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教育领域,“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同时并称。使用这些概念,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各有偏好,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它们之间的差异尚难区分。一般把心理辅导看作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并对某些心理障碍或轻微的精神疾病进行诊断、矫治。相对于国外的“教育辅导”,我国心理辅导更强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品格,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我国现代学生心理辅导,是从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之后开展起来的。高等学校开设《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课程,举办教师心理辅导培训班,教育刊物发表大量相关的文章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辅导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一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初步认识,并促使一些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实验。在短短的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心理辅导从无到有,从研究到实践,从点到面地开展起来,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可以认为我国发展心理辅导的时机已经成熟,可有把握地预料心理辅导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还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心理辅导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全国范围发展缺乏计划性,辅导人员训练尚未正规化,学校的辅导实践得不到应有的理论指导等。较之高等院校,中小学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更少,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多。
(一)有教育政策导向,但缺乏基本的落实措施近来教育界在思想上已认识到,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以考得高分进入好学校为主要目的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弊端。为此,《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心理素质差造成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对于民族素质,人们往往更关注文化素质,忽视心理素质。中华民族有诸如勤奋、勇敢、顽强等许多优良的传统,但也有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特点,如因循守旧,怕冒风险;依赖性较强,易受暗示;人际关系敏感,好猜疑;思维欠灵活,爱用二分法等,这些问题必须克服。未来社会要求人才有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责任心强,有合作精神,善于更新观念,执著地追求真理等品质。心理素质在这些品质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进行心理辅导,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认识到“应试教育”之不足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然而,对于怎样改革,特别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尚需研究具体的措施,创设相应的条件。例如,由于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原因,国家教委尚未规定师范院校必须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更没有普遍为在职教师进修提供相应的训练。因此,教师往往只知辅导重要,但不知如何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改变过多地讲授理论的做法,多向学生介绍方法、技术,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个案分析、角色扮演、实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国家教委应制定心理辅导准则,建立资格检查制度。同时,教材建设、辅导方法设计等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否则,正确的政策也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有基本理论思想,但有待结合实际研究操作规程目前对于心理辅导的一般理论,如心理辅导的性质、流派、过程以及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问题介绍较多,结合实践对心理辅导操作方法研究较少。现今不少《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教材设有《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等相关章节,由于介绍过于笼统,尚难具体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辅导工作。因此,现行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是采用传统的训导、教育模式为多,很不规范。其突出表现为辅导过程教育化,学生问题病理化(用医学模式看待学生的情感、行为问题),成长问题道德化(用伦理道德来审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从理论来源看,介绍国外的多,结合本国实际研究的少。借鉴英美等地区和国家的经验要注意“本土化”,因为即使十分流行的理论,像人本主义的某些辅导思想、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少年儿童,如学生倾诉后往往还迫切希望教师“出点子”,给予直接的启发、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有问题接受辅导的学生明显多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被动的辅导,效果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开展心理辅导之初,教师应“主动出击”,在团体辅导之外多找学生倾谈。
在借鉴、总结已有成果的同时,重视开展调查、访谈、测验、实验等实证研究,以便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等学科吸收“养分”的同时形成本学科的特色。一个个专题地开展辅导操作性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中小学教育,切实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从实践需要看,以下一些基本问题亟待探讨:中小学心理辅导(抑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样落实到各年级?主要应由谁来组织、协调辅导工作?任课教师应怎样协同?采取怎样的方式、途径?团体辅导的主题怎样确定?日常辅导有哪些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有何不同?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对这些问题一般应该怎样开展工作?在辅导中教师常会碰到什么问题?应怎样避免或克服等等。同时注意把一些好的设计、计划引入中小学,在实验中完善,在帮助学校解决问题的同时,丰富心理辅导理论。
(三)尚未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社会环境中对学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增多,竞争加剧,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同时学生又要求充分展示个性、发挥特长,思想日趋活跃,行为愈显多元化。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3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62%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分散、嫉妒、抗拒(逆反心理)、冲动、考试焦虑、说谎、偷窃、厌学、孤僻等问题就被十分关注,由于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收效甚微,一些教师力求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克服。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如“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与学习动机不强、人际关系差、在同学中拉帮结派、自尊受损、焦虑相关”等,更促使教师重视心理辅导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些传统做法,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学生入学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常以学科分数为唯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发展,面向少数成绩优异者,致使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身份走向社会,或进入一般的学校。(2)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的发展。把学生关闭在学校和书本里,不接触社会,不重视指导学生调整人际关系。(3)在教学任务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力求使全部学生齐头并进,忽视学生的智力、兴趣等个别差异。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出于满足家长的要求和学校“创收”的需要,每班学生多达60人左右,教师不易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深入思考、采取措施解决。《教育学》中强调的“因材施教”原则,似为永不可实现的美好愿望。(4)讲究师道尊严,过分追求“威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真理的化身,表现得严肃而冷漠。在课内课外,常进行违背“同感、尊重、真诚”等辅导原则的教育,批评严厉,有时还间以讽刺、挖苦,学生则缺少申辩的机会。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任务
相对于世界上流行的学生辅导,我国心理辅导十分强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品格以及正常的行为,即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辅导同样也进行学习和职业的辅导,如有人把学生心理咨询内容分为“心理发展一般问题”、“教育与学习”、“升学与就业”、“心理及行为障碍”等四个方面。
就学科而论,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是:揭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向学生、教师、家长宣传推广各种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使行为更趋完美健康;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配合医务工作者,对各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学生身体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通过几年的讨论,理论界已认识到,学校心理辅导不仅要解决在少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还要面向所有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在实践中,目前已有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南洋中学于1992年开始的“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出了“积极预防,促进发展”的策略,除了对少数有各种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外,更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调整自我来适应环境。
就心理辅导对于中学生的发展究竟应承担怎样的任务而言,我们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发挥心智潜能。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辅导:(一)开发心智潜能
促进注意、观察、想像、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发展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促进心理健康
促进心理健康,即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又协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1)正确的自知。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适当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好胜心;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追求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克服虚荣心、自大、自卑、悲观、依赖、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恒心);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不畏艰难,不怕挫折。避免行为的冲动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顽固、惰性和随意性。(3)稳定的情绪。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场景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克服抑郁(沮丧、灰心、自卑)、厌烦、烦恼、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社会认知,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他和集体观念,避免自私、狭隘的倾向。(5)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信,自强;确立适宜的目标,不断追求,竞争求胜,立志成才;避免消沉、失望、自卑心理倾向。
(三)学会人际交往
认识交往的重要性,乐于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求得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克服紧张、恐惧、偏见、敌意、报复、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四)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