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本科研指导
45133900000021

第21章 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测量研究(3)

从1984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的第七周开始至第十八周结束。第七周进行基础知识测定(书面),根据测定成绩进行等组配对,第八周起进行思维训练,第十八周进行书面效果检查,检查包含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两个部分,分两次进行,每次限40分钟。

三、实验结果

1.将实验前实验甲组与控制组,实验乙组与控制组基础知识的测定成绩作比较并作t检验,分别是……

2.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能力进行效果测定与检验,结果得到:实验甲组与控制组:t=1.942>0.05实验乙组与控制组:t=2.885>0.01

3.为了进一步检查实验效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在实验结束时,以上述测定题在实验水平相当的一个平行班(外校)进行测试,再按基础知识近似情况配对,定为参考组,以作能力比较。结果得到:……

4.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实验组学生在训练后思维能力具体的增强程度,再将思维能力测定题的各题得分率与控制、参考组作进一步比较。……

5.通过本阶段实验,我们又进一步根据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测定情况,做相关研究。得到如下数据:实验组、控制组和参考组学生基础知识得分与思维能力得分的相关系数为:……

四、分析和讨论

1.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表明对基础知识等同的学生,如果加强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思维能力较强,反之较弱。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训练而赋予学生,适宜的思维训练是必要的。

(2)实验前后,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无显著差异……

(3)相关计算表明:基础知识与思维能力呈正相关,且实验组的相关系数高于控制组或参考组的相关系数,可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打好知识基础,但片面地加强基础,而忽视能力培养,有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2.讨论:

因为训练不够巩固,为此提出下列问题,以供讨论: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是独立进行好,还是结合数学课进行好?要不要单独编制训练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林崇德:《小学儿童思维灵活性发展的研究》,载《心理学报》1983年4期。

(2)[美]杰克·富兰克尔:《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第4期。

(第六节)教育测量的两个基本概念

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工作中常常要用到测量,如度量物体的长度与重量,测量人体的温度与血压,测验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等等。测量包括了对物质的测量和精神的测量。在样本研究中,学生的现有状况,发展变化的信息,某项研究的结果与成效,都要用到教育测量方法。

为了更好地运用教育测量方法,先必须了解它的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测量”和“测验”。

一、测量

(一)测量的含义

测量是一个生活中的常用词,但不同的研究者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它,美国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史蒂文斯将它定义为:测量是“按规定将数字分派给对象事事件。”他把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心理测量看成是测量中的一种,是“应用测量技术以便用数量来表示心理机能的一般术语。”

根据人们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可以给测量概括出如下的定义: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学的方法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的过程。简单地说,测量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区分的过程。这种区分表面上是量的,但实质上反映了质的,因为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导致质的变化。

(二)测量的要素

施行测量,必然要涉及测量的三个要素。

①测量的对象,即事物及其性质。在校本研究中通常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及教学措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每一次教育测量,必须根据测量目的,对测量对象事先有明确规定。

②测量的结果,即数字或符号。指要使测量以何种形式对测量对象加以数量化,指派数字是用连续量数还是等级量数,用数字还是用符号。使用符号,必须给符号以一定的单位与参照点,使其具有量的意义,从而对被测量事物的性质起到描述作用与比较作用。

③测量法则。这就是对事物如何指派数字与符号,它包括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制定测量内容、步骤、程度及评分标准,测验成绩数量化的方法等。

根据上述的分析,有的研究者对“教育测量”做出这样的定义:教育测量的基本特点就是根据一定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数量化的结果,并通过进一步分析获得相关结论。它可以把抽象、概括的理论研究成果(如群体发展的平均指标、一般特征、理论学说等)转化为反映个体发展水平、教育发展状况的方便工具,并提供可靠的数据。

这里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测验”。

二、测验

测验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词,人的一生要经过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测验,那么,什么是测验呢?

(一)测验的含义

测验是测量并检验一个行为样本的一种程序。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测验所测量的是行为,是被测者对测验题目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直接测量了被测者本身的某种属性。我们只能通过这个反映情况来推测被测者的某种属性。由于测验是测量行为,所以接受测验的只能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人或动物(大多数情况下是人),而不可能是植物和其他物质。

其次,一个测验所包含的只是全部这类题目的一个样本,不可能包含这方面的所有题目。也就是说,用于测验的题目必须是所有同类题目所组成的全域中的一个个有代表性的样本。

最后,测验是一种程序,就是说,在测验的编制、施测、评分以及分数的解释方面都必须遵循确定的规程。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测验的含义要比测量的含义窄。测验是测量的一种方式。

(二)测验的要素

和测量含有三个要素一样,测验也含有其必不可少的四个要素:1.测验目标测验目标是指通过测验要测量什么人,测量什么方面的特征。任何一个测验在其测验目标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诸如测量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范围、地域范围和用于测量何种特质等。因为具体的某一测验在编制的时候就根据其预定的测验目标做出相应的设计,所以在使用上也应按照设计时的功能范围来考虑。

2.测验题目

测验题目是测验材料所包含的内容。测验往往是由一组题目集合而成的。它只是围绕测验目标的整个有关题目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3.施测程序

施测程序是对测验的时空条件的规定。任何测验都要求具有准确性、可信性。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对施测程序作严格而统一的要求,避免由于时空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对测验结果的影响。时间条件一般是测验所限定的时间长度以及操作的先后顺序;空间条件一般是对施测地点安静性、舒适性等的要求。

4.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事先确定的评分规则,例如各题的得分比重,并在评分者中统一要求,此外还有分数的意义。

三、测量与测验的关系

(一)测量与测验的联系

凭借测量,人们对客体和事物做出客观的、数量化的描述;测量多以测验为工具,在校本研究中,测量通常以测验的方式进行。

(二)测量与测验的区别

测量和测验也有区别:测验是施测的一种形式,而测量却是施测的过程;测验是引起某种行为的工具,是一种测量工具或测量量表,测量则是用数量方法对人的行为的描述。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看,测量的范围大,含义广;测验的范围小,含义窄。心理测验一般也可称为心理测量,教育测验一般也可称为教育测量,如不作专门性的区分,测验和测量两者的含义应该是可以相通的。

所谓的教育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或教育测验来测定、研究心理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第七节教育测验在校本研究中的应用教育测验既是学校常规工作(教育评价)的重要形式,又是校本研究中的一种必要方法,无论是确定研究前对象的各方面的表现,研究过程中对象的发展变化,还是认定研究结果的有效性,都要诉诸于教育测验。

一、教育测验的一般功能

测验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测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工具以及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具有如下功能:(一)反馈信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长期过程,对于教与学双方都需要通过获得反馈,及时了解情况,及时作出补救。学生可以根据反馈情况,进一步自律;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情况,作出诊断与调整。

(二)激励自我

通过测验对前段教学效果作出测定,对教师的教育实践与研究,对学生的学习都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可以增加师生的精神动力,使成绩优异者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奋发上进,向更高目标攀登;使成绩不良者,克服盲目,骄傲的情绪,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从而发奋教与学,争取下一阶段的成功。

(三)指明导向

一次良好的测验,尤其是国家级的测验,客观上起着指挥棒作用,它引导教者与学者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克服教学实践与教育研究中的偏差与弊端,使教育实践与研究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

(四)评价标准

测验是对师生教和学的情况作出客观测定,是评价教学水平与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测验支持者总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目的,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对被试作出价值评定,从而作出处置。所以测验成绩常是分班编班、招生招工的依据,也是评价教育水平高低,教育研究成败的依据。

二、校本研究中常用的测验类型

测验是教育测量的工具,标准化的测验也称为量表。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可把测验分为不同的类型。校本研究中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灵活的选择。

(一)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

1.学绩测验

学绩测验又称成就测验,目的在于测量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情况。根据测验内容,学绩测验可分为综合学绩测验和单科学绩测验。综合学绩测验涉及的内容广泛,通过对各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测量,可以概括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单科学绩测验用来考查某一学科的学习成就。

2.能力测验

能力测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两类。一般能力测验又称为智力测验,主要测量人的观察、想象、思维、判断、推理等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某种特殊能力,它又可以分为能力水平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能力水平测验是测量一个人在某方面已有的能力;能力倾向测验主要用于测量、发现人们潜在的能力,能用来预测人们从事某种活动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3.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人的能力以外的包括人的态度、情绪、兴趣、品德、动机、意志、性格、美感等方面的行为以及引起行为的内在的个性心理特性。人格测验的方法有自陈法、评定法、投射法、情景法等多种(二)根据测验误差的控制程度分类

1.标准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指全过程都标准化的测验,即由试题、试卷的编拟到施测、评分记分、分数的合成与解释等全过程标准化。标准化测验的试题、试卷由专家精心周密编制,有一定的质量指标要求,施测误差受到严格控制,评分记分、合成、解释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标准化测验一般以大规模检验结果为基础,求出常模、建立量表,以此作为说明分数的标准。标准化测验的根本目的在于尽量减少误差,使测量结果真实地反映客观实际。

2.教师自编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个人或集体编制试卷,由教师个人或学校组织施测,并由教师本人评分,合成,解释分数。教师自编测验在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上没有标准化测验高。但是教师自编测验和标准化测验相比,省时,省力,灵活方便,测验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针对性强,据此教师可及时准确了解教学情况,是标准化测验所不及的。

(三)根据解释分数的标准分类

1.常模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常模作为标准来解释分数意义的测验。所谓常模是指对被测对象具有代表性团体的平均水平。此种测验是将每个人的分数与所要比较的团体中的其他人相比,看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以决定其成绩的优劣,如各种选拔考试。

2.目标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是以预先确定的目标作为标准来解释分数意义的测验,也就是将每个人的分数与预定的标准比较,看其是否达标或达到什么程度,如高中会考及各种水平考试就属于这种。

(四)根据题目的难度和时限分类

1.难度测验

难度测验的目的主要是考查被试掌握知识的深度和水平。其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其中有些特别难的题。几乎所有的被试都答不了,但被试有机会做所有的题。

2.速度测验

速度测验的目的在于考查被试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验题目都比较容易,都没有超过被试的能力水平。但是题目数量很多,并且时间限制严格,几乎所有被试都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完全部题目。

三、校本研究运用测验法注意事项

(一)发挥教育测验法的特殊作用

测量和测验作为获取资料的一种手段,在校本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诊断作用

可以通过测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发展状况和学习水平等进行诊断,找出其真正问题和原因之所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例如学生学业不良,可通过对其进行智力测量、注意力测量、学习方法测量等,从而找出问题是出在智力方面,注意力方面,还是学习方法等方面,甚或几方面都有。

2.搜集数据作用

在学校教育研究中,要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状况与改革试验的效果,这就要通过测量对研究变量做出量的描述。像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心理素质的情况,学生的心理行为表现等都是教育研究中常常需要测量的变量。

3.评价作用

测量结果提供了关于事物某一特征的度量,使人们能够对事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做出评价,确定其中的关系,对研究的结果和效能做出可信的解释。

(二)清楚教育测量方法的适用性

认清教育测量法在什么条件、什么情况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其实就是考察其适用性。很重要的是要分析它的优点和缺点。

测验法的优点在于:

第一,测验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于测验的工具一般均经严格程序的编制并经科学论证,使用这样的测验工具,可保证测验结果的权威性,为学术界及教育领域所承认。

第二,使用的方便性及实用性。因标准化的测验均有一整套规范化的程序,使操作较易掌握,较之其他研究方法更为实用、更为省力,结果也易于解释。测验的结果一般均可数量化,因而使分析、比较更为精确可行。教师自编的测验在保证效度和信度的情况下也更便于使用。

测验法的缺点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