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理论专题讲座
45165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不仅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必修课,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各层次的必修课程。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央和******于2004年颁发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方法、途径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和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2005年2月16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于3月2日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以及每门课的学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方案》提出,本科课程设置为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3学分)。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要求于2006年级开始实施新方案。

根据成人教育专升本层次的特点,多年来,我们一直开设《政治理论专题讲座》课,并于2000年编写和出版了教材,2004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这两版教材的内容都分为四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方案》提出的课程设置要求,本版教材分为两大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一部分包含若干讲。教材以讲座的形式,涵盖以上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的编写者主要由新乡医学院社科部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理论研究水平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由马振江拟定编写大纲,提出编写方案,并统一修改、定稿。其具体分工为:第一部分共六讲,第一、二讲由赵龙玉编写,第三、六讲由蒋广根编写,第四、五讲由郭勇编写;第二部分共十讲,第一讲由马振江、梅倩影(新乡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编写,第二、三讲由李孟卿编写,第四讲由李奇、靳玉娟编写,第五讲由马振江、靳玉娟编写,第六讲由马振江、刘奇编写,第七讲由马振江编写,第八至第十讲由杨国斌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许多专家教授以及郑州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热心帮助,同时也参考了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出版的有关教材、理论专著以及发表的论著,吸收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马振江

2008年5月于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