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四史-史记
45107800000009

第9章 为纲为纪一代公仆

禹为人敏给克勤①;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②;鹖鹖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③,行山表木④,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⑤。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⑦。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候。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史记·夏本纪》

【注释】

①敏给克勤:敏捷勤谨。

②称以出:事先权衡轻重损益然后行动。

③傅土:规划出整治的地域。

④行山表木:穿行山岭勘定路线,立木作为标志。

⑤沟淢:深广的沟渠。

⑥檋:一种底部有锥齿的登山鞋具。

⑦难得之食:指后稷刚推广而一般民众难得到的五谷,以前则只种一谷。

【译文】

禹性格敏捷勤谨,他的德行不违大义,他仁爱可亲,他的言诚实可信;他发言合于律吕,进退合于法度,一举一动皆宜理合情;他努力不懈、庄严肃穆,堪称纲纪。

禹与益、后稷同奉天子之令,命令诸侯百官征聚人徒以治理大地,穿行山岭勘址,植立树木作标记,为高山大川定名。禹为先父鲧劳禄苦行却因功无所成被诛杀而伤心,于是劳累身体、冥思焦虑于治水大计,他在外面奔波13年,过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衣食俭朴,祭祀鬼神毕恭毕敬。所住宫室简陋低矮,对农田水利不吝财力,竭力追求完美。他在陆地乘车,在水里乘船,遇到泥泞的时候,就利用滑行工具橇代步,爬山就穿上带齿的檋行走。随身携带测量工具,四季工作不违时宜,划分九州,并且开通九州道路,在九州的陂泽储水,以备旱灾,审度九州山川所生产的货物,以作贡赋的标准。他命令益教人民在低湿的地方种稻。他又命令后稷教人民种五谷。如果哪一州食物短缺,就加以调剂使其平衡,这样就平均了各诸侯辖区内的物品。禹于是行视各地宜其所有的,用来充当贡赋,并考察山川各地交通便利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