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45190800000034

第34章 从现象学、存在主义到解释学与接受-反应理论(6)

答:(一)胡塞尔现象学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回到事实本身”,即回到知识的确定性基础上来。认为自然科学只是对自然界中经验事物的说明,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二)胡塞尔现象学与文论相关内容概要。1、意识及其意向性。(1)意识。胡塞尔之前的哲学家对认识和真理的本质的回答可归为两类:客观论-柏拉图-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之外的“理念”,对事物的认识就是“理念”的显现、回归;主观论-笛卡儿-“我思”构成了世界的存在。现象学认为:意识与意识的对象不可分。(2)意向性。意识的本质是“意向性”,即给某物以意义和秩序,从而将其建构为意向对象。即我们的意识不是对世界的被动记录、消极接受,而具有“意义给予”功能,积极地对世界进行“构造”或“设想”,能动地将对外部世界的印象综合改造为一个统一的经验系统。2、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1)现象学还原之“悬置”和“加括号”强调:我们的研究不应当以世界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为出发点,并由此得出认识就是对这种存在的反映的偏见。(2)先验还原,是为了“绝对自明”的“知性要尽可能少,但直观要尽可能纯”的绝无偏见的思考。(3)本质直观。本质必须在直观中里理解,按照它原初性地呈现在我们的直观中的样子来理解。因此要把艺术作品的世界视为一个与外面世界无关的、独立自足的世界。

二、如何理解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要义。

答:(一)哲学主题、艺术作用。他是胡塞尔现象学的继承者,他的以个体存在为核心的“此在现象学”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存在者(DasSeinde)和存在(Sein),它们只追问存在者而忘了存在,是“无根的本体论”。人的人性和物的物性都成为“在市场上可以算计出来的市场价值”,最终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物欲横流和人性丧失的境况。(二)艺术本质。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艺术家的本源。二者都不能缺少另一方”。而且两者都依赖于一个先于它们的第三者:艺术。但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应从作品推断,艺术作品是什么只能从艺术的本质得知。(三)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艺术本质由艺术作品开始研究,而艺术作品是具有物性以及超出物性的东西。艺术是“自我存在与显现”,即真理不出来也不消失,永远呆在作品里。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质不应当从存在者的角色去把握,而应当从存在者的存在去把握。(四)世界和大地。他所谓的“世界”就是人与生存环境全部联系的总和;“大地”是指无生命的纯物。艺术的价值何在?在于揭示真理:“世界的建立”和“大地的显现”。艺术本质上是诗意的;它既是创造又是保存。(五)语言、思与诗。语言使存在被展示于人。语言是存在的言说,而思(哲学)与诗(艺术)则是这种言说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

总体而言,海德格尔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充分肯定了艺术对于人生、历史、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一点又是与他对现代科技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如何理解日内瓦学派?

答:“日内瓦学派”将现象学的方法和观念成功运用于文学批评,影响甚为广远。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二:(一)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作品不是现实事物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人的创造意识(作家经过“悬置”和“中止判断”等现象还原之后的纯粹意识)的结晶,是人类意识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也即一部文学作品的世界不是客观的世界,而是经过作者意识重新组织、建构而成的有机系统。(二)批评何为。意识活动不是被动的反映,意识总是意向性的,意识与意识对象紧密相关,二者须臾不可分离。批评家面对文学作品,就是面对着另外一个主体及其意识,因而说,批评乃是一种主体间行为。换句话说,批评的整个过程就是要从一个主体经由作品客体抵达另一个主体,其目的就在于探寻作者之“我思”。

四、应当如何理解乔治·布莱的文学理论?

答:乔治·布莱以其“批评意识”而着称,他主要研究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间的关系,对法国新批评影响较大。其文论的主要观点有:(一)文学作品之精神特质:被阅读之前的文学作品仅仅是“表明它作为物的存在”的一个纸做的东西而已——书中凝结的作家思想情感等精神性的东西的复活,必须借助于读者意识的中介。(二)“批评意识”即“读者意识”。作为读者意识的批评意识,必须把发生在另一个人的意识中的某种东西当作自己的来加以体会,把自己的自我变成另一个人的自我。因为“任何观念都不是任何哪一个人的”。(三)读者体验。批评主要不是对作品中形象世界的描述和评论,也不是对作品语言、结构、技巧等形式问题的研究,批评要求读者以“内部感知的行为”寻求作家的“我思”。(四)现象学纯粹意识的闪现。批评活动中首先应该被“回忆”起的、作为批评对象的、作家的“最初的我”,是作家对“存在的最初的感知”,是“存在与其自身的最初接触”。(五)批评:摇摆于两种可能性之间:一种是未经理智化的联合,一种是未经联合的理智化。批评家的任务是使自己从一个与其客体有关系的主体转移到在其自身上被把握、摆脱了任何客观现实的同一个主体。

五、茵伽登的“文本系统”理论是什么?

答: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核心是将“心”和“物”统一起来,因此他提出一个口号:返回“事物本身”。作为受教于胡塞尔的茵加登,其观点是结构系统文学理论:(一)文学本体论。文学作品由四个异质层次构成:1、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高一级的语音构造;2、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3、由多种图式化观相,观相连续体和观相系列构成的层次;4、由再现的客体及其各种变化构成的层次。观相就是客体向主体显示的方式。这种有限的“观相”所组成的层次只是骨架式的或图式化的,其中许多的“待定点”是要靠读者用想象去联结、填充的。(二)认识论。阅读,就是认识文学作品四个层级,对文学作品的抽象图式结构加以具体化和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只有在被欣赏者欣赏或阅读过程中才能成为审美对象,而人的审美经验就是审美对象的形成过程和对审美对象的观照过程:审美经验的预备情绪;审美对象的形成;主客交融的境界。(三)作品价值论。他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客观的、由作品自身决定的内在属性,而非欣赏者对作品的心理体验和评价。它从效用角度就可分为肯定的、否定的和中性的三种。

六、你是如何理解伊瑟尔的文本阅读理论的?

答:伊瑟尔则关注的是读者对文本这种“召唤结构”的“反应”:(一)重新定义“文学作品”。伊瑟尔接受了茵加登关于文学作品只有在被读者具体化后才可成为审美对象的观点,强调的是“读者-文本”交流过程的本身就是文学作品。(二)文学文本的结构。伊瑟尔认为文本中这种不可避免的“待定点”形成了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这种“动力性”吸引着读者参与到文本所叙述的事件中,并为读者提供理解和解释的自由空间。(三)“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impliedreader)是文本中设定的可能读者,是一种与文本结构的暗示方向相吻合的读者。他意味着一种允许读者用不同方式实现各种不同解释的可能性。

七、如何理解解释学及伽达默尔的“理解的历史性”?

答:关于解释学。(一)启示来自于狄尔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1、解释学是一种探究对于“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它由理解《圣经》而来,它由18世纪施莱尔马赫抽象为方法与原则,被19世纪狄尔泰进一步阐发。2、从方法论解释学向本体论解释学的现代转向是由海德格尔引发的。其“理解”,不是方法论而是此在的本体论问题;其“诗语”从事情本身出发来组建理解之先行结构;他给伽达默尔的两大启示:理解的本体论性质和理解的历史性。(二)关于伽达默尔之理解的历史性。1、伽达默尔认为理解者必定是站在自身和他所处的时代及环境的立场来看待和理解一切的。2、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活动就是理解者将自己并入传统的过程。传统与成见形成了当下理解的视野和出发点。3、理解就是(“合法成见”与“非法成见”)这两种“视域”融合的过程,是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过程,伽达默尔称之为“视域融合”。4、判断理解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效果历史”(一种理解在它自身的那个时代所起的正面或负面的作用以及作为传统的一部分对后人的理解所产生的影响)。

八、姚斯“接受文学史”该如何理解?

答:姚斯关于文学史问题的研究就是建立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成见”、“效果历史”、“视域融合”等命题之上的。其文论观点主要有:(一)传统的文学史关注的仅仅是作家作品的“伪文学史”,可文学作品是为了读者的阅读而创作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只有在接受活动中才能实现。(二)接受文学史的“历史性”。1、在文学作品接受的联系中用历时性方法去观察。2、从同时代文学的关联系统以及着重系统的顺序更迭中用共时方法去分析。3、注意将文学的内在发展与一般历史进程统一起来。(三)“期待视野”、文学审美标准和文学作用史间的关系。“期待视野”主要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过去阅读中的艺术经验、读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教育素质、道德理想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求和审美心理定势。姚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存在于每个读者的变化以及读者之间期待视野的关联之中。审美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凝定的,这是因为文学期待视野不是固定不变的。

九、费希的反应批评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一)“意义即事件”:读者反应批评对文本意义的认识。文学文本的“意义”来自于随即性地在读者身上的待定感知的“发生”。(二)读者反应的目的,不在于追寻文本本身的意义何在,而在于尽可能地描述、分析读者阅读过程中,按时间顺序不断做出的对文本的反应,记录下读者的阅读经验。读者反应批评的方法是描述与分析。(三)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读者反应批评的限制因素——大家共有的语言规则系统和有语义能力的“有知识的读者”,他需要呼唤和锻造;客观方面的限制因素,是“阐释群体”(阐释者所处的那个有某种共同观念和价值标准的社会群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