已。实际工作中不能过分拘泥于方法如何,关键是要千方百计引导来源各方解放思想,广开思路,构思出独创一格的新产品。下面对上列方法分别作简要介绍。
(1)问题编目法
这是近几年研究出来的一种产生新产品设想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1]对消费者来说,使其已知的产品同所提问题发生关联,比针对一个想象中的假定产品去找问题要来得容易;[2]要解决其问题的通用办法,一般都是颇为有限的。它的基本做法是:给消费者提出一张问题表,所提的问题都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从而十分熟悉的一类产品,如食品、服装、化妆品等。要求他们对列表针对某一类产品的特定问题,结合自己熟悉产品的性能、爱好、使用习惯和新的要求联系起来,从而诱发出新产品的设想。
(2)特性列表法
特性列表法是一种周密地寻找设想的方法,它要求把现有产品或某一项目、某一问题的特性,如产品的结构、形状、参数、成份等列在一张表内,将表作为指引方向和启发思想的一种手段,引导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观点,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些特性,按照各自的想法和要求逐一修改这些特性,直到出现新的特性组合为止。这种新的特性组合将是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的新的组合。如果是一种产品,那将是一种新产品的设想。例如,有一家公司生产用于装配线上运输产品零件的货盘,公司要求革新产品设计,采用特性列表法列出了现有产品的特性,如:木制结构、长方形的脚垫条,提升叉车从两侧叉入。经分析研究每个特性后提出改进的设想是:将木结构改为塑料结构,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将长方形垫脚条改为蝶形,便于储放和叉车叉入。该公司运用特性列表法获得了一种性能更为完善的产品设想。
——有其他用途吗?原有产品有无新的用途?修改后有无别的用途?
——适合吗?这还像什么?这个暗示了哪些别的想法?过去提供过类似的东西吗?我可以模仿些什么?我可以努力超过谁?
——能改进吗?改变意义、颜色、动作、声音、气味、形式、形状?其他变化?
——能放大吗?增加什么?时间更长?频率更大?更强?更高?更长?更厚?增加价值?增加成分?加倍?增加?放大?
——能缩小吗?减去什么?更小?浓缩?微型?更低?更短?更轻?省略?流线型?分开?简朴?
——能替代吗?谁可以取代?什么可以取代?其他成分?其他材料?其他过程?其他能源?其他地方?其他方法?其他音调?
——能调整吗?交换成分?其他样式?其他布置?其他顺序?调换因果?改变步调?改变时间表?
——能颠倒吗?调换正负极?反过来怎么转回去?上下颠倒?颠倒功能?改变处境?扭转形势?调换一个面?
——能合并吗?混合物、合金、种类、综合可以吗?合并元件?合并功能?合并要求?合并想法?
特性列表法的好处在于将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范围内,使思想围绕着问题去进行想象。但由于限定范围,很可能会抑制创造性思维活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对新产品难以引发出全新产品的设想。
(3)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产生新产品设想方法中最为人们熟悉,而且也是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基于这样一种信念,人们通过互相座谈,通过有组织的小组活动可以激发出更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形式是小组座谈,自由讨论。这种方法常常产生出很多好的设想,特别当讨论到专业范围时,效果尤为显著。也许这种方法已为人们所熟悉,于是往往忽视应用这一方法时的极为重要的计划过程。要使有限时间能产生出有用的产品设想,头脑风暴会议的召开一定要研究会议的程序和内容,要进行有计划的组织设计和准备。
[1]准备好问题。
会议不能杂乱无章地开始,总得要事先准备好要讨论的问题。问题不要太宽泛致使多种想法差距太大,难以获取一个成功的设想。问题也不要太窄,以致限制了人们的回答。因此,需要认真地准备。
[2]选择好成员。
小组理想的人数为6~12人,成员要能代表各个方面。工作具有上下级关系的人不要编在同一组,以免妨碍自己抒发意见。专家也不宜参加,因为他们对问题太熟悉了,往往有框框。如遇专家发表否定性意见更不利于创造性意见的发表,使新产品的设想受到局限。
[3]掌握好会议进程。
要开好会议一般可遵循如下顺序和内容:提出问题和介绍背景材料,进行初步讨论使大家熟悉问题和材料;重述问题并书写公布使大家看到;活跃气氛,激发情趣,使与会者解放思想,随心所欲地畅谈想法,使个人能处于头脑风暴的状态中;进行实际的头脑风暴会议;产生和得到最激进的想法;如果会议对问题找到了可能的解决办法,小组会则进入头脑风暴法的评价阶段。
[4]作好会议记录。
记录的方法也要有利于激发构思和联想,强化头脑风暴的思维活动。会议主持者要及时记录与会者的各种设想,甚至是荒谬的“最激进”想法,加以编号并大字书写张贴或显示。应把显示过程看作是激发联想的过程。当新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少的时候,主持者可以将事先记录归纳的最激进想法列表显示,并标以“最激进想法”的标题,以活跃会议气氛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些最激进想法经过这一反复研讨过程,常常会酝酿出许多合理而有用的设想。
[5]遵守会议守则。
一是不要批评,反面意见留待以后再说;二是鼓励自由讨论,思想拘束越小越好,因为压制一个想法比想出一个想法容易;三是要求有大量的设想,设想数量越多,有用的新产品设想越有可能产生;四是寻求相互结合和促进。与会者除了提出自己的设想以外,还应该鼓励他注意和利用别人的想法产生另外的设想。对参加头脑风暴会议的人,在会议期间千万不能进行批评、评价和分析。所有的想法,不管它如何不合逻辑,荒诞可笑,都应视作重要的贡献。
[6]做好结束工作。
会议结束之后,要把会议产生的设想尽快整理出一份设想表,分送给各与会者和有关部门并存档。这样做能更好地鼓励小组成员为实现这些想法提出新的建议,并为以后的会议积累丰富的资料。
(4)收集笔记本法
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收集笔记本法,就是认真准备一个笔记本详记对问题的叙述、与问题有关的全部背景材料、图表以及凡是有助找到解决问题的设想、建议的资料,提供给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请他考查问题和资料,考虑解决办法。至少在一月内,请他每天将他的思考和想法在笔记本上作一次到数次的记录。到月底,每个参加者要编一份表,内容是:对问题未来的考虑和研究解决的最好想法、建议以及对问题本身无关的一些其他想法。
一定时期后,将笔记本交给一名总协调者,由他负责将资料综合起来作出摘要。这份摘要便成为创新小组最后进行创造性开发讨论的题目。由于参与者只在笔记本上作出对问题的解答,并且可以随时即兴记录,方便灵活,对建议又不作质量评定,从而大大减轻了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比如说,一位参与者可以记下:今日没有想法,而不会产生思想负担。一般应责成参加者至少在一个月内每天做日记。这种工作方式增加了参与者建设性工作的经历,每个参与者还有权在记录期结束时察看所有其他人的笔记,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一般都乐于这样做。
通过这种方式能做到启迪人们的智慧,集思广益,将多方建议集中起来提出形式简明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小组讨论目标集中、明确,问题解决了,新的设想、新的方案也就诞生了。
丹佛企业咨询专家和思维过程学者霍华德·龙格说:“每个人都会错过创造性的思维,普通人错过是由于他们不习惯这个模式,有创造能力的人是由于在他们的脑子里,这类事情过分拥挤了。”他为人们记住新产品设想提出了令人深思而值得仿效的十条提示:
[1]手边经常要有铅笔和纸;
[2]从来不要认为这个想法是如此的好,我是不会忘记的;
[3]记下来并写个概要;
[4]无论你正在做什么都要停下来,并且集中思想考虑这个想法;
[5]新想法是特别难记的,因为你没有再现的基础;
[6]新想法往往是风险的想法,人是不会自然地承担风险,如果你不小心地记忆,那会忘记这个想法的;
[7]在思想的早期阶段不要去分析“为什么不”,保持“创造-肯定-实践”不断地运转;
[8]不断地面向未来,写下整个方案:市场、颜色和式样。详细讨论细微末节,这样可以消除不利的环节;
[9]冷静。在第二天审查你的想法,要作好笔记。这时不是努力回忆,而是审查整个方案;
[10]创造性思维只是技巧、训练和实践的问题。
综上所述,应用笔记本法因太简单,于是被人遗忘。只要认真做到一定能有助于新产品设想的产生和形成,有助于企业疑难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