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浩渺的宇宙
45073300000034

第34章 我国航天事业大发展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让你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以下资料显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今我国的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广德发射成功。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

1979年,“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此后,它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发射成功,经过21小时11分的太空飞行,顺利返回地球。2001年1月10日“神舟2号”无人飞船升空,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返回。2002年12月20日,“神舟4号”无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

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后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在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3个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地使用如此先进的技术,在太空中营造新的家园,这或许是值得全世界为之庆祝的。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经过4天多的飞行后顺利返回。“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首次进行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准确入轨,迈出了这次航天飞行极为重要关键的一步,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神舟七号拟2008年9月底10月初发射,将进行太空行走并释放伴飞小卫星。

根据计划,神七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飞船还将在太空中释放伴飞小行星。发射场承担的任务因此将比神六发射时更为复杂。

为了确保发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训练创新、管理创新和装备创新。与神六发射时相比,70%以上是新装备。新建设的高速摄像系统、雷达系统、光学系统将可以实现从火箭点火到船箭分离全过程的“无缝隙”可视化。

“神七”的研发标志着中国发展新境界:走科学发展之路,谋科技兴国之策,举和平发展之旗,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复兴新伟业。

20世纪的天文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以预期,21世纪的天文学家将会做出更加伟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