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失落的文明
45075400000042

第42章 吉州窑千古兴衰揭秘

吉州窑陶瓷质优品精,誉满天下。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是如何喜爱吉州窑的产品,只知道流传国内外的幸存下来的吉州窑陶器真品,都被当做“国宝”珍藏着。

考古专家寻得一块半片有价值的残片,便兴奋不已。

吉州窑的陶瓷产量最多和最有特色的是黑釉陶瓷。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木叶天目盏,就是黑陶瓷茶盏中嵌了一片树叶,这是吉州窑独创的,誉为天目中的瑰宝。木叶天目盏看上去像翻转的斗笠,黑得油光闪亮,令人称奇的是,盏内嵌着的树叶,看似突出,一摸却又与盏底一样平。吉州窑所产木叶天目、彩绘、兔毫天目、剪纸贴花等产品,制作技艺居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

景德镇自古有“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民谣,吉州窑也是如此,产品沿赣江流向天涯海角。北宋时,吉州窑已达到较大的规模,其出产的陶瓷器深受国外商人青睐。无法统计有多少吉州窑的陶瓷流到了海外,但从目前还藏在国外的文物也可见一斑。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和玳瑁盏,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出来供人参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收藏的黑釉加花蝶纹瓶和卷草纹加彩壶,被视为稀世珍品;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博物馆,陈列的在印尼出土的中国古瓷,其中就有吉州窑的黑釉黄斑碗……吉州窑陶器作为外贸的主要商品之一,为促进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将古朴的庐陵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

带动一方的兴衰

吉安县永和镇因吉州窑陶瓷而兴盛,以陶瓷生产、销售为主的产业,带动了交通、膳宿服务等行业的兴起,宗教、文艺的交流也随之展开,成为江南一大重镇。现在走进永和镇,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可以想象当初的繁华。长街小巷,可见一些用陶瓷匣钵残片行行排列铺成的路面;通往田间的小路,也有断断续续的陶片路面。许许多多的水塘是当年挖土烧陶瓷而形成的,水少时,可见塘沿一两尺厚的陶瓷碎片散于土中。

现在可见的24座窑包遗址,像一个个小山冈,延绵近两公里,人们称之窑岭。据专家考证,仅24个窑包遗址,就至少堆积了72.6万立方米的陶片,还有那散于各处的碎片,难以计数。仅烧制的陶瓷碎片就遗留下了这么多,而销往海内外的陶瓷该是无数倍于废品。

据《永和镇志》载,吉州窑兴旺时的窑工不下3万人。仅是工人就相当于现在几个现代中型企业,与之配套的服务行业中,该不会少于生产者,其镇的规模不亚于一个县城。古籍记载永和有“三市六街”,传说有“东昌十五景”和“七十二条花街”,这不过是形容热闹繁华的概述。据专家实地测绘,参照地方志和族谱,发现永和古迹分布图与实景有吻合处。这六街便是陶瓷集中销售处瓷器街、长长的水塘旁的莲池街、专门出售松柴等燃料的茅草街、“轻歌曼舞”的鸳鸯街、出售粮油等生活品的米行街、经营生产用具的锡器街。分类分区的格局,已不是一般的农村集市圩镇,而具备了古代都市的雏形,难怪号称“天下三大镇”之一。

吉州窑衰败之谜

据初步考证,吉州窑从唐代开始创烧,大约在公元900-960年间,南宋期间发展到了高峰,元代开始衰落,到了明朝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500年就停烧了,前后延续了600多年。

吉州窑停烧的原因众说纷纭。民间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起兵勤王,数千窑工响应从军,元兵入侵庐陵后,摧毁了窑场。可是,从军的多为青年,窑工不可能被元军斩尽杀绝,天下太平后,为了生计,他们为什么不能重操旧业?制瓷技艺是代代相传的,战乱没几年,窑工及其后代不太可能把祖传的技艺抛得干干净净。另一种说法,说是永和的瓷土资源枯竭了。但据探测,永和不远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陶泥。还有传闻说是这里突然发生了什么天灾,窑工逃离。因为遗址中还发现有不少铁钳、钗等大件工具,窑工们可能连取出工具都来不及就跑了。

还有专家分析认为,宋代的商税过重,到宋末,贪官奸商勾结操纵,像吉州窑这样的半官半民窑瓷场受到的剥削更重。商人无利可图,也不太愿意经销了。还有专家指出,元朝统治者喜欢白色,以白为贵,因此影响到民间习俗,吉州窑的黑陶便逐渐被冷落,没了市场。

也有专家认为窑场终止时间为明代中期,原因是综合因素造成的。文天祥抗元带走了一批年轻、技高的窑工,是其一;税重和官商勾结盘剥,是其二;就近的瓷土和燃料不足,是其三;政局的动荡,民不聊生,是其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技术陈旧,适应不了市场需求,难以和其他名窑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