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新兴能源
45100600000054

第54章 人体生物发电

为开发新能源,一些科学家已把研究课题伸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并已开始投入应用。据专家测算,人一生中所发出的生物能约有50%被浪费掉。对这些能量若能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利用,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你大概从来没有想过,一个超级市场是怎样依靠顾客不知不觉的走路时所提供给的能量发电以供使用的。说来也真离奇:人体本身的生物能通过多种形式竟可以转变成电能。

比如“重力能”--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造成持续重力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可以转换成电能。美国桑托斯公司的超级市场,在出入口处安装了旋转门,在地下室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器和转换器、发电机、蓄电池等。

每天数以万计的顾客进进出出,都要用手推动旋转门,还要在旋转路上停留1~3秒钟。人们发出的生物能就被能收集器收集起来了,经过转换变成了电能。

还有一家公交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上面有一排踏板。当行人踏上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从一个方向带动中心轴旋转,从而启动发电机发电。美国还在纽约一条繁华的马路上,铺设了20块金属板,在每块板下再放上一个储蓄循环水的橡皮容器。就利用汽车在金属板上压过时,使金属板将容器内的水高速压出,经地下管道通往路边的发电机房,推动水轮机发电。当汽车过后,橡皮容器又恢复回原状,水又返回容器内,准备再次受压。如此往复循环,就可源源不断地发电。据测量,一辆5吨重的汽车压在金属板上,就可产生7度电。

还有,就是人体生物能的“热能”,也可利用。人体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量,并通过辐射传播出来。据实测,一般一个5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消耗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左右。这些热量若蓄集起来,可以将50公斤的水,从0℃加热到50℃。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温差电池,就可以将人体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可以做得很精巧,放在衣服口袋里就可以工作。可用它当电源,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袖珍收音机、微型发报机等供电,自己发电自己使用。这种“自主式”人体热供电的微型发报机只有半个火柴盒大小,输出功率为5微瓦,作用距离可达16公里。美国新泽西州修建的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利用全公司2000多名职员的体温供暖,室温可保持在18℃以上,只有当室外气温下降到-9℃以下时,才需要通暖气来取暖。

专家们预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自身的人体生物能,必将取得更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