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分析一篇课文,实际上就是从分析作者当时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入手,把握作者的心境、思想和文章的立意,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描绘、分析,把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达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这里,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与行为的模仿,以及精心的板书设计等,都带有很强的示范性。尤其是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从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几何图形辨认,到中学、大学的定理、规则的证明与演算,教师都必须设计出一定的教学方案,绘制图表、制作教具,甚至使用电子仪器设备,一步步地推理论证,一步步地操作,一步步地剖析,一步步地演算,一步步地将抽象定理内部的各种程序、联系、规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由具体、形象、可感的认识开始,进而简单明了地掌握抽象的事物、原理、本质。在这里,教师是否注意运用劳动手段的示范性,以及示范性手段运用得如何,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当代电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更使教师劳动的示范性锦上添花。
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
教学中的各种实验,其过程就是教师亲手演示并指导学生参加实验的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示范性劳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之于言与行的德识才学,展示教育内容的本质,把知识、技能、社会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品行的。学生无所不在,消息无所不通,教师言行上的任何不检点,都会影响到教师的威信,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言行举行,处处、时时、事事为学生作出表率。
四、个体性与集体性
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不能像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人那样,被组织在“一条龙”式的机械设备中进行。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在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教育教学任务时,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劳动的这种自主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强行限制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教师虽然也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上课时间与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但是备课的质量、教学的进程、教学的效果等,同样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
教师的劳动虽然在形态上是个体性的,但其劳动的成果却是集体性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个任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就学校内部来说,不仅需要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劳动的成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很难说是哪一个教师个人劳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果的这种集体性更为突出。现代学校是多学科、多年级、多专业的统一体,只靠少数几个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教师的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教一门或几门课,不可能什么课都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的集体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受到许多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每个教师的劳动也只能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德形成方面的情况,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劳动的结果,而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劳动的结果。
五、时空无限性
教师的劳动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限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的众多形式,如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与校外活动、家访、带学生参观等等,就是为了争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因此就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班上、班下都是教师工作的时间,校内、校外都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课堂上、操场上,在校内、在校外,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只要是有学生的场所,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履行职责。课程表上规定的课堂授课活动只是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争取一切时间和空间,深入到教育对象所在的各种场所与活动中,时时、处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六、紧张性
教师的劳动是生理能量消耗较小的非繁重劳动,但却是心理能量消耗较大的紧张性劳动。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的体力消耗相比,教师劳动主要是消耗智能。从呼吸、脉搏次数、单位热量消耗(千卡/小时)等生理指标来看,教师劳动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均低于相同劳动时间中的体力劳动者的支出。但从中枢神经、神经、肌肉、内分泌和心率等系统机能指标所反映的脑力负荷、情绪负荷及观察、注意、操作等心理指标看,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处在紧张状态。因此,教师劳动具有紧张性的特点,教师劳动是繁重而紧张的脑力劳动。
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责和教师劳动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四项基本要求:一、教好功课教好功课是教师“搞好教学”职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遵循教学规律。教学规律反映的是教学过程内部基本构成要素这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否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效率。因此,对教师教好功课的首要要求,就是在教学工作中要遵循教学规律,按教学规律的要求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内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根据这三个方面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联系,人们将教学规律概括为四条: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传授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该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要求教师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对象主要是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态的间接经验。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该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的关系。
③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该规律又称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要处理好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第一,在观念上明确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不把二者对立或等同起来,特别是不能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思想品德就可以自然而然也得到发展,以至于以掌握知识的多少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第二,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第三,不能脱离知识教学,脱离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空泛地进行思想教育。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该规律是指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过程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主导者,起主导作用。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学生才能迅速、有效地掌握知识获得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的指导、调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进一步来讲,其辩证统一的表现有三: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基础的。
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形成和发展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是相互促进的。
(2)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确定的、各科教学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表现为教学工作必须使学生在哪些方面达到何种程度的发展。
教学工作表现为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教学。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和教学经验,从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后备力量和建设人才出发,我国普通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技巧。
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不仅浩瀚无垠,而且成分也是多样的。所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以基础知识为主。
教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应该是科学的和系统的。前者要求教师在教材编写、讲课等方面都要从科学性出发,不能把没有科学根据的或过时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在于系统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掌握,容易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容易发挥对下一步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培养技能是使学生掌握将知识顺利地应用于实际活动的活动方式。学校里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有自己应培养的技能。技巧是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自动化程度的技能。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首先能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业任务,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其次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向智力、能力的转化;三是能为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后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奠定基础。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智力俗称智慧,是保证人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有机综合。其构成要素主要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观察力。能力俗称本领,是保证人成功地从事实际活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能力有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之分。前者是人顺利地从事各种实际活动都需要的才能,主要包括组织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审美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后者是在某些特殊领域中表现出来的优异才能。在教育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应考虑全面性,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各个方面。既要重视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其他智力、能力因素的培养。其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智力能力的具体化,教师应重视通过各学科的多种教学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诸如预习、听课、复习、应用和考试等多种学习能力。
由于知识和智力、能力发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完成教学的这一任务,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知识教学与发展智力能力并重;二是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其基础性、系统性、理论性、结构性和综合性;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
③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性。
该任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注意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和教师自身的示范性,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的教育。
(3)认真对待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辅导、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五个方面。
①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对教材作学年、学期的通盘考虑,处理好章节单元教材的关系;有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目的任务明确;有学期教学总进度安排和周课时进度安排;钻研教材,列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明确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写出教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勇于发表意见,虚心听取意见。
②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对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是:
知识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和大纲要求;
技能训练要求具体;
有发展情感、意志、兴趣等的要求;
讲授内容正确,无科学性错误;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抓住关键;
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教育于教学中;教学量适当;演示、实验组织有序、方法有效;教学过程层次清楚,首尾呼应,整体性好;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多向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活动;偶发事件处理得当;板书规范、整洁、布局合理;语言准确、清晰,音高适度,速度适宜;
态度亲切,仪表大方、自然;
图表、仪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恰当;
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当堂掌握讲授的基础知识;使绝大多数学生得到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方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思维得到锻炼。
③布置与批改作业的要求
对布置与批改作业的要求是:
精选作业,按规定的作业量布置作业;
作业批改认真,收发及时;
对作业中共性的问题给予讲评、纠正。
④课外辅导的要求
对课外辅导的要求是:
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
不把课外辅导变成附加课;
使各类学生都有得到辅导机会并得到应有的辅导。
⑤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要求
对教师在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方面的要求:利用多种方法检查教学情况;定期分析研究学生状况,并提出对策;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质量的评价;控制考试次数,不加重学生负担;对考题作信度、效度的分析,重视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根据对学生的考评结果及时改进教学,并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二、爱护学生
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关心学生健康”的职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另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健康,保护好学生。
(1)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要求教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灌注到学生身上,像慈母一样精心培育学生,既要关心、信任、尊重学生,又要向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