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就事论事,抽象概括不出规律性的东西。克服这个毛病的办法从根本上说是要提高自己的科学理论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多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面作一些思维“加工”。在撰写时注意三点:首先,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去研究事物发展的特点,并找出它的内部联系;其次,从各个不同的具体经验中找出共同的因果关系;第三,从多种不同事实的对比中,找出存在共同点和差异点的原因,从而既揭示一般规律,又揭示特殊规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是认识客观事物、进行合理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恰当策略和做出最优决策的必不可少的方法。校本研究离不开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事实和数据。教育调查研究就属于一种以事实研究为主的实证性研究范式。
(第六节)实证研究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
在校本研究中,许多教师倾向于运用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质性方法,而对实证研究方法心存畏惧,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
一、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实证研究是一类以事实研究、定量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它强调的是,以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来证明结论,并包含着对数量分析的明确要求。校本研究的实证研究主要包括调查、实验、测量等方法。
我国学者杨小微曾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作了如下归纳:①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对象的客观性、独立性:②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⑧在形成研究思路时,要求事先设计并严格控制实施过程;④在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观测预定变量并检验假设;⑤在选择研究工具时,重视采用标准的量化检测手段。我们这里介绍的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和下面介绍的教育实验研究方法,都具有以上特征。
二、校本研究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可用于校本研究许多重要环节除了运用于问题的发现和课题选择外,课题研究的前期会广泛地运用实证方法,如,通过调查了解研究现状,以便研究后期进行效果检测和对比,发现研究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对解决问题提供实践依据等。
案例点击一次关于学生作业的问卷调查
某学校教语文的陈老师设计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与研究”,通过对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学生认可的题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所喜欢的作业类型等,先后做了几次问卷调查。分析这些调查数据后,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布置、完成和评价作业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中不认真做作业和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证研究也会贯穿于产生研究结果的全过程为了使研究的结论更有说服力,需要搜集证据性的“信息”,如实验研究确定实验因子后,需要观测实验结果或观测反应变量,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写观察笔记、访谈笔记和教育日志等文字记录法,录音、录像等媒体记录法。这些方法所积累的资料是检测实验效果、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依据。从教师提交的研究报告中不难发现,他们大量采用了观察、调查和小型实验等实证方法去研究自己的教育难题。
(三)实证研究同其他方法综合地、灵活地运用首先是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其产生优势互补的作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各有其长处与短处,实证性的研究其长处在于:可以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以及相关变量的关系进行判断、分析;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对研究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能获得比较准确的测量和代表性的数据等。其短处在于:只能对教育现象的一些比较表面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对具体的细节,对当事人的内心想法则难以捕捉等。因而还需要采用质的研究来弥补。全国有影响的“青浦教改实验,与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的实验一样,整个过程中有教学调查、经验筛选、教学实验、案例研究、成果推广等,从而构成了行动研究的完整过程。
其次是不同的实证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如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设备进行的,搜集到的是眼前发生的现象,但是要了解现象产生的原因就需要调查访谈或追因研究。又如通过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可以帮助研究者一建立实验假设的依据,也是事后检测实验效果的重要依据。
(第七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优势
教育调查是调查者通过访谈、问卷、测验、座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育现象等科学事实,并形成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作为获取资料的便捷手段,在校本研究中经常用到,它的独特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研究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而且研究手段多种多样。我国学者马云鹏认为,教育调查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能够获得数量比较大的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可信度由于调查的方法在技术处理上相对来说比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要简单一些,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足够大的样本进行研究。这是调查法的优势所在。许多调查研究都选择比较大的样本,其普遍性和代表J生就比较强。
教育调查法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是它只能揭示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相关关系),而不能可靠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是由于调查研究双方的主观偏见所造成的调查结果的偏差,不一定真实。因此,运用这种方式时要注意它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尽量保证它的可信度和有效度,要与其他研究方法配合使用。
二、重心在对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教育调查都是针对当前教育现象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的研究。研究者必须充分了解教育现状,必须抓住现实中具有某种倾向性的问题。调查研究的现实性,为人们提供了研究教育实际问题的一个有力的工具,通过调查,人们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对现实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作出判断。
三、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搜集资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育调查研究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在自然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在进行教育调查时,不必对教育过程进行控制,不必考虑实施某种特殊的影响。因此,它的实用性很强。在研究中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访谈等研究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便可得出对于某一方面问题的认识。
(第八节)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分类与实施
一、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主要类型
教育调查研究方法可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分类。从校本研究的实际看,以下的分类较为合用。
(1)调查法按照其搜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依据的工具的不同,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①访问调查法。访问者通过上门访问研究对象或利用电话直接与研究对象交谈,获取所需要的资料。
②调查表法。调查者以编制好的表格作为搜集资料的工具发给调查对象,让他们依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填写。
③问卷调查法。调查者运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书面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
④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实地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获得有关资料。
⑤测量法。研究者以测量表或一定的测试题对研究对象施加测验,获得研究对象心理素质方面的资料。
(2)调查法按照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随意调查和专家调查。
①个案调查。专门对某一对象或某一事件进行调查。由于调查范围只集中于一个对象,所以调查能较为深入,取得比较细致的资料。
②随意调查,也叫街头调查。它与抽样调查一样只调查全体研究对象中的部分个体。但它与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没有经过科学的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因而当以所得到的资料来反映全体的情况时,就很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其最大优点是省时省力省钱。
③普遍调查。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无一例外地全部进行调查。其优点是调查资料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当研究对象数量比较大时,普遍调查的工作量会变得相当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④抽样调查。按照随机的原则从研究对象全体中抽取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以便能够通过样本的情况来推测全体的情况。它既能达到研究的要求,又能节省工作量,因而是一种普遍采用的调查方法。
⑤专家调查。又称特尔斐法,是国外一种比较流行的方法。它也是部分调查,只是其调查对象是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学者。由于专家在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领域有较多的研究和思考,因此通过专家调查,搜集专家们的意见、态度,可以获得所研究的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资料。
二、教育调查研究的实施步骤
调查法尽管有上述各种不同的分类,但不管哪一种方法,基本都要遵循以下步骤:(一)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对象确定调查项目就是把调查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为可以实施调查活动的具体事件,即调查哪些方面的表现。调查项目要全面、具体、明确,对影响被调查对象的某些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因素,都要考虑到。调查的项目最好能转化为具体的指标。
案例点击一项调查研究所确定的指标
“上海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的调查研究”,对“学业负担”这一指标界定为:“学生课业负担客观上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主观上表现为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这里,研究者把“学业负担”分解成了客观上可以观测的三个二级指标:学习任务、学习时间、主观体验。学习任务又具体分解为三个指标:学生拥有的教学参考用书数,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课外“学习班”的比例,学生请家庭教师的比例。学习时间包括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在家完成教师与家长布置的功课的时间以及参加各种“学习班”的时间。以这些方面的总时间和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中学生每天学习时间7小时”进行比较,来判定学习时问是否合适。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都是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作为调查指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便难以化成客观现象的数量加以考察,所以该指标采用社会测量和主观评价的方法,即由研究者在一些问题中让学生就他们对完成作业、学校学习生活等的主观感受作出等级性评价。
在确定了调查项目以后,就应选取调查的对象,有两件事必须做好:1.确定调查的总体总体即全体调查对象。总体是由于某一共同特性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体。他们具有某些相似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对研究对象的质的规定。对学生而言,它们可以是年龄、性别、级别、所在学校类型、心理特质等;对学校而言,可以是地域、类型、规模等。这里所说的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并不是实际上把它们组织起来,而是在观察上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在观念上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所依据的特性是按研究目的而定的。例如,“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状况的调查”这一课题,根据其研究目的,就是以“农村”这一地域特征和“中学”这一学校类型来定性调查对象总体。也就是说,所有的农村中学教师构成了该课题的研究总体。对总体特性的要求,要根据研究目的来考虑。对于一些含义模糊的特性,我们必须给予具体界定,使得在选择对象时有明确的客观标准,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
2.抽取一定的调查样本
由于调查总体往往数量巨大,使得实际上不可能对总体的全部个体一一进行调查。因此,在确定了总体之后就要考虑如何从中抽取一部分样本作为仔细研究的对象。为了使样本的情况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总体的情况,必须运用科学的调查技术。教育调查中确定对象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抽样法(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全体法和个案法。
随机抽样是保证总体中每一个样本的人选机率相同的方法。随机抽样又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如抽签、摸彩、抓阄、随机数目表等;集团抽样;分层抽样,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总体分为若干层,使层内群体具有同质性,层次之间差异较大,然后在每个层次中选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二阶抽样,即先随机抽出总体中的某些群体,再在已抽出的群体中随机抽取个体组成样本。非随机抽样包括立意抽样和方便抽样。
在抽样时还要注意根据调查的目标和总体的大小保持必要的数量。
案例点击“学业不良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被试为学习不良少年学生,同时匹配非学习不良学生(学业中等以上)为对照组。本研究主要以学生考试各门主课的平均成绩为依据,同时参考有关档案资料及老师的评价,来确定被试的入组。确定学习不良学生具体标准如下:(1)总体智商在85分以上;(2)主课平均成绩在全班末位10%以内:(3)班主任对其学业状况的综合评价为“学习不良”或“差生”;(4)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据此,本研究从北京两所普通小学、两所普通中学随机分层取样。小学选五、六年级,共涉及32个班级,选取有效被试272名(平均年龄11.3—15.27岁),其中学习不良133名,非学习不良139名。
(二)拟定调查计划和选择调查工具
在实施调查之前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表明研究的主要内容、调查的方式方法、确定工作的主要程序,做到心中有数。调查计划一般应包括:调查课题及研究的意义;调查范围及调查对象;调查的时间及地点;调查的具体方法;调查日程安排。拟定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的调查方法。调查的方法依据要搜集的资料的种类而定。态度方面的资料用问卷调查法;行为方面的资料可用观察法;智力、个性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资料可用测量法。有的研究用单一的调查方法,有的研究可能同时采用几种调查方法。
②调查项目。调查项目要围绕调查目的考虑。先从几个大的方面确定调查项目,再由此逐层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最后分出的小项目要具有可操作性。
③调查进程的有序安排。
④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和编制测验题目。在编制中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要求,以保证调查工具的科学性、实用性。
(三)搜集资料并实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