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种植常识——龙眼种植新技术
45025000000027

第27章 肥料的施用

施肥对提高龙眼叶片营养水平,促进抽梢和培养结果母枝,提高产量和品质,缩小大小年结果均起关键作用。一般说来,对结果树的施肥,远比对幼年树更为复杂,要求更严格,由于肥料对枝叶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和坐果能力的强弱都有影响。合理的施肥要求根据龙眼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以及应用施肥时期和施肥量,来调节龙眼生长与结实。

因而施肥能促进以上这些影响,最终有利于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一、龙眼的矿物质营养

龙眼需要多种元素,其中,有的需要量较多,如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称为常量营养元素。硼、锌、钼、锰、铁、铜、氯、硒等在树体各组织中存在极微,称微量元素。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福建农业大学分析,龙眼常量元素需要的顺序是氮素最多,其次是钾,再次是磷、钙和镁。微量元素需要的顺序是硼素最多,以下依次是锰、铁、锌、铜和钼。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分中获得,其他矿质营养均需要土壤施用加以补充和调节。

各种营养元素对龙眼生长发育的作用如下:

(1)氮:促进营养生长,用量适当时能使枝叶多而健壮,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积累,从而有利于成花和高产。龙眼缺氮,新梢不能及时抽出或生长量少,叶细小,后期叶片呈黄绿相间症状,近叶脉处较绿,而叶面呈黄绿色,新叶、老叶均易脱落,根少,生长差,多呈胡须状。

(2)磷:在花、种子、新梢和根生长点中积累最多,能促进花芽分化和新根生长、增进果实品质。龙眼缺磷,叶片较细小,色深绿,叶面稍有皱缩,严重时叶尖和叶缘出现棕褐色,边缘枯斑向主脉扩展,根系生长与缺氮相似。

(3)钾:促进糖的转化和运输,增大果实,提高果实品质,钾在树体中有较高移动性,常从老叶和成熟组织输向嫩芽、嫩叶和新梢中。龙眼缺钾时叶大小近正常,色稍淡,叶尖灰白,枯焦,根量少。

(4)钙: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眼缺钙,叶小,沿小叶边缘出现枯斑,造成叶缘弯曲,根生长不良,量少。

(5)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能促进果实增大,增进品质。龙眼缺镁,叶小,中脉两旁出现几乎平行分布的细小枯斑,严重时造成斑块,根少。

(6)硼:能促进花粉粒发芽和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且增进果实品质,但硼量过多会抑制花粉的萌发。

二、营养诊断

近几年来,龙眼的营养诊断工作逐渐受到国内外重视,对其诊断技术也进行了许多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营养诊断指标,为制定合理施肥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测定,在采样技术较为一致的条件下(采样期12月至翌年1月,夏梢顶端以下第二复叶的第二、三对小叶),提出了龙眼主栽品种的营养诊断标准。

三、施肥时期

传统的施肥是采用分期多次方法,一般1年施肥5~6次,具体如下:

(1)2月: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施用。可以促进花穗发育,提高抽穗率,增大花穗。此期应注意防止施用过量氮肥而引起冲梢,影响产量。

(2)4月:清明至谷雨期间施下,正值适当疏折花穗之后,及时施肥,将对夏梢抽生和增大花穗,提高坐果率有显著效果。而且夏梢是抽发秋梢的良好基枝,促进夏梢生长对防止大小年结果有一定作用。根据福建农业大学试验,此次施肥对夏梢萌发率和夏梢生长势均有良好的影响。

(3)6月下旬:幼果生长迅速的时期,第一次夏梢也正在充实及继续第二次夏梢的萌发。此期施肥可促进幼果发育和夏梢生长粗壮。这次追肥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结果母枝秋梢。

从我们所调查地区看来,此次施肥尚不普遍,主要是肥源不足,但管理精细和产量稳定的地区则较重视,且对当年产量及来年结果有一定作用。

(4)7月底至8月初:此期果肉迅速膨大,根系吸肥力强。施肥对提高产量、减少后期落果有明显作用。而且夏梢还在继续充实,为减少果实长大和夏梢发育之间的养分矛盾,这次追肥也有相当效果。不少地区龙眼存在明显大小年结果现象,与壮果肥的欠缺有一定关系,今后应尽可能予以注意。

(5)9~10月:采果后为恢复树势,可施迟效性混合肥料,对龙眼翌年产量影响颇大。由于龙眼来年春季花芽分化和开花,是依靠去年所吸收储备的养分进行的。

以上这种分期多次的施肥方法,是在以往秋后有一段低温干燥的特定生态环境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形成的有效施肥技术。但是,在当今多为冬暖的气候条件下,假若仍依旧沿用这种传统的施肥方法,其突出的问题是秋冬季施肥量偏重,后期树势偏旺,不能让树体在花芽生理分化期(12月至翌年1月)保持暂时休眠状态,极易诱发抽生冬梢,不利花芽分化。而且失去了应用施肥时期和施肥量来有效调节生长势和生长量的机会,从而导致龙眼生长发育的失衡,加剧了暖冬对龙眼低产、不稳产影响的恶性循环。施肥的改革技术应着重抓好攻头、补中、控尾,使肥料早旋促早发,为壮果促梢提供营养基础。采果前适量补施,恢复树势,后期控肥促使暂时或减缓枝叶营养生长,诱导花芽分化,提高产量。这一施肥方法在我国台湾省已大面积推广,其他龙眼产区也已从示范到推广并取得好的效果。

肥料的适宜施用量,据福建农业大学通过对乌龙岭龙眼果实营养成分的分析,每产1吨鲜果,需要从土壤吸收纯氮40~48千克,纯磷146~158千克,纯钾754~896千克。这样再结合各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吸收率,以及根、茎、叶、花的吸收消耗,计算出每收获1吨龙眼鲜果,需要向土壤施用的肥料数量;纯氮14~16千克(折合尿素30~35千克)、纯磷10~12千克(折合过磷酸钙14~16千克)、纯钾15~20千克(折合氯化钾30~38千克)。其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比例为1∶06∶1。具体施肥时期如下:(1)重施花前肥:大约在4月上中旬花穗骨架已形成且现蕾时施肥,施全年用量的75%~80%,有机肥和速效化肥各占一半。譬如10年生青壮龙眼树,株施腐熟厩肥20千克,垃圾土30~40千克,尿素075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氯化钾15千克。20年生树株施饼肥25千克,厩肥40千克,尿素16千克,钙、镁、磷肥3千克、氯化钾2千克。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认为,此时施肥约有一半或2/3消耗在果实上,因而重施花前肥能及时补充开花后期树体的营养亏缺,保证幼果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对减轻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提高当年产量和促发夏梢均有显著效果。而且夏梢是抽发秋梢结果母枝的良好基枝,促发足量的优良夏梢对防止大小年结果也有重要作用。

(2)补施采前肥:一般在采果前10~15天施用,施全年用量的20%~25%,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10年生树施尿素08~1千克,20年生树施14~16千克。此时施肥要特别忌施迟效肥或颗粒肥料如复合肥,以免促发冬梢使次年无花或少花。这次施肥的作用在于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结果母枝,关系到次年能否开花结实。对于老弱树、结果多、叶色淡的树,补施采前肥,宜于采前15天施用,以加速树势恢复,促进秋梢和采后秋梢的抽生。

近年来,广东、广西在青壮树龙眼丰产稳产栽培上,大面积提倡和推广促发两次采后秋梢作来年的结果母枝,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要培养强健的采后秋梢关键在于早发并促其早充实。为培养早发早熟的采后秋梢,栽培上应采取促的措施,如适时采收,改采后肥为采前肥,整芽疏枝,治虫等措施。其具体的施肥方法如下:

(1)采果前10~15天在树冠滴水线范围淋施1次腐熟的麸水或鸡粪水,并加进复合肥等。挂果50千克的树面,淋施含花生麸25~3千克的麸水或含鸡粪20~25千克的粪水及复合肥15~2千克,尿素O5~1千克,硼酸(硼砂)30~50克。

(2)每次秋梢施肥1~2次,在新梢萌芽时淋施尿素05~1千克,在新梢转绿时淋施复合肥05~1千克,但末次梢抽出后不能再施氮肥,可施磷、钾肥各1千克。

(3)根外追肥,每次新梢开始转绿时喷洒l~2次叶面肥,如复合型核苷酸,01%~02%的绿旺氮,或者02%的磷酸二氢钾加01%的硫酸锌。

四、施肥方法

施用腐熟粪尿、厩肥、沤肥、饼肥等迟效有机肥料,通常应在树冠边缘附近挖沟。树龄较小时,可采用环状沟,树冠扩大后,采用长条沟或半月形沟施肥,一般沟深15~20厘米,沟的大小视施肥量而定,如长沟宽30~35厘米,长60~70厘米。化学肥料宜渗水浇施或随雨撒施,及时被吸收利用。待肥料渗入土中后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