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45189700000026

第26章 明代的虎丘禅系(7)

另外,马祖在江西的开元精舍中曾这样开示过学人:“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2在这里,马祖一方面提出来“心外无佛”的理论,另一方面也提出了“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的禅法本体观。前者在马祖那里进而被概括成“即心即佛”之说,运用到禅教中便展现出了大机大用;后者则是统摄色心万法的宗旨。对于马祖的这一禅学传统,正传作了合理的继承,他曾这样给学人指出汝等初未曾办(辨)得无求之念,兼未歇得妄想之心,乍闻老僧说个无心是道、即心即佛,则不易便信。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亦尔。不但外之见色,便是见心,即内之五阴,色外无心,心外无色亦尔。又不但在我一人独占了不成,即而今现前人人各具一个法界,互摄互融,倶不相妨碍。正传不但从“色心不二”的命题,扩展论述到了“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而且还在马祖“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的命题下引出了华严的法界观。他的这一禅学理念,不但继承了马祖的道统,而且在禅法的本体观上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增进了其思辨性。这样,非但“色心不二”,而且“心佛不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圆满的统一体,而统摄二者的纲领则是“一法之所印”了。因此,正传认为:

古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于是即知目前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草木昆虫、人畜等物,事事法法,无非总属吾心,故云唯吾心外无一法可得是也。何得如此?以万物非吾心则不可知,以吾心非万物则不可见。于是当知吾心即是万物,万物总属吾心。所以凡是见物,即见吾心是也。

色心一体、心佛一体,在正传这里不但融摄成了一个整体,而且又把二者统一在“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个核心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禅学思想体系。

一次,有学人请教正传“天地一指,万物一马”的含义,正传对这位学人做了这样的开示:“亦可作大小相容、一多无碍会。若在张三,便是张三的天地,以天地中亦具着张三;若在李四,便是李四的天地,在天地中亦该着李四。以万物例此可知,所以谓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本是四祖道信禅师所提出,语出自于《楞伽师资记》,原本是引述《庄子-齐物论》语35以说明天地万物的名与实、言与义等方面存在着极不相应之处的这一特性。而正传在开示学人之中,他没有简单地停留在前代祖师的原有立足点上,而是巧借华严家“一多兼容”的思想来加以发挥,从而以诸法相人的关系,以破学人执一切法不能互摄互人之疑。在正传这里,似乎是有些借题发挥,但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要强化其华严禅学思想体系,从而圆满其禅学理念之本体。在正传看来,道无所不在,乃至“溪声山色、水鸟树木,终日放光说法,音吼地动”,只是学人无法体验出来。因此,当学人请教正传“毕竟何以为道也”时,他从容地给学人做了一段较长的开示:

道无方所,无有形名。指点伊不得,取舍伊不得,是非伊不得,向背伊不得,有无伊不得,增减伊不得,拣择伊不得,动静伊不得,好恶伊不得,逆顺伊不得,可否伊不得,进退伊不得,语默伊不得,思议伊不得,垢净伊不得,依倚伊不得,营为伊不得,对待伊不得,偏党伊不得,闲忙伊不得,前后伊不得,难易伊不得,始终伊不得,人我伊不得,亲疏伊不得,损益伊不得,寤寐伊不得,异同伊不得,男女伊不得,老少伊不得,得失伊不得,新故伊不得,迷悟伊不得,固必伊不得,高低伊不得,贵贱伊不得……果如是信得会得,则无往而非道也。”

这一命题早在临济时便巳提出,且“触目是道”、“立处皆真”恰好也是义玄禅法的要点。正传在“一多相容”的禅学本体上进而提出道无所不在,这便把学人的心量提到了一个普遍的高度,他要求学人用那颗清净的本心去俯瞰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从而获得一种平等一如的宁谧肃穆境界。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观照宇宙万物,则会“触目菩提”,油然产生“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境界。

诚然,正传毕竟是临济的子孙,对于义玄的道统,他自然更是如是承荷了。在正传的上堂中,曾经把义玄的“四料简”原文诵出,然后根据自己修学的切身体会,逐一作了阐述由于文字较多,这里便不一一列举。另外,正传在接引其门人圆悟时,也是采用临济“喝”的机锋来展示的凡此种种,足以见出正传的禅法已经跳出了参话头的窠曰,他在吸收前代祖师禅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他的华严禅学思想体系。

另一方面,正传在完善他的华严禅学本体的同时,进一步将之落实在马祖“平常心是道”的修学中。早在三祖的《信心铭》中,就提出了“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之说,到了马祖时则进一步提出:“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在马祖看来,这个“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的,显然,它就是消泯了一切分别对待之后的绝对平等心。事实上,“平等心”的获得,正是禅法修学中的关键,为此,临济曾极力扫荡一切分别对待,大胆地提出了“逢着便杀”。到了正传这里,他一方面肯定人人皆有“本源自性天真佛”,另一方面也极力奉劝学人放下一切妄想执着,从而找到本属于自己的这尊“天真佛”。他说:

汝等暂把胸中种种妄想一齐放下,检点六根诸尘劳,缘唯见闻二种为胜。于日用二六时中,眼见种种色相,耳闻种种音声,切忌无生分别,异念不起,妄想执情时,即见色闻声之性,当下便为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便是汝等真如自心,此心即是佛。是什么佛,是本源自性天真佛。此天真佛外,无别有佛,亦无别有心。

显然,在这里,正传是用非常平和的方式奉劝学人放下分别妄想,从而彻见自性,识得自家“天真佛”。但有时正传也会像临济老子那样十分迫切地去扫荡学人心中的执着,让他们的分别取舍心无法存在,那则“刽子手”与“死猫头”的开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要求学人“任他佛头来,魔头来,狮子头、象头来,牛头、马头、人头、狗头、羊鱼头、鹅头、鸭头……既到汝案头上,一一尽汝破除,打发一边去其扫荡一切的气势,仍存当年临济老子的余威。但在平时,正传的开法往往比较平和,他寻常给学人说禹门院里禅,大似乡村中个太医,无多方药头,只有一帖平胃散”。他的这帖“平胃散”,包治“四百四病”一切内外杂症,总与他这一味药头”。

回归祖师禅教,建立华严禅学本体,将学人导归一种平怀,这便是正传禅学思想的要旨所在。

(之)大机大用,卷舒自如。说诚实言,自从看话禅风行以后,丛林中的公案语录大多流诸俗套,完全失去了唐五代以来的那种活泼泼的气象。尽管禅门的语录着作整理出版了不少,但禅师的说教连篇累牍,就是缺少心见,缺少生机,很难卒读。到了正传这里,古德那种“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的禅机又得以复苏,他给丛林提供了许多接机的佳话,读之令人耳目一新。正传的接机十分讲究观机施教,同时他也要求学人必须具有“择法眼目”。他说:“但凡参学,须具泽(择)法眼目,不要传言送语,问答之际,须识来机。出言务要斩截,自然活泼泼地。”因为,在师徒互相谙熟的前提下展开机辩,则可使机锋活脱,卷舒自如,让学人从中切实受益。

正传的观机施教首先体现在他接引在家与出家学人的作略之别。在正传之前,禅门与在家人士,尤其是与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几乎隔绝了,禅师除了岩穴苦修之外,殊无弘法的空间。然而到了正传时,他不但与在家居士保持着广泛的联系,同时也与文人有着密切的往来,因而如何接引这类学人也成了他必须解决的课题。《五灯全书》载“士大夫从师游,师每举‘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二语,罕有契者”在此,正传所举乃苏轼当年与妓女琴操对机的掌故,琴操因感东坡言,遂出家为尼。在此,正传似乎也在暗示那些在宦海沉浮的文人:在你们人生绚烂至极之时,是否也该考虑一下寻找人生归宿、得个安稳处呢?另外,对于一般的在家居士问道,正传考虑到身份的不同,因而其施教也会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来进行。例如,一次有一位居士问正传:“某等修行,当何用工?”正传便提起念珠问他:“会么?”当那居士回答了“会”之后,正传再问他“汝作么生会”。居士便很轻率地回答说若这掐着数珠念佛,有什么不会?”恰在此时,正传蓦然一句“未也”,顿时将之截流,致使那居士沮丧地说:“若更有别说,某便不会矣。”正在这居士的疑情激发出来之时,正传便自如地掐念珠数着向他说但这么一粒一粒拨过去。卩此一纵一夺之后,最终“依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禅教技巧之精当,真不愧为一代宗师。

诚然,对于禅门自家衲子,正传便会露出本色,着力键锤,务使当下知归。然而,由于学人各自的参学因缘不同,各自的根机也互异,以故禅师的接机也必须因人而异。但无论如何改变禅教方法,正传的禅教均能做到斩钉截铁,立处即真,而不似看话禅风行以后的禅门接机一般“磨嘴皮”。在此,我们拟将正传的禅教作略大致梳理一下,分别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