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奇怪,我们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乐于跟平庸者打交道,因为那会使我们心安理得,使我们产生一种与自己相同的人交往的舒适感觉。
——歌德
爱面子难成大事
爱面子,爱逞匹夫之勇是多数人易犯的通病,把面子当做身外之物,不因面子而错失良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那些立志干一番大事业的杰出人士,才能以“忍”为上,不为面子而做事。
汉初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老翁故意把鞋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指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面对老翁的侮辱,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翁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的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儿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
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栋梁之才”。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个时候,你就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硬碰,虽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种时候,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不妨拿出一块心地,单搁不平之事,闭起双眼,全当不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韧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个性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世谋略的运用。在人生旅途中很难事事如意,丢失面子是常有的事,学会忍耐,婉转退却,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友谊和影响力。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识之士不妨谨记之,善用之,必能给自己争得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说忍耐确是做大事的重要条件,而忍耐的前提就是你不能爱面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如果爱面子,那根本不可能做到能屈能伸,百忍成钢。
不要面子路更宽
过于看重自我身份,丢不下面子的人往往将自己局限于固定的轨道内“行走”,一旦出现意外,他们便很可能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有些人遇事,敢于放下身份,丢掉面子,于是便有了更多的方向选择,走上了一条宽广通瑚的“大道”。
有位大学生,在校时成绩很好,大家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认为他必将有一番了不起的作为。
他确实也做出了成就,但不是在政府机关或在大公司里创造的。
原来他在毕业后不久,得知家乡附近的夜市有一个摊子要转让,他那时还没找到工作,就向家人借钱,把它盘了下来。因为他对烹饪很有兴趣,便自己当老板,卖起蚵仔面线来。他的大学生身份曾招来很多不以为然的眼光,但却也为他招来不少生意。他自己倒从未对自己用非所学及高学低用产生过怀疑。
现在呢,他还在卖蚵仔面线,同时也搞投资,钱赚得比一般人不知多多少倍。
“要放下身份,不要被面子所左右。”这是那位同学的口头禅和座右铭:“放下身份,路会越走越宽。”
那位同学如果不去卖蚵仔面线或许也会很有成就,但无论如何,他能放下大学生的身份,还是很令人佩服的。你不必学他非得去做类似的事情不可,但在必要的时候,的确也要有他的勇气。
人的身份是一种“自我认同”,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也就是说,“因为我是这种人,所以我不能去做那种事”,而自我认同越强的人,自我限制也越厉害,千金小姐不愿意和她的女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不用知识”的工作……他们认为,如果那样做,就有损他的身份和面子。
其实这种“身份”只会让人路越走越窄。我们并不是说有身份的人就不能有得意的人生,但我们相信,在非常时刻,如果还放不下身份,那就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博士如果找不到工作,又不愿意当业务员,那只有挨饿了。
你如果想在社会上走出一条路来,那么就要放下身份。也就是:放下你的学历、放下你的家庭背景、放下你的身份和面子,让自己回归到普通人中去。同时,也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和非议,做你认为值得做的事,走你认为值得走的路。
“放下身份”比放不下身份的人竞争上多了几个优势:能放下身份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刻板的观念,而能吸收各种资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资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能放下身份的人能比别人早一步抓住好机会,也能比别人抓到更多的机会,因为他没有身份的顾虑。
如果你真的渴望成功,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话,你就要能放下你的身份,不要在乎你的地位,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有从零开始的准备,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丢面子并不丢人
为了面子做事,通常都非心甘情愿,一旦抛开面子,就会使自己受到激励,走出一条新路,取得更大成功。
阿尔伯特·霍布代尔是曼彻斯特市格雷大街中学的校工,尽管薪水每周只有5英镑,他工作却十分尽责,总是把校园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因为他觉得:既然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识字,多干点事,为孩子们提供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不错的。
不料那一年,他敬佩的老校长退休了,来了一个叫约翰逊的自命不凡的新校长。这个校长上任不久,就宣布全体员工每天必须签到并注明时间。周五,他把考勤簿拿来查看,情况好极了!他满意地正准备把签得密密麻麻的簿子合上时,却发现一处空白,显得很不协调。他立即命人去把那个不服帖的人找来。
“听着,阿尔伯特,我已规定所有员工必须在考勤簿上签到,你知道吗?”
“知道,先生。”
“那么,你签了没有?”
“没有,先生。”
“我一旦定下制度,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照办,谁不照办,就得请便——你懂我的意思吗?”
“我懂,先生。”
“那你为什么不签?”
阿尔伯特涨红了脸,半晌不说话,最后只好以实相告:“我签不好,先生。”
“什么?签不好?天啊!下一句话,你该不会说,你不识字吧?”
“确实不识字,先生。”
“太可怕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在教育机构(这个词他觉得比‘学校’好听)工作的人竟不识字……够了!你知道我这儿不容许低效率,给你一周时间,另谋生路吧!”
“可是,先生,我在这儿已经干了4年,校园里处处整齐干净,从来没有谁挑出我的错儿,为什么要辞退我?再说,作为校工……”
“噢,那倒不假。但是,无论如何,堂堂教育机构里,总不能容忍一个文盲员工存在,这是原则,你走吧!”
阿尔伯特走出学校时,天已黑了。他是单身汉,平时生活简单,早餐不用说了,就是中饭,也经常是面包加奶酪,带到学校吃,只是晚上回家才“享受”一下。而晚餐中最少不了的,则是一盘炒香肠,它对阿尔伯特来说,不仅是一种佳肴,还有祛病镇疼的功效。因此,在今天这个20年来最倒霉的日子里,他提醒自己一定得买半磅香肠带回家。
猛地,他打了一个冷战——记起自己常去买香肠的那家小食品店店主威格丝太太前天死了,店门至今还关着,附近再没有卖香肠的店。
“真该死,为什么整个街区没有第二家香肠店呢?”阿尔伯特情绪坏到了极点,只觉得眼前漆黑。倏地,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晃进他的脑子:既然如此,何不自己开一家呢?这些年好歹攒了一些钱,何况现在又失了业……对!就把威格丝太太的店盘过来,作为谋生之路吧!
他兴奋得把失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星期后,食品店重新开张,阿尔伯特做了店主。
生意不坏。阿尔伯特心想:把香肠做熟再卖不更好吗?于是,他开始加工香肠,并在一大早就把热气腾腾的香肠端出去。正值11月份,天冷又多雾,热香肠诱人的香味,吸引来一批又一批顾客。
为了应付店前“长龙”,阿尔伯特想出了新点子:削制了许多小竹签子,把香肠夹在半切开的面包里,串在竹签子上卖。这种早点经济又方便,一面世就大受欢迎,结果,“长龙”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更长了。阿尔伯特一个月内接连雇了两个帮手,仍然忙不过来,顾客把店门都快挤破了。
他灵机一动,雇了一个人,让他蹬着三轮车到街头流动出售,这果然减轻了店门前的拥挤,生意也因此做得更大。
随着“霍布代尔香肠”的名声越来越响,他的小吃馆变成了大饭店,还开了两家分店。为了保证货源,他开始自己制作香肠,而不再依赖批发商。
入夏了,这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没有多少人愿意吃热香肠——实际上,任何热食都勾不起人的食欲。阿尔伯特转念一想:既然天热得大家都不愿下厨,也不愿挤饭馆,何不把香肠做熟凉凉,然后把凉香肠送货上门呢?说干就干!于是他们蹬着车子穿街走巷,专卖串在竹签上的“面包夹香肠”。这个夏季的销售量竟比冬季还要多!
以后的蓬勃发展就不用细说了,只需告诉你:自打开店那天起,阿尔伯特就再没怀念过以前的日子。5年以后,任何人到曼彻斯特市,不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蹬车叫卖香肠的。又过了几年,就连最繁华的大街上,也有了“霍布代尔香肠店”的分店,且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随着事业发展,阿尔伯特感到需要提高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他与学区教育委员会联系,申请创建一所“香肠制作技术学校”。
这位实业家的想法得到了学区教委的大力支持,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双方商定:由学区委派正、副校长,而教师,则主要从高、中级职员和技术工人中选聘。
不久,副校长打来一个电话说:“霍布代尔香肠制作技术学校不久即可开学,特请董事长题写校名。”
阿尔伯特哑然失笑,回话说:“副校长先生,真对不起,还是请你们中间哪一位代劳吧,我写不好。”副校长有点不悦,说:“霍布代尔先生,不要推辞了,像您这样卓有成就的实业家,不是出自‘剑桥’、‘牛津’,就是在国外深造过。生意再忙,写这样几个字还是抽得出时间的吧!”
阿尔伯特只好以实相告:“副校长先生,我真的写不好。说来也许您不相信:十多年前,我还是个老粗——既不会写、也不会谈,就连自己的名字也是经商以后学会写的。”
副校长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阵。最后说:“霍布代尔先生,您真了不起,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条件下,竟然做出了这样一番大事业。我想倘若您20年前就能读会写的话,那今天又该是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