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45179900000056

第56章 工作心理学(3)

切莫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才是真

好高骛远,想一蹴而就,不但违反自然规律,而且寸步难行,只会使自己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所以,凡事还是应该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以免收到相反的效果。

当有人劝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时,你或许对此不屑一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或许以为自己是鸿鹄,是大鹏,一展翅便能冲上云霄;你或许以为自己是盖世奇才,业绩一定远胜李嘉诚、包玉刚,但由于好高骛远,你终将一事无成。好高骛远只能使你眼光空茫、不切实际,不从小处着手、小钱赚起,从而原地踏步,功败垂成;好高骛远只能使你放弃许多现成的成功机会,不愿也不屑作艰难而漫长的原始积累,然而你没有量的积累又哪来质的飞跃?好高骛远只能使你浮躁狂妄、投机取巧,在美梦破灭时折桅返航、怨天尤人,终至一蹶不振。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不畏艰险,从而积沙成塔,实现远大的梦想。

一般来说,短期的目标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收获得更多。

有一位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平时除了参禅悟道之外,还对武术颇有研究。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好高骛远。”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免许多无谓的挫折。

在当今社会,有的人就像上文中那个打了两满桶水的人一样喜欢好高骛远,这种人过于急功近利,往往事与愿违,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量力而行以做到循序渐进。小孩子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没有一步可以省略。同样,人生的各个层面,小到学钢琴,或是与同事相处;大至个人、家庭、婚姻与社会上的种种,莫不如此。了解了这一原则,才能少受挫折,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我价值。

道理固然简单明了,但是生活中人未必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贯彻到自己的人生中去。我们知道,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但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梦想成功,才华获得赏识,能力获得肯定,拥有名誉、地位、财富。不过,遗憾的是,真正能做到的人,似乎总是少数。因为,他们没有量力而行,总是在经意或不经意之间陷进了好高骛远的泥潭里。

一年夏天,一位来自马塞诸塞州的乡下小伙子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爱默生。小伙子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但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的指点,因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千里迢迢前来寻求文学上的指导。

这位青年诗人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老少两位诗人谈得非常融洽,爱默生对他非常欣赏。

临走时,青年诗人留下了薄薄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这几页诗稿后,认定这位乡下小伙子在文学上将会前途无量,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大力提携他。

爱默生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但反响不大。他希望这位青年诗人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于是,老少两位诗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青年诗人的信写就长达几页,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激情洋溢,才思敏捷,表明他的确是个天才诗人。爱默生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经常提起这位诗人。青年诗人很快就在文坛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

但是,这位青年诗人以后再也没有给爱默生寄诗稿来,信却越写越长,奇思异想层出不穷,言语中开始以著名诗人自居,语气越来越傲慢。

爱默生开始感到了不安。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发现这位年轻人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通信一直在继续。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个倾听者。

很快,秋天到了。

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他如期而至。

在这位老作家的书房里,两人有一番对话:

“后来为什么不给我寄稿子了?”

“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你认为你以前的那些作品都是小打小闹吗?”

“是的,我是个大诗人,我必须写大作品。”

“也许你是对的。你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我希望能尽早读到你的大作品。”

“谢谢,我已经完成了一部,很快就会公之于世。”

文学聚会上,这位被爱默生所欣赏的青年诗人大出风头。他逢人便谈他的伟大作品,表现得才华横溢,锋芒咄咄逼人。虽然谁也没有拜读过他的大作品,即便是他那几首由爱默生推荐发表的小诗也很少有人拜读过。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这位年轻人必将成大器。否则,大作家爱默生能如此欣赏他吗?

转眼间,冬天到了。

青年诗人继续给爱默生写信,但从不提起他的大作品。信越写越短,语气也越来越沮丧,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信中承认,长时间以来他什么都没写。以前所谓的大作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他的空想。

他在信中写道:“很久以来我就渴望成为一个大作家,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我是个有才华有前途的人,我自己也这么认为。我曾经写过一些诗,并有幸获得了阁下您的赞赏,我深感荣幸。使我深感苦恼的是,自此以后,我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了。不知为什么,每当面对稿纸时,我的脑中便一片空白。我认为自己是个大诗人,必须写出大作品。在想象中,我感觉自己和历史上的大诗人是并驾齐驱的,包括和尊贵的阁下您。”

“尊贵的阁下,请您原谅我这个狂妄无知的乡下小子……”

从此后,爱默生再也没有收到这位青年诗人的来信。

当一个人年轻时,谁没有空想过?谁没有幻想过?不过,有再多的幻想,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也不行。所以,我们说,不要好高骛远,只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一点点的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寡。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就能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理想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每天的进步,争取每天有进步。可以说,成功往往不是看谁哪一阶段跑得最快,而是看谁前进的步伐更持久,谁更能在相持中坚守,谁更能在困难中忍耐。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为目标尚远而轻易动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为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专心致志的定力。

实际上,不好高骛远,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长远的眼光,认真地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率性而为,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持之以恒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