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范围包括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
一、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主要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性传播的病原体(如淋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疱疹病毒)。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1.病理病因
(1)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
【病因】
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口未完全关闭,例如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侵入宫腔,容易引起感染;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发生急性盆腔炎。
②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官腔镜检查及水囊引产术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引起感染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如生殖器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
③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上述感染的病原体以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为主,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厌氧菌等。
④感染性传播疾病:不洁性生活史、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者可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入侵,引起盆腔炎症。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或合并有需氧菌、厌氧菌感染。
⑤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
⑥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⑦宫内节育器:一是在放置宫内节育器10天内可引起急性盆腔炎,此时的感染以需氧菌及厌氧菌为主;二是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继发感染形成慢性炎症,有时可急性发作。
【病理表现】
①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
多见于流产和分娩后。
②急性输卵管炎
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通过子宫颈的淋巴播散到子宫旁结绨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内膜层可不受累极轻。其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仍可保持通畅。病变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重者,输卵管明显增粗,变细,纤维素性脓性渗出多,造成周围的粘连。
如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延,首先引起输卵管内膜炎,输卵管内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大量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重者,上皮可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闭塞,如有脓液积聚于管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一个很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多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输卵管卵巢炎,又称附件炎。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的破孔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如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穿通,即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可以发生于急性输卵管卵巢炎初次发病之后,但往往是在慢性附件炎屡次发作的基础上形成。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入直肠或阴道,如果破入腹腔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③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内生殖器急性炎症时,或阴道、宫颈有创伤时,病原体可经淋巴管进入盆腔结缔组织而引起结缔组织充血,水肿,中性白细胞浸润。以子宫旁结缔组织炎最常见,开始局部组织增厚,质地较软,边界不清,以后向两侧盆壁成扇形浸润,如组织化脓则形成腹膜后脓肿,可自发破入直肠或阴道。
④急性盆腔腹膜炎
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浆液纤维性渗出,形成盆腔脏器之间的粘连。当有大量的脓性渗出液积聚于粘连的间隙内,可形成散在的小脓肿,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处形成盆腔脓肿,较多见。脓肿的前面为子宫,后面为直肠,顶部为肠管及大网膜,脓肿可破入直肠而使症状突然减轻;也可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⑤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病人抵抗力低下时,常发生败血症。多见于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近年也有报道放置官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手术损伤器官引起的败血症,如不及时控制,往往很快出现感染休克甚至死亡。发生感染后,如身体其他部位发现多处炎症病灶或脓肿者,应考虑有脓毒血症存在,但尚需经之培养证实。
(2)慢性盆腔炎的病理病因
【病因】
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有的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而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存在。
既往盆腔炎多因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病原菌进入创面而感染,近年来下生殖道感染逆行至上生殖道的感染逐渐增多。
①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由于手术所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②性活动与年龄: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据美国资料,盆腔炎的高发年龄在15~25岁。年轻者容易发生盆腔炎可能与频繁的性活动、宫颈柱状上皮生理性向外移位、宫颈黏液的机械防御功能较差有关。
③下生殖道感染: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与PID的发生密切相关。
④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⑤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
⑥PID再次急性发作PID: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易造成再次感染,导致急性发作。
【病理表现】
①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发生于产后、流产后或剖宫产后,因胎盘、胎膜残留或子宫复旧不良,极易感染;也见于绝经后雌激素低下的老年妇女,由于子宫内膜菲薄,易受细菌感染,严重者宫颈管粘连形成宫腔积脓。子宫内膜充血、水肿,间质大量浆细胞或淋巴细胞浸润。
②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炎双侧居多,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输卵管峡部黏膜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使输卵管呈多发性、结节状增厚,称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时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渐被吸收,浆液性液体继续自管壁渗出充满管腔,亦可形成输卵管积水。积水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甚薄,由于输卵管系膜不能随积水输卵管囊壁的增长扩大而相应延长,故积水输卵管向系膜侧弯曲,形似腊肠或呈曲颈的蒸馏瓶状,卷曲向后,可游离或与周围组织有膜样粘连。
③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后由渗出物替代而形成。
④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使纤维组织增生、变硬。若蔓延范围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宫颈旁组织也增厚。子宫常偏于患侧的盆腔结缔组织。
2.盆腔炎的治疗
【西医治疗】
(1)急性盆腔炎的治疗
①急性盆腔炎治疗方法
A.卧床休息,半卧位:进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贫血者少量输血:痛重时予镇痛剂。
B.控制感染:选用强力、大量抗生素,常用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静脉点滴。
C.疑有宫内组织物残留时,控制感染后进行清宫术。
D.手术治疗: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下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者可继续控制炎症数日后行手术治疗:突然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疑脓肿破裂,应立即剖腹探查。
E.对症支持治疗。
②急性盆腔炎用药方法
抗生素的使用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A.青霉素G:每日24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B.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C.庆大霉素:每日16万—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D.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E.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此外,还应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慢性盆腔炎的治疗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1500单位,肌肉注射,隔日1次,5—10次为一疗程。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泼尼松5mg,每日口服3次,停药后应逐渐减量。
【中医治疗】
[热毒型]
①野菊花拴;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②清开灵注射液:肌肉注射,成人每次2-4m1,一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0-40ml,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m1中。
③妇科千金片:每次4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型]
①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②三妙丸:每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③黛蛤散:每次6g,一日1-2次,布包水煎服或温开水调服。
④妇科止带片:每次4-6片,一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⑤龙胆泻肝丸(片):水丸剂成人每次3-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此剂每次4-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⑥白带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湿热腹滞型]
①妇宝冲剂:每次20g,一日2次,开水冲服。
②妇乐冲剂:每次128,一日2次,开水冲服。
③妇炎康复片:每次6片,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④花红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服。
[瘀血阻滞型]
①妇女痛经丸:每次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桂枝茯苓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③妇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④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⑤调经益母丸:每次20-30粒,一日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⑥活血止痛散:每次1.5-3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冲任虚寒型]
①十二温经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③止带丸:每次3-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④妇科白带丸:每次3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⑤调经白带丸:每次9-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⑥调经止带丸:每次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⑦坤灵丸:每次服15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⑨妇宁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护理
盆腔炎常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如果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所以,在急性期应积极彻底地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同时,要配合生活调护及预防复发。
(1)预防及调护
①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
②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而入,造成感染。
③被诊为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一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也不要过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
④发热患者在退热时一般汗出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汗出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⑤要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或浅黄),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病情有所好转。
⑥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大便的性状。若见便带脓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盆腔脓肿溃破肠壁,造成急性腹炎。
⑦有些患者。因患有慢性盆腔炎,稍感不适,就自服抗生素,长期服用可出现.阴道内菌群紊乱,而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白带,此时,应即到院就诊,排除霉菌性阴道炎。
⑧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⑨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创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免致病菌侵入。
⑩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块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甚好,它具活血化淤,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暖宫散寒之功效。其方法为:
操作前准备:
A.将一剂中药浓煎100ml备用;
B.一次性输液器工具,石腊油或润滑油少许;
C.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末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直肠10—15cm,将药液缓慢滴入。药液温度以39℃—41℃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
二、盆腔腹膜炎
急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部分病人可并发盆腔脓肿,肠间脓肿、和膈下脓肿,髂窝脓肿、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发生后要尽早确诊,及时清除病灶。
1.病理病因
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机理,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两者有不同的病因和病理。
①原发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