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45189700000005

第5章 虎丘禅系的奠基(3)

在绍隆来说,学人的参禅,如果能够通过一番“死中求活“的努力,就可以体验到“佛语心为宗,一切即一;无门为法门,一即一切”的境界。这里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实际上是马祖道一当年开示学人的名句,语见《景德传灯录马祖传》。其中佛语心为宗”一语,似乎有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取意的成分,因此经的全部经文仅“一切佛语心”一品。而“无门即法门”一句,实质上把“官不容针,私通车马”的含义给描述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一切即一”与“一即一切”两句,似乎颇受华严家思想之影响。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中解释“诸法相即自在门”时,谓“此上诸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自在,无碍成耳。若约同体门中,即自具足摄一切法也;然此自一切复自相人,重重无尽故也。显然,这种思想的来源,与绍隆的亲炙克勤二十余年的修习极为相关。

在具体的禅教接机之中,绍隆以他“柔易”的风度出现,从未采用过踢、打、喝、骂的凌厉作法,而是循循善诱而又处处切中禅法的了义。我们且来看看他的几个接机的例子:

僧问:“如何是截铁之言?”师云:“满口含霖。”僧云:“何必如是?”师云:“阇黎又作么生?”僧云:“痛领一问。”师云:“也须吐却。”僧礼拜。

僧问:“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云:“钝鸟离巢。”僧云:“不以一重去一重时如何?”师云:“劈箭急。

僧问:“如何是大道真源?”师云:“和泥合水。”僧云:“便恁么去时如何?”师云:“截断草鞋跟。”

僧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云:“地头生角。”僧云:“未审意旨如何?”师云:“会即便会。”

在以上四则接机的例子中,处处都是采用平实的方式来接引学人,并无一丝过激之处,然而又处处切中禅法的了义。其中,对于的“截铁之言”,绍隆先是站在世法的前提下用“满口含霜”来方便接引。当学人对此疑情顿起时,绍隆却引而不发,他并未直接告诉学人,只是在反扣学人如何领悟。直到学人痛切地想要领会其中奥义时,绍隆才告诉他即便有“也须吐却”,从而使学人领悟禅法的剔透玲珑、无可凑泊之处。面对学人“以一重去一重”与“不以一重去一重”的两问,绍隆分别采用了“钝鸟离巢”与“劈箭急”两个比喻来接引。其中,离巢的钝鸟,如同刚入禅门参学的初机一般起步之难;而离弦的急箭一喻,似在形容最后向上一路的彻悟大道之疾迅。对于“大道真源”这种不落言诠的提问,绍隆姑用“和泥合水站在众生所处的角度去化度他们)来接引;然而,在将他接引入门了之后,又必须“截断草鞋跟”,使之有个究竟的出处。至于“佛法大意”这类丛林中学人经常提出的请益话题,固然是言语无法表达的,面对学人的执着佛法大意,绍隆用“她头生角无中生有)这一臂喻来将之褫夺。当学人的执着被褫夺之后,祈求禅师最后予以接引时,绍隆的“会即便会”一语,无疑有益于让学人直下承当。以上禅教,既无过激的举措,而又无丝毫的拖泥带水,而是观机施教,随物赋形式的解除学人心头的粘缚,充分体现了他“瞌睡虎”式的禅教作风。

此外,绍隆的禅教语言颇具克勤禅师的那种“文”气,这不但存在师承的直接因素,同时也与尚“文”的赵宋时代精神密切相关。在绍隆的语录中,不乏清新隽永之句,其中既有四句的偈子,也有两句的半偈。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苋安万里浮云卷碧天,年年此夜十分囷;令人转忆寒山子,说似吾心恰宛然。

百鸟不来春又暄,凭栏溢目水如天;无心还似今宵月,照见三千及大千。

脱身已晓南柯梦,始觉人间万事空;吹起还乡无孔笛,夕阳斜照碧云红。

倾盖相逢元故旧,何妨来吃赵州茶。

万山不隔今宵月,一片清光分外明。

青山绿水元依旧,明月清风共一家。

像以上这些偈语,处处用语玲珑剔透,无迹可寻,冥合禅家意旨,而又词语优美,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这些韵语被恰当地安置在上堂开示或临机接人的法语中,也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闪光,大大地增强了弘法的实际功用。

加上绍隆素有踏实的禅修作风,他自己也曾这样说过:“诸方说禅浩浩地,争如我栽田博饭吃”。在当时的禅林中,绍隆的声望远不及宗杲那般高,然而,他用平易的风度、踏实的作风来对待祖师家业’自然会有成就。惟其如此,绍隆禅师在杨岐门下,足以承担起“扶持野老无尽家风,成就丛林万世基业”的历史使命。

三、应庵昙华及其行业

应庵昙华(公元1103年一公元1163年)是绍隆门下的神足,他与绍隆的师承关系,就有点像五代时期玄沙师备与雪峰义存之间一样,是在同门师兄弟的基础上转而为师承的。关于昙华的生平事迹,在《联灯会要》卷十八、《嘉泰普灯录》卷十九、《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释氏稽古略》卷四、《续传灯录》卷三十一、《大明高僧传》卷六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加上其门人守诠为其整理出了《应庵和尚语录》十卷,今收在《卍新纂续藏经》卷六十九,为我们研究昙华的禅法提供了足够的资料。

(一)应庵罢华的生平

关于昙华的生平,在《应庵和尚语录》卷十,收有左承议郎太常丞兼权尚书吏部郎官李浩所作的《塔铭》,对昙华的生平事迹载之颇详。这个李浩,在《宋史,列传一〇九》中收有传记,他驰骋疆场,曾为赵宋王朝建立过汗马功劳。而李浩的《塔铭》是受昙华的遗嘱而作,是受其侍者兴会的邀请后写成的,这在《塔铭》的卷首便已说明气且《塔铭》写作在昙华入塔不久,李浩与昙华在番阳早已相识,因而铭文的可信度应当比较强。

昙华俗姓江,蕲之黄梅人,他在儿童期间就颇有厌世思想,这也决定了他将来必然走上解脱之路。昙华出家的时间稍晚一点,各本均载他十七岁(公元1119年)出家,而如此长的在家时间,昙华应当是接受过文化教养的,从昙华出世之后广交文人的事实,即可见出一端(《语录》的序文作者钱端礼与《塔铭》的作者李浩,均与昙华交往密切昙华的出家地在本县的东禅寺,这里是五祖弘忍禅师曾经弘教的道场,早已播下了慧种,至昙华出世时,其流风慧俗,想必犹存。昙华在出家后的第二年,便接受了具足戒,正式现比丘身相,献身于出世的事业。

大约在受戒的一年之后,昙华便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参谒的是随州水南遂和尚,在那里“染指法味,欢喜踊跃”。此后,昙华遍游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所至与诸老宿激扬,无不投契”。然而,昙华并非浅尝辄止的衲子,他具有向上一路的大志,决意要“向上钳锤,透顶透底”。就这样,他去了江西的云居山,拜谒了圜悟克勤禅师,当时的克勤禅师对他也颇为用心提携,而昙华也为法忘形,“服劳难事,趋走唯恐居后”。不久,克勤禅师要回四川去,他便指示昙华去参谒绍隆禅师,这一时间大约在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左右,此时的昙华出人丛林参学也有十多个寒暑了。而当昙华参学于克勤门下时,绍隆早已离开了克勤那里,当昙华再去找师兄绍隆时,绍隆已经住平江虎丘了。绍隆的晚年能够接纳昙华这样的学子,固然是法门之幸,而昙华经过游历诸方并接受克勤的钳锤之后,再去虎丘,便于“未半载间,通彻大法,顿明园悟为人处”。据《塔铭》所载,昙华当时“机关深固,运用恢廓,言句之出,皆越格超量,人天罔测,道声蔼然,洽于丛林。

昙华在绍隆门下得法之后,不久便礼辞绍隆,开启了他弘法的风帆,广播慧种于江南各地。翻阅昙华的语录,对他住持各地弘法的记载,其先后秩序井然不紊,完全可与《塔铭》的记载相互参照。与此同时,在昙华离开绍隆之后,曾去此庵禅师处,与此庵分座度众,有过一段十分相契的日子。据《塔铭》所载:“师初有发明,即与此庵禅师,时号元布袋者同行,反复博约,曰益深奥。及从此庵于护国,相得欢甚,此庵之亡意,于师不无所属。”15这位布袋,就是景元禅师,他首先修习天台学,后来至南京拜谒克勤禅师,并于克勤门下得法。但昙华并不因为与此庵相处甚厚且有分座之恩而忘记绍隆,相反,他在饶州报恩光孝禅寺开法时,遇上绍隆忌日,他曾这样为绍隆拈香:“平生没兴,撞着这无意智老和尚,做尽伎俩,凑泊不得。从此卸却干戈,随分着衣吃饭,二十年来坐曲彔木,悬羊头、卖狗肉,知佗有甚凭据。虽然,一年一度烧香日,千古令人恨转深。”

就这样,昙华首先出住处州妙严禅院,接着出住蕲州德章安国禅院、饶州报恩光孝禅寺、饶州东湖荐福禅院、饶州莞山宝应禅院、庐山归宗禅寺、婺州宝林禅寺、婺州报恩光孝禅寺,然后又再住归宗禅寺,迁江州东林太平兴龙禅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最后住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并圆寂于此。昙华一生具有踏实的修学作风,《塔铭》载他“矩范严峻,或有过失,往往面质,无所宽假。言既脱口,亦释然无间,以是学者畏而仰之。每于住持,泛应虚受,虽料理建置小物细故,动为无穷计,未尝苟且。至纤毫不可于意,即翩然径去,莫能回夺。”35县华事事身先大众,《塔铭》载他即将圆寂时,“犹挂牌人室至夜分”,因而在丛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与身价籍籍的宗杲齐名,时有“二甘露门”之誉。据说当时有禅僧把昙华的开示语讲述给宗杲,宗杲听了非常称叹,后来写一首偈子给归宗道:“坐断金轮第一峰,千妖百怪尽潜踪;年来又得真消息,报道杨歧正脉通。4隆兴元年六月十三日,昙华圆寂于天童山本寺,春秋六十一,夏腊四十三,塔全身于本山。昙华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语录与偈颂文字,据说他的这些文字未及刊行时就“巳盛传于世矣”。据《应庵和尚语录序》所载,昙华圆寂之后,语录与偈颂文字的整理,主要是由门人守诠来完成的。《序文》的作者钱端礼,《宋史列传一四四》有传,绍兴间,端礼为通判明州,加直秘阁,累迁右文殿修撰,死后赠银青光禄大夫,后谥忠肃。另据《语录》卷十的短《跋》所记,对于《语录》的梓行,有“太傅和义郡王杨公施财镂其板”,可见守诠不只是给昙华整理了语录文字,而且还促成了《语录》的刊行。昙华的门人,除了《塔铭》中所记的兴会与语录的整理者守诠之外,还有神足密庵咸杰,并由咸杰承嗣其家风。在《五灯会元》卷二十的《天童华禅师法嗣》,除了首录咸杰之外,还收录了一位南书记,另外侍郎李浩也被列入其门人之列。在《续传灯录》中,昙华的法嗣除了以上三人之外,还开列了凤山诠禅师、祥符善登禅师、禾山心鉴禅师、智者满禅师、严朝康教授五人名字,但无机缘语录。

(二)应庵罢华的禅法

昙华不只是像绍隆一样具有踏实的修学作风,而且其禅教作略也比较高明。李浩在《塔铭》中说师于普说、小参、问答、勘辩之属,皆从容暇豫,曲尽善巧。而室中机辩,掺纵杀活,尤号明妙。饱参宿学,一近槌拂,亦汗下心死,恨见之晚。然我们翻阅十卷本《应庵语录》,却很少发现他与门人之间勘辩的机缘语录,大多是他应缘开堂,随机举古发动的开示。且在他的举古之中,基本上消泯了宗门之间的隔阂,但凡前代宗师,只要在禅教上有所成就的,都在他的拈举之中,其中以赵州禅师最多,其次如洞山、雪峰、云门、药山等临济宗以外禅师的古则,往往也在他的拈提之中。一般来说,应庵在每次上堂时,往往会信手拈出一个古则,将之当作开示语的起兴(引子八然后引人正题,开示学人以禅法。虽然说举古之作略,早在洞山时期便已有之,然而像昙华这样举古频繁的例子,在禅门中实在不很多。另外,从昙华举古机缘不择宗门的事实来看,禅门宗派的界限,到了南宋时期已经消泯殆尽了,而自《景德录》之后,各种灯录文字的相继整理出来,也为禅门的开法提供了重要的题材。

这种宗门融合的现象,不止是在昙华的举古中有所体现,而且在昙华的上堂开示语之中,也有明白的表示。我们且来看看他末后住天童山景德寺的一段开示:

入寺,上堂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正令既行,十方坐断。若也向上论去,语默不及处,棒喝未施前,总是依草附木汉。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所以道随处做主,遇缘即宗,法幢随处建立。展临济三玄戈甲,会曹洞五位君臣;敲倡双行,杀活自在。拈一茎革,穿天下衲僧鼻孔;布缦天网,要打冲浪锦鳞。是则是,便与么去,达摩一宗扫土而尽。”

在这段开示语中,开始部分主要是阐述禅门悟道的因缘时节,接着论述参禅必须向上透脱,获得究竟的自在解脱。然后,他对临济老子的“随处做主”的宗风,作了突破性的发挥,提出了“遇缘即宗”、随处建立法幢的主张。因此,不但可以把临济三玄三要拿来接引学人,同时也可以把洞山的“五位君臣”法门引用到自己的宗门中来。显然,在打破了宗门之间的隔阂、吸收了旁门之长以后,就能够更为恰当地把各种根机的学人全部摄于自己家门之中。由此可见,在唐五代时略微明显的宗门作风之差别,发展到了南宋,除了看话禅与默照禅之间曾一度产生过对立之外,大多情况下是消泯了宗门差异的。且在昙华之前,临济宗的浮山法远禅师曾经接受曹洞宗大阳警玄禅师的遗嘱,替警玄完成选择法嗣的重任。法远不但答应了旁宗禅师的请求,而且也真的找到了投子义青叭并把曹洞的宗门意旨传授给了义青,使之承嗣曹洞禅法。赵宋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在这个大一统的天下里,“融合”不但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而且也对禅宗产生了~定的影响。

从融合的原则出发,只要能够把学人参禅的知见提升到最高点,昙华从无宗门的分别界限。他在上堂中说:“孤峰万仞,鸟道虚玄;名利杳忘,是非顿绝。直得猿吟古木,虎晡幽岩,碧落青霄,道人活计。虽然恁么,更须知有人境俱夺向上一窍。在这里,“孤峰万仞,鸟道虚玄”很具洞山作风,在洞山的“三路接人”中,就有“鸟道、玄路、展手”之说。然而,“人境俱夺”一说,分明是来自于临济“四料简”,在《临济语录》中,义玄提出过“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昙华把禅门两家的思想熔冶于一炉,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要使学人明白那“向上一窍”,获得究竟解脱。由于昙华对丛林老宿的禅教机缘语录烂熟于心,因此可以信手拈来,随机发动,在他看来,触目是道,“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尽是恒沙劫千佛数”。

克实而言,昙华在上堂开示中博采诸方妙语,也并非是卖弄,那只是拿来当作开法的引子而已,而他最终的目的,无非是使学人自己开悟见性。为了不让学人被诸方妙语所障目,他再三要求学人“莫错用心”。他说:“参学人切忌错用心。悟明见性,是错用心;成佛作祖,是错用心;看教讲教,是错用心;行住坐卧、语言三昧,是错用心;吃粥吃饭、屙屎送尿,是错用心;一动一静、一往一来,是错用心。更有一处错用心,归宗不敢与诸人说破。何故?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13在昙华这里,一连七处说了“错用心”,这便将学人一切对外相的驰求扫荡一空,让他们在休歇了诸缘之后,直下见到自己那本具的清净心。这样的见性开悟,也如同“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无须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