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早餐后,同公安局及团员等去看坎井。井在新城之外,途中经过新城,城内所市者,无非油盐柴米之类,葡萄干甚多,衣着物:花布则全为俄国货,皮鞋为本地产品,质与式样均佳。新疆人无论贫富老幼,几乎每人都着双长皮鞋,一则因其多沙土,一则因气候较冷。街市旁,开有水沟一道,其水亦来自坎井,故终年不断。坎井不知起于何时,自清季林则徐谪新以后,经其提倡改良,成效大彰。坎井之掘法,先相度地势,在平原之倾斜而欲灌溉之地,由地面掘一明沟,然后向上开暗沟,每隔五丈远,即开一窄口,为宽约尺余,长五六尺之明井,以便由此口取土出外。同时可以避免开明沟而堆积两旁大量沙土之繁,掘沟愈上愈深。若不掘暗沟,则沟身须宽,沟旁堆土愈多,而工程即需相当之大也又开时从下开起,若遇水,则水流无碍。若从上开,开到深处始见水,当以往无机器抽水之时代,毫无办法,用杠杆则量太少,殊无灌溉之价值。像上述每五丈一口明井,一直向上开,有开一二百明井,全长达十余里始得大量之水源而止者。因途程远,除水渠外,其余沟旁之水,均向沟内流,故坎井出地之水,其量相当大,且亦滔滔不绝。一般俗人谓坎井能引水逆流,实因广大平原,肉眼测不出高低,今见出水之处掘土浅,源头出水之处,即最末之坎井,往往有深达二十余丈者,以为深处之水源低,反而向地面高处逆流也。坎井之工程费相当大,每井需新币五万元。吐鲁番共有坎井二百套,每套坎井,可灌溉四百亩云。看坎井时,同时亦看见吐鲁番之棉田。其时棉梗尚未斫去,其上尚间有未摘之棉花。棉相当高,约五尺许,可见土质之肥美。因系灌种,而种后并未分耘,故几如蓬蓬丛生之灌木。大概因此地人工贵,种后即不管,听其自然生长,故并未剪头,枝条相当茂盛,而花反不十分发达。且棉花并不摘采,多半任其自由落地而拾取,故花上常沾有土或棉花碎叶,致棉之品质因而不纯。吐鲁番产棉之历史甚长,且其品质为中国各地棉花之冠,现虽日就退化,然据同行之申新纱厂章剑慧先生言,尚可纺二十支纱无问题也。
回时更在新城内缓步玩街,同人中有买软底长皮鞋者,因回族人在家内不着肮脏底之皮鞋,多用软底皮鞋,外套胶皮或牛皮鞋,入室时,即将外套鞋脱下只穿软底长鞋,可想见回人家内之干净。但当时交易,颇发生用币问题,国币已由新省府明令通用,其兑换率为国币五元,换新币一元。因明令初到,回人尚不甚清楚,只好以由星星峡换来新币付与之。途中再参观回族文化协会,内中宣传品甚多,全属漫画,其描写之技术,较内地作品无逊色。但全系回文说明,愧不了了。有阿浑数老人,招待余等甚诚恳,唯语言不通,彼此但表笑颜握手而别。再去税局看地下办公室。室在地面下数尺,其采光之窗户,则与街道面平。据云,当六七月时,非此不能工作。吐鲁番古名高昌,又号火州,相传鸟集河滨,起飞即为热气所铄,坠而丧羽。故艾丁湖畔,无数飞鸟,裸卧湖边,秋间毛生又复飞去。人民亦不伤害之云。旅行多在夜间,今昔情形不殊。俄人汽车过此,常闻轮胎有被融化者。
回招待所少憩后,下午再看当地之纺纱织布厂,名为纺纱织布厂,实无纺纱机。其纱之来源,系交棉花于回族妇女手纺,每纺纱一斤,其工资为一元七角(新币)。但棉花之价则每斤一元,故纱之实价为二元七角。昨夜与县长谈,谓每斤纱四元七角,其说似不可靠。此间有织布机约百台,均系木机。其工人多为回族人,厂长亦回族人。规模虽简陋,惟回族人体力健壮而干净,自为劳动之好生力军!再去参观吐鲁番机械化农场,至则知农场距城内尚远,此间仅有各种测候之设备,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力及风向并云行之速度等而已。主持者为回人,雇用俄国技师一名,专司各种测候。场长不懂俄语,用另一回族青年司翻译。凡余等有所询问,则由场长告年轻回人,年轻回人告俄人,然后由俄人告年轻回人,年轻回人再告场长,场长再告余等。往往问非所答,知重译有误。独不解此类测候,不过普通常识,何以场长竟若毫无所知者?余等参观各种测候设备后,再看库存之各种农具,如耕犁、如播种、如收割、如打稻等机,已应有尽有,惟动力则用马拖带,尚未到用汽车之程度。据云公家棉田,悉用此种机械从事耕种收割。再看出花机,系用水力为原动力,颇安装得法。惟原棉确有带棉叶或土沙之弊,影响品质不少。归至县府拜候,略在内休息,当时副县长出来招待,甚殷勤,并享余等以葡萄干、甜瓜、梨、花生等,当然又大吃一顿。新疆政治,因民族复杂,而又以回族人为最多,为管理便宜计,各县县长为汉人,其副县长大半皆为回族人,但亦有县长为回族人,副县长为汉人者。
附中苏陆上交通之现状
是夜吐鲁番招待所内亦到有俄国汽车数十辆,司机数十人,同在食堂吃饭;彼等均系西餐。一汤两菜,数块面包,饭后有茶,无他物也,但饭菜均丰厚。各人之衣着,当然亦系受战事影响,颇褴褛不堪。惟饮食居住,均肃静异常,而且整饬得很。自星星峡、哈密、七角井以来,每夜均与俄人同居住,然至第二日天明以后,则即不见彼等之踪迹,而途中又未见汽车,颇以为异。夜间与招待所主人畅谈,始得略知其概。缘中国自抗战以来,海口被封,对俄国出入货物,全赖陆路运输。当时中央即派员来新,筹备公路设备,沿途设站,现时各地招待所,均当日之新建筑。自甘肃起,至伊犁之霍尔果斯,共十余处,处处均场面宏大,设备完全。院内可以停车百辆,住食可以容纳百余人,屋内均有壁炉或火炉之安置,床褥又件件皆新。此项费用,据云不下千五百万元。其一切饮食费用,与俄人如何算法,当另有合同规定,不知其详。而宾至如归,可尽招待之能事矣。车与司机均是俄国车与俄国人,以前运军需用品进来,运羊毛出去,直达甘肃。现因用汽油太费,由星星峡至甘肃段已用胶轮骡车或骆驼载运;由星星峡至霍尔果斯,则尚用汽车。最近中央亦派员来新筹备改用驼运。闻俄人汽车管理甚严密,司机之待遇如何,不得而知,惟住宿既如此安全,终日劳劳,已得舒适之休息,其生活安定,已有不着其他分外之企图,如内地司机之种种恶习惯。而行车之组织,每若干车有修理车一辆跟随,车在途中发生小毛病,当然司机可以自了。若有大故障发生,则待修理车来修理之。修理车中,有小车床、钻床及打磨案等,俨然一个小修理厂,而机匠均系富有修理之经验者,无论如何,当日必须赶到第二站。因戈壁广漠无人,亦非赶至第二站不可。自星星峡至吐鲁番,已经过三站,约为七百多公里,而途中未见有一个抛锚车,是其明证。当俄德未开战之先,军需材料,由俄国运入者较多,每日有数十辆或百辆之汽车往来。许多车站,均在人烟寥落之地,一切饮食用品,又需由数十里或百里外运来,以资供应。故自抗战以来,新疆省维持这一路的运输,源源接济军需,对国家之贡献不小。内地人士对此,毫无所闻,殊值得一表扬也。余思俄国人有如此严密之组织,何以中国人不能?假使滇缅路以前如能照此沿途设站,再加以严密之组织与管理,使所有车辆,得源源不断地在公路上走,不是可以抢运更多的物资吗?外国人这种地方,真堪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