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日常生活宜忌全集
45013300000039

第39章 存放物品宜忌篇(2)

马口铁罐头不但在制作过程中因用焊铅封罐会混入微量的铅,而且当消费者打开未吃完的罐头重新放入冰箱保存时,会因封罐处被食物汁液腐蚀而使更多的铅混入食物。据对25种罐头食品在冰箱里进行开罐后低温保存实验,除低酸性食物(如猪、牛、羊、鱼肉罐头)的含铅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的罐头食品含铅量都有明显增加,其中含铅量增加最多的是水果类罐头。在开罐存放60天后,水果罐头中的含铅量增加了20倍左右。可见,罐头是不宜低温保存的,更不宜开罐后再低温保存。

不宜久存南瓜

有些农村地区有久存南瓜的习惯。他们在秋天收获南瓜之后,就把它们堆放在空房里,留待慢慢食用,往往能存放几个月之久。其实,南瓜是不宜久存的,吃久存的南瓜子很容易中毒。

这是因为南瓜瓤的含糖量很高,保存时间久了,瓜瓤内会产生一种不易发现的化学变化,人吃了这种南瓜后,往往会出现头晕、疲倦、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因此,南瓜尽量不要久存;若食用久存的南瓜,一定要先认真进行检查,若发现表皮有裂纹、烂迹,切开后有酒糟味等,说明已经变质,不可再食用。

塑料瓶盛装药品不宜久存

用塑料瓶盛装的中草药溶液,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变质失效。

目前市售的塑料药瓶多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制品,其本身具有较大的透气、透湿和透光性,所以瓶内的药物并不能与外界空气、潮气和光源、热源完全隔绝,以致药物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被分解破坏或腐败变质。如果人们服用了这种药液,不但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使用中性玻璃瓶盛装药液,则无酸败、沉淀、受潮及药液容量的损失,尤其棕色玻璃瓶,具有很好的避光作用,特别适用于盛装因光照而易分解的药物。

食油保存六不宜

(1)不宜不避光线:因为光线能加速油脂的氧化,产生不良气味,所以存放食油宜用深色容器,并把它放在没有光线的地方。

(2)不宜与空气接触:因为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如果让食油与氧气接触,油脂会很快与氧气发生氧化作用,使食油变质。

因此,保存食油应该密封。

(3)不宜油中有水:因为油中一旦进入了水,会加速油脂的酸败,所以盛装食油的容器,在装进食油前一定要洗净、擦干,装进食油后,应确保不能滴进或掺进水分。

(4)不宜新油与陈油混合存放:由于新油与陈油的内部结构不大一样,若把它们混合后再存放,或者在已经存放的陈油中再加入新油存放,都会大大缩短它们的保存期和降低其质量。

(5)不宜油内留有食物残渣:如果保存的食油内留有食物残渣,往往会使整瓶整桶的食油氧化速度加快一倍,使其品质变劣。不但使用这种油烹调菜肴时会大量冒烟,而且其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因此,欲长时间保存的食油,在保存前一定要认真滤净残渣。

(6)不宜用铜、铁器存放食油:因为铜离子与铁离子可以与食油中的脂肪酸形成一种金属皂,这种金属皂会促使油脂加速氧化,而且其作用非常大,即使百分之一的铁与铜进入食油中,也会使食油的质量变差。因此,是不宜用铜、铁器存放食油的。

食油不宜放在厨房四周

有不少家庭为了烹调的方便,常将食油贮放在厨房内。殊不知这种贮放食油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这是因为食油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易发生变质现象,其最佳保存温度在10℃以下,而一般厨房的温度都较高。夏天,灶旁温度可达40℃,如果食油在这种温度下放得太久,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人食用了这种变质的食油,不但不易被人体消化,而且会发生中毒现象。因此,如果家中食油量较大,须贮存一段时间,最好是放在低温阴凉的地方,不要放在厨房内。

食油不宜高温加热后贮存

有的人为了长时间保存食油,使其不致滋生细菌或变质,常常采用先经高温加热后再保存的做法。殊不知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这是因为:①食油虽然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直接入口是不卫生的,但从食油的酸碱度、渗透压等方面看,并不适宜于细菌的繁殖和滋生,因此高温加热后再保存完全是没有必要的。②食油经高温加热后,其氧化作用反而会随之加快。一方面,食油中的必需脂肪酸在高温加热时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另一方面,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而氧化后,会发生聚合作用,构成大分子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有一定毒性,人食用后,会出现生长停滞、肝脏肿大、生育功能和肝功能发生障碍等现象。因此,食用油是不宜高温加热后再贮存的。

不宜用保温瓶盛牛奶

有的人为了图省事,往往把煮好的热牛奶盛放在保温瓶里,什么时候需要喝倒出来就喝,不再加热。看来好像方便省事,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

这是因为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细菌的天然良好的培养基。如果牛奶温度降至20℃~40℃之间,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一般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若经过3~4小时,瓶中的牛奶就会腐败变质。人喝了这种变质牛奶,就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影响身体健康。另外,瓶中沉积的水垢中含有很多有毒的重金属,也极易溶解在牛奶里,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不宜用保温瓶盛啤酒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有的人怕啤酒存放不好变质了,就把它盛装进保温瓶里,再严严实实地塞上瓶塞子,以为这样“密封”保存,细菌进不去啤酒就不会变质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保温瓶底及瓶壁上,常附有一层水垢,水垢中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及其他致癌物质。

而啤酒属于弱酸性饮料,把它们盛放在保温瓶里,很容易将瓶内有害的重金属及致癌物质溶解于其中,人饮用这种啤酒后必然会损害健康。

不宜用铁、铝壶盛啤酒

盛夏季节,喝啤酒成了人们消暑解渴、开胃健脾的嗜好。而散装啤酒由于新鲜、便宜,更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是,有些人为了图方便,往往用烧水的铁、铝壶去盛装啤酒。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对人体是有害的。

这是因为烧水的铁、铝壶内壁常挂有许多水垢。水垢中含有镁、钙以及对身体有害的含硫物质等,而啤酒是呈弱酸性的,水垢中的有害物质与啤酒起化学反应或溶于啤酒中,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铝壶,除内壁上有水垢外,还有一层氧化薄膜,系两性氧化物,铝又系金属元素,能慢慢溶解于啤酒中,不仅会使铝壶受到腐蚀,而且长期饮用这种啤酒,还会使人慢性中毒。

另外,用铁、铝壶盛啤酒,由于密封不严,酒中的气体很易逸出,不仅会失去啤酒的鲜美香气,而且还易于变质。因此,用铁、铝壶盛装啤酒是不宜的。

锡壶不宜盛酒

在农村,常可见到有些老人用一些祖传的锡壶盛酒。用锡壶盛酒,虽有“温酒”比较方便的长处,但它的害处却是很大的。

这是因为锡壶的含铅量很高,用它来盛酒,有毒的铅往往会大量溶入。据取自不同锡壶中所存的酒进行分析,每升含铅量高达O.036~5.7克,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1千克酒含铅量不得超过1毫克,可见锡壶中含铅量之高。人若长期饮用锡壶所盛的酒,必然会使大量的铅进入体内积聚而使人发生铅中毒。因此,不宜用锡壶盛酒。

金属容器不宜盛酸性饮料

有些人常用铁、铝、铜等金属容器盛存酸性饮料,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因为金属容器一旦接触酸性饮料(例如橘子汁、柠檬水、酸梅汤等),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部分金属物质溶于液体饮料之中。酸性饮料的酸度越高,盛存时间越长,溶于其中的金属物质就越多,人喝了这样的饮料受害就越大。如果情况严重,往往会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出现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因此,金属容器是不宜用来盛存酸性饮料的。

透明玻璃瓶不宜久存食油

有人以为用塑料桶久存食油不好,用玻璃瓶存放食油时间久点没有什么关系。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也是不全面的。因为用透明玻璃瓶久存食油同样是不当的。

光线能促进油脂氧化,特别是光线中的紫外线和紫色、蓝色光线对油脂的破坏作用尤甚。据研究人员实验证明,食油存放在透明玻璃瓶里30天,即开始发生酸败;而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酸败程度逐渐加速加重。因此,在准备近期食用的食油时,最好把它存放在不透明的玻璃瓶里,或者虽存放在透明容器内,但应把它装在遮避光线的箱子里保存,以防其酸败。

蜂蜜不宜存放在金属容器内

有的人为了防止蜂蜜变质,便把它存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里,以为这样既避光、又严密,一定可以使蜂蜜保存更长时间。

殊不知,这样做是不当的。

因为蜂蜜中含有有机酸和碳水化合物,这些物质在酶的作用下,部分会转变为乙酸。而乙酸能腐蚀镀锌的铁皮。从而增加了蜂蜜中铅、锌、铁等金属含量,使蜂蜜变质,蜂蜜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人若食用了这种变质蜂蜜,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蜂蜜是不宜盛放在金属容器内的,还是以存放在玻璃瓶内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