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
道教传入吴忠,大体可以说在唐代以前。以牛首山上始建寺庙的传说来看,汉书《地理志》记载: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此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里,收复河南地”。并就地取石,筑起烽火台。因山上有泉名曰“神泉”,故叫“神泉障”,成为军事屏障。书中载:“神泉障,蒙恬所筑。”后战乱平息,佛、道、儒三教信徒便在这个军事要塞上筑盖寺庙,以后逐年修建。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不足为据,我们只能通过有些旁证予以探讨。原来隶属于吴忠市的中卫县常乐镇境内的兴隆山上有座老君台,三面环山,一台独立,峦旷台幽,是朔方最大的道教圣地,号称“塞上道教第一观”。老君台古称“兴隆山老君台全真观”,20世纪90年代初恢复重建时,因将临近的“太清山宏佛寺”一并纳入老君台寺庙范围内,按原址原貌重修,故将老君台、宏佛寺合名为“太清山老君台全真观”。老君台的具体创建年代失考。据《乾隆中卫县志》记载:“老君台山,在古水(今常乐镇冰沟)东,三面山相环抱,旧有老君庙,故云”。旧志中对老君台是这样描述的:
参差观宇白云隈,翠绕千岩抱野台。
柱下元言何处贮,洞中丹灶几时开。
古碑字断沉苍藓,野鹤情闲倚碧苔。
欲向函关瞻紫气,先从此地问蓬莱。
从古诗“古碑字断沉苍藓”一句中,亦可看出创建年代之久远。1990年重修时,从旧址地基下挖出八卦形摆放的汉唐古币500余枚,或可证实“汉建唐修”之说,由此可推断道教在唐代以前就在吴忠地区传播了。《宁夏道教史》认为,“在宁夏贺兰县暖泉、吴忠市金积关马湖、盐池县张家场、中宁县古城、固原市原州区城郊、彭阳县古城等地经考古发现均有东汉时的古城址,夯筑的城墙有的至今仍可见到。城址内发现有卷云纹、或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瓦当、神纹半瓦、花纹方砖、铭文砖、陶水管、陶井圈等文物。四神是道教的神祇,这说明道教信仰在上述地区已经深入到了当时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如此,该书的作者还是认为道教在宁夏可考的历史应该是唐时。依据是,“唐太宗继位后,开始树立道教作为国教的地位。贞观二年(628年)七月,诏谓神道设教,慈惠为先,恐风雨失时,有碍民食。乃令京城及天下诸州寺观僧尼道士等七日七夜转经行道,每年正月七日视此为式。唐朝建国的618年,分全国为十道,今宁夏地区属关内道,境内有盐州、灵州、原州诸州。说明正月七日‘转经行道’事,亦为此三州所不能免。”这里的盐州、灵州指的就是吴忠。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制定了以儒教为主、三教并用的政策。他运用道教来证明其君权神授,并对道教扶持有加。宁夏吴忠地区道教寺观日渐繁盛。坐落在原吴忠市中卫县城北城垣上的高庙是一座古寺庙建筑群。
明代称新庙,清代改名玉皇阁。到了近代,习惯上把下边的保安寺包括在内,通称高庙。高庙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它的确切创建年代已不可考,根据地方志记载,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已初具规模,距今近600年。历朝各代都不断进行修葺和增建,最大规模的两次修建是: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月,发生地震后楼阁坍塌又行重修;民国31年(1942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庙会时,因香火不慎,南天门以上的所有建筑全遭焚毁,次年又动工重建,历时4年方始完工。其基本形制仍按原貌,新建楼阁较前增大加高,气势更加宏伟。建筑布局大致可分作三个部分:最下边的部分是保安寺,面南是山门,山门之上有魁星楼,进山门往北穿过木牌坊,迎面为天王殿,殿内中间塑弥勒佛,东西陪塑四大天王。大殿东侧祠子为地藏宫,西侧祠子为三霄宫。寺院东西两边的陪殿里塑有十方佛。穿过天王毁,登24级台阶而到达南天门(于右任书匾),便为建筑的第二部分。台阶的前12级,建造成天桥形,天桥两侧被环绕一周的转圈楼所围成两个天井(叫东天池、西天池),两个天池由天桥下的隧洞相互沟通。其总的建筑形制,象征性地表现为:由佛接引,超脱地狱轮回,渡过天桥,进入南天门而升上天堂。南天门(今华藏玄门)之上,为建筑的第三部分。迎面高台基上是9楹3层高的主楼,分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五方佛殿3层。主楼前是“凸”字形3层高的中楼,塑有观世音菩萨、太白星君等。两侧则是钟楼、鼓楼、文楼、武楼、四仙阁、观景台等。这些建筑物相互间都有天桥走廊相沟通,围绕在主楼四周。吴忠同心县南部的张家塬莲花山,也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场所,相传明代以前就已存在。莲花山现仅存一方明代残碑,即“卧龙寺碑”。得知该山曾建卧龙寺,碑上刻有“卧龙寺大明天启二年”(1622年)字样。寺观修建大都树碑立传,以记载教众功德,此碑应该是明天启二年,重修莲花山卧龙寺完工后,立碑记事。自清代至民国历经多次扩建、创建、维修,规模不断扩大。“文革”中被毁严重。1981年,殿堂宫观开始全面修建。目前,主要宫观有:类族殿、三霄洞、子孙宫、三官殿、玉皇阁、山门楼、三清殿、大雄宝殿、王母宫、文昌阁、武昌阁等。寺观在清末有出家道士管理,现在多云游道人和居家吃斋进香的信士弟子,另有火居道士,本地民众称之为阴阳,一般家居务农,依民俗主要是看风水、选茔地、选阳庄、做道场,主持民间丧葬礼仪。吴忠道教登记的场所除莲花山寺庙群外,还有两座在青铜峡市。另外,还有384座方神小庙散居各地。
二、佛教
佛教传入吴忠,年代久远,大体可以说在唐代以前。以牛首山上始建寺庙的传说来看,诚如前述汉书《地理志》已有记载。清顺治年间《重修三圣寺碑记》记载:“牛首及西夏名山古刹故址也,自汉唐宋以来,盖多历年所于兹矣”。该碑记已提到佛教在汉代已传入吴忠,但再无其他古籍文献佐证。唐代在牛首山西麓开凿了“石空寺石窟”,“就山形作石窟,窟内造象皆唐制”,宁夏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宁夏古代文物》一书,将该石窟列为唐代文物,而其始建年代可上溯至北魏。位于吴忠市区的“兴教寺”和东郊的“石佛寺”,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始建于唐,与唐灵州城有着密切关联。所以说吴忠地区在唐代以前就已佛教盛行是有根据的。宋代时吴忠(灵州)属于西夏,是西夏立国时的第一个都城,又称“西京”。西夏历代君王均信奉和提倡佛教。位于鸣沙州(2007年之前属于吴忠市)的安庆寺永寿塔,相传即建于西夏毅宗谅祚时代(1049~1067年)。鸣沙东部的牛首寺,经常被人们称“西夏普陀”。明万历年间,广武游击石栋重修佛阁的碑记标题是《重修西夏牛首山寺佛阁记》;清初湖广提督、广武人俞益谟重修牛首山正顶说法台的碑记称“牛首山为西夏名胜”;《重建三圣寺碑记》载:“牛首乃西夏名山古刹故址也……”,这些都有力地佐证了吴忠地区在西夏时期佛教的繁盛。位于青铜峡水库的108塔究竟出于何时何人之手,虽然至今说法不一,但最可信的,应该说是西夏,因为近来那里发现了一批西夏文物,其中就有西夏文佛经。众所周知,历史上的西夏政权,虽为党项羌人所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对于藏传佛教极为推崇,所以,在他曾经建立过政权的宁夏一带,便留下了众多的藏文化遗迹。除去上述的108塔之外,还有同心韦州旧址的喇嘛塔,在维修时发现了一批佛造像。到了明代,牛首寺、石空寺已经形成境内两大佛教中心。明清时代修纂的地方志中有很多描述的诗文。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牛首寺碑记》记载:“天下东有九华,南有普陀,西有峨嵋,北有五台……兹惟我宁夏西南隅,河东百七十里,以牛首为名,双峰插云,取其高也。……古佛孤灯,日夜香烟不断。老僧野衲,晨昏礼诵无休。世传……释迦牟尼尝会诸佛众生,演法于兹,证有大乘经存,似不我诬。”这表明牛首山已与全国的佛教四大圣地并列齐观了。明代的牛首寺规模宏大,建有12座佛殿,两座宝塔。后来佛殿发展到20多座。寺内还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铸造的一尊铁牛。当时住寺的人相当多,山下黄河岸边种寺田400余亩,南面山顶上的大寺坪也由牛首寺耕种。明嘉靖以后到清康熙年间,曾经受过两次7.25级地震的破坏,后都经过重修,采用砖拱结构,荟集宁夏砖雕之精粹,同时,把两个主峰顶上的寺庙分别命名。原来的小西天改名大西天,把原来在文华峰顶的小寺进行扩建,命名为小西天,建筑规模也极宏伟。
目前,牛首山上的寺庙众多,习惯上分为东、西两个寺庙群。东寺庙群,庙宇分布在山崖和幽谷之中,以金宝塔寺为中心从东向西,有保安寺、舍身崖、睡佛洞等19座庙宇;西寺庙群,以万佛阁、净土寺、观音殿等26座庙宇组成。寺庙大部分依山势开凿庙台,或建在山顶悬崖上,或建在山腰险峻处,或建在山脚下,或“深山藏古寺”建在幽谷之中。它们枕山面河,前临深沟,背靠青峰。若站在远处仰视,则见云镇青峦,峭壁嶙峋,寺庙隐现于悠悠白云之中,神秘色彩颇浓。若站在山顶鸟瞰沟内,则庙宇参差,草木葱茏,景致壮观。寺庙“构木成殿,垒石为垣”,建筑用料多半就地取石为基,以砖为墙。然而在海拔1200~17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建寺庙,所用砖木能少吗?怎样运上去呢?有民谣说:“清凉寺有个和尚仙,能叫六畜上高山。猪背瓦,羊驮砖,牛马在槽也出汗。”智慧无穷的人类,就是利用羊能爬山的本领和佛教善男信女的虔诚,把砖瓦木石运上山去,建成美观的寺庙的。民国年间,重修牛首山寺时,采用了砖拱结构、砖雕贴面的建筑形式。飞檐漫砖,雕梁画栋,以及栩栩如生的泥塑金身,殿宇崔嵬,金碧辉煌。特别是西寺的砖雕,堪称宁夏砖瓦建筑艺术的精粹。清代中卫知县黄恩锡曾有《登牛首山寺》诗曰:
文华武英翠相连,并峙兰峰壮九边。
法藏经储千佛阁,禅宗名擅小西天。
池留幻迹金牛隐,地涌灵光宝塔悬。
览胜不辞登绝献,欲凭愿力洗尘缘。
每年农历3月15日庙会,大小庙宇,香烟缭绕,众僧云集,游人香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前来进香观景的人多达十万,登山观河,乃是“大河陶陶锁青铜,曲径云崖紫竹林”。
牛首山僧尼历史也很悠久,明代《牛首寺碑记》中曾列举当时在牛首寺修行的和尚达六、七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大和尚独懒及其弟子数人由榆林定慧寺来牛首山地涌寺修行。今牛首山麓,尚有和尚墓塔10余座。除牛首寺外,石空大佛寺古来也有和尚住寺修行。1950年中宁县宗教团体登记时,有僧尼13人。石空大佛寺僧6人,牛首山净土寺僧3人,万佛阁寺僧3人,尼姑1人。另自碑记、志书中看,僧人中除汉族外,还有蒙古族的喇嘛。由于佛教历史的悠久和兴盛,牛首山在历史上自然又是一个香火旺盛、居士众多的地方。居士们在家修行,不削发、不出家、婚嫁照常,在家吃斋念佛,参加生产劳作。历史上以两大佛寺附近居多,据档案记载,当时中宁县人口不足10万,佛教徒通常在四五千人以上。牛首山下原彰恩村(现为青铜峡水库处)解放初有居士181人,占汉族人口21%,1961年占到全村总人口的13.3%,其中五、六两个生产队居士户占总户数的33.9%。1990年有关资料表明,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三宝居士3000余人;另有未皈依僧的弥陀会二宝居士6000余人。2002年底统计,仅中宁县有僧尼30人,居士10000人,其中三宝居士4000余人。
居士坚守五戒: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居士一望而知的明显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吃素,二是念经。念经,一是在家念,叫礼佛,每天早晚先净手、上香,念经时手敲木鱼,念后叩头作揖;二是在庙堂念,通常在庙会时进行;三是若干人约聚在去世人的家里念,为亡人“超度”。居士念经之外,还提倡念佛,为最方便的修行方法,即口诵阿弥陀佛。平时在家念,走路边走边念。念佛时手持佛珠,边念边掐。当了居士后,保留原姓,另起法名。法名按“清静道德回诚佛法能仁指挥本来自信园明行礼大通无血”24字排列辈分。自民国以来,只有园、明二辈。居士主要是农村汉族群众,女多男少,老年人为主,文盲占多数。其中一部分只会念佛,不会念经,但都虔诚敬佛,节衣缩食,慷慨布施。
吴忠登记的佛教寺院49座,主要分布在牛寿山寺庙群。此外,较大的寺院有:
兴教寺:坐落于利通区西街丰宁巷,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张锦、王刚、桂三杰等人修建,每年四月初八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1958年拆除,1989年落实政策,在原有基础上建设。
兴隆寺:又名东塔寺,位于利通区柴园路,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958年拆除,1982年兴建,每年二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举行庙会。
石佛寺:位于利通区东塔寺乡清水沟,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年间有僧人主持重修。1958年拆除,1981年原址重建,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七月三十日为庙会。
罗山云青寺:位于同心境内罗山东山坡,宋代有佛教徒悟道于此,是吴忠市乃至宁夏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寺院依山分三层建造,元时进行过大修。1966年遭破坏,1989年原址重修。每年四月初八日是佛法会节日。
三、伊斯兰教
(一)吴忠回族的形成。吴忠回族及伊斯兰教的历史渊源流长,最早可上溯唐末。“丝绸之路”从西汉初开始,就一直是连接欧亚陆路交往的交通大动脉,宁夏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地区。唐代盛世使丝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而当时同样强大且与唐接壤的大食国民、包括当地波斯人及已经改信伊斯兰的中亚各族穆斯林,在这支异常活跃的丝路商业大军中占很大的比重。他们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入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之后过黄河到靖远,越过盐池、西安州到今海原县城,穿苋麻河到黑城、三营、固原城,而后过开城、瓦亭、三关口出宁夏境,又经甘肃东部进入陕西,最后到达唐都长安。尤其是唐代中晚期,灵州成为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路,商业繁荣,其中也有部分人在宁夏境内长期逗留,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回族先民,这批先民将伊斯兰教带入了吴忠地区。特别是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应肃宗李亨的邀请,大食还派兵开入中国边境,助唐平定了“安史之乱”。而此时地处西北的灵州(今宁夏吴忠、灵武地区),是长安的北大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属于朔方郡,隶属京畿道,一直是太子的辖区。“安史之乱”时,这里既是肃宗李亨登基即位的所在地,也是他筹备物资、集结各民族联军(包括大食军队)南下平定“安史之乱”的大本营。这一特殊的地理历史地位,促使吴忠地区再次开启了伊斯兰教传播的大门。
吴忠,是我国回族最早定居的地区之一。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落居于这块土地上的。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移民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做“回回人”。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作为色目人的主要成分,回回人的政治地位仅次于蒙古人,高于汉人和南人,在法律上,在科举、仕宦、荫叙、刑罚及私蓄兵马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比较优越的待遇。有很多回回人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任重要行政长官。伊斯兰教与当时中国所存在的佛、道、基督等宗教同受统治者的重视。中央曾两度设立“回回掌教哈的所”,一次是在至大四年(1311年)以前,另一次是在皇庆元年(1312年)十二月至致和元年(1328年)八月。“哈的”,阿拉伯语,意为法官司,掌管伊斯兰教法的人。虽然致和元年八月回回掌教哈的所被明令罢免,诸哈的大师止令掌教念经,但在此之前穆斯林之间的词讼纠纷确实曾由伊斯兰教法官司哈的管理。这种管理法,唐宋时期虽也存在,但那不过仅限于通商口岸蕃坊内部,元代的回回掌教哈的所却是管理中国境内所有的伊斯兰教徒了。对于回回掌教哈的率众念经,为国祈福,元统治者是十分欣赏的。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伊斯兰教历650年(1252年)开斋节,宗教大法官扎马鲁丁马全木主持祈祷,为皇帝祝寿,蒙哥汗以金银及贵重布帛数车赐之,并于此日大赦,遣使至各地,命尽释狱中之囚。元代统治者对于伊斯兰教本身,也颇为重视。伊斯兰教的强大同化力,使大量蒙古人、唐兀人、汉人及新疆回纥等族人的后裔改变宗教信仰,促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繁盛和发展。如镇守唐兀的阿难答(安息王,王府位于今宁夏固原开城)不仅率所部15万士卒中大多数皈依了伊斯兰教,而且信仰非常坚定,终日在礼拜寺中诵读《古兰经》,书写阿拉伯经文,命蒙古儿童遵依伊斯兰教法行割礼,并在军中宣传伊斯兰教,即使因此激起帝怒,他也不悔。另据《甘宁青史略》记载:“凡进士赐出身者,须别通回回教。”这种优越的待遇,在唐宋时期是从未有过的。
元代,宁夏吴忠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回回人已逐步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设回回椽史,专管回族事务。明代对回族所采取的怀柔政策,使回回民族族体稳定发展,人口迅速繁衍。明初,不断有大批“西域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等州县,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居点。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已有了回族族体的正式记载。伊斯兰教传播已很普遍,吴忠同心县同心清真大寺、韦州清真大寺相传都建于明代。
清朝初年,宁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由于回族在宁夏一带居住得十分密集,故当年在甘肃等地有“回七汉三”的说法。清朝同治年间,宁夏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以吴忠金积堡为大本营,和清军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斗,最后遭到清政府的血腥屠杀。一部分回民曾被逼迁徙到贫瘠地区,置身在“三边一梢”(河边、滩边、湖边、渠梢)生活,尤其是南部干旱山区的回民,生活更加困苦,连日常饮水都得之不易。在城镇,多数回民居住在城关,摆摊做小商贩。回族伊斯兰教的传播也因此转入秘密活动,一直到清光绪年间才逐步公开。
民国时期,吴忠作为回族聚居区,封建占有关系日益加剧,良田沃壤都为官僚、地主所侵占,地租、高利贷和其他经济剥削都很严重。据统计,光地主就占有全部耕地的60%~70%。宁夏70多万人,而马鸿逵却豢养了10多万官吏和军队,回汉人民负担着沉重的军事费用。由于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当时在宁夏形成一股惊人的“逃户”现象,如回民聚居的同心县,原有居民42000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县剩下不到30000人。该县的王家团庄,原有100多户人家,到1949年只留下三户孤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吴忠回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废除宗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回族人民彻底翻了身,他们和全区其他民族一道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清真寺得以重建和新建,回族群众宗教生活恢复正常,回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新吴忠的各项事业中又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二)伊斯兰教派与学派的形成。在吴忠境内主要分布的教派与学派是格迪目、伊赫瓦尼、哲赫忍耶、虎夫耶,其他如嘎德忍耶、赛莱菲耶也有少量分布。
1.格迪目。格迪目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古老”。就中国内地伊斯兰教而言,格迪目是最古老的教派,故又有老教之称。格迪目历史最悠久,从伊斯兰教传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格迪目在三大教派中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教派,它实行的是单一的教坊制,即清真寺系独立单位,与其他清真寺之间互无统辖、互不隶属。格迪目在吴忠境内上桥镇、古城镇、金积镇等有广泛分布。吴忠格迪目清真寺共127座,除同心县外,其他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利通区93座,红寺堡区20座,青铜峡市11座,盐池县3座。
2.伊赫瓦尼。伊赫瓦尼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兄弟”,又称“艾亥里逊奈”,意为遵经。中国伊赫瓦尼源于阿拉伯的瓦哈比派,它主张按照《古兰经》和圣训的原始精神改革伊斯兰教。伊赫瓦尼教派倡导“凭经行教”、“遵经革俗”。它的创始人是甘肃东乡人马万福。过去伊赫瓦尼在青海等地实行“海乙”和“稍麻”制(即总寺与分寺的隶属制度),后来也改为单一教坊制。吴忠是伊赫瓦尼在西部传播的重点区域。1924年,伊赫瓦尼在宁夏首先传入同心、吴忠两地。同心县伊赫瓦尼的最早传播者马登海阿訇,教众称其为“撒拉老太爷”或“老撒拉”,是青海省循化县张尕公地方的撒拉族阿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前后,曾两次到麦加朝觐,接受伊赫瓦尼主张的马登海来到同心韦州城传教。韦州大寺的开学阿訇苏兆元认为马登海精通伊斯兰教经典,又是哈吉,让位马登海就任大寺教长。在他的劝说下,韦州城里许多人皈依了伊赫瓦尼。他看到韦州寺大殿墙壁上有各种飞禽的塑像认为不符合教义,指使苏高明阿訇带领满拉铲除,因此激起绅士苏鼎的气愤,责令马登海离开韦州,而绅士苏灏拥护马登海。双方各有教众支持,相持不下,苏鼎就到平远县属下马关告状,迫使马登海离开韦州地区。民国四年(1915年)马登海来到同心城住在绅士黑满福家里,继续传播伊赫瓦尼主张。大东寺的学董黑满福及部分教民首先接受伊赫瓦尼,逐渐地中寺、小东寺、大寺的学董及大部分信众转信伊赫瓦尼,随后虎嵩山、周四爷、周廷宣、周生清、李正贵等著名阿訇也接受了伊赫瓦尼。在同心站住脚后,马登海又到韦州城传播伊赫瓦尼,在苏瑞清(干范爷)、白爷、马麦都等阿訇的积极支持下,韦州地区的穆斯林大都转为伊赫瓦尼。民国十年(1921年)韦州干范爷搬到豫旺城“德隆店”开学,马德俊及族人该信伊赫瓦尼。在马登海的传播下,同心县的韦州王户台、买家河湾、周家新庄子、盐池县的惠安堡以及吴忠、灵武等地区先后出现伊赫瓦尼。由于马登海在传播伊赫瓦尼活动中坚持“克他布逊乃提”,教众称其为伊赫瓦尼“生硬派”。民国16年(1927年)虎嵩山朝觐归来,对一些宗教仪式则提倡“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各干各得”的原则,群众称其为伊赫瓦尼“温和派”,并创办“中阿并重”的新型经堂教育,信奉者日众。另外,固原县的三营、马莲川、硝河城,海原县的李旺等地都转为伊赫瓦尼。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马鸿逵搬虎嵩山到“宁夏中阿学校”任教,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他又任吴忠中阿师范学校校长,大力传播伊赫瓦尼,使宁夏地区的伊赫瓦尼教派得到了大的发展。吴忠伊赫瓦尼共有清真寺264座,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利通区59座,红寺堡区46座,青铜峡市1座,盐池县1座,同心县161座。
3.哲赫忍耶。哲赫忍耶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高声”,即高声齐念“迪克尔”,故又称为“高念派”。哲赫忍耶的创始人是甘肃阶州(今武都)人马明心(道祖太爷)。马明心9岁时(1728年)随叔父到麦加朝觐,在沙漠中穿行时路遇大风,叔侄离散,他只身流落到也门乃格什板迪耶教堂,在那里师从本·载尼深造苏非学理,25岁(1744年)回到临夏传播哲赫忍耶。与花寺派发生教争,被清廷判回原籍务农,后到定西的关川继续传教。他提倡简化宗教仪式,故深得人心,拥戴者甚众。马明心的教徒、青海循化的撒拉族阿訇苏四十三与花寺矛盾加深,教争升级,清廷兰州方面派员偏袒处理,苏四十三不满而率众起事。1781年清廷将马明心杀害于兰州城,苏四十三等攻兰州城不下,退居华林山坚守,近4000名信众被清军杀害,在“善后”事宜中,清廷对哲赫忍耶采取了灭绝政策,使哲赫忍耶转入地下。受命于危难之中的穆宪章(平凉太爷,去世后葬于平凉南台子而得教内称谓)接传,哲赫忍耶在秘密中保存着宗教。按照马明心的安排,哲赫忍耶第三辈接续者是灵州的马达天(船厂太爷,去世于原称为船厂的吉林市而得此称谓),从此,宗教的重心从甘肃转移到宁夏。马达天将教门交给其长子马以德(四月八太爷,去世于四月初八日而得此称谓),马以德交给长子马化龙(正月十三,被左宗棠杀害于该日而得此称谓)。马家三代的苦心经营,使哲赫忍耶走向繁荣,也引起了清廷的警觉和不满,寻找种种借口削弱其力量,于是爆发了同治年间的金积堡起事。经过10年的战战和和、和和战战,起事失利,哲赫忍耶进入空前的低迷状态。几经被杀尽的马化龙家族,仅存的两个孙子马进成(汴梁太爷,亡故于开封市而得此称谓)、马进西(板桥二太爷,排行老二,去世后葬于吴忠板桥而得此称谓)在李得仓(曾为马化龙起事的将领之一,降清后被授都尉花翎四品衔,代清廷管理张家川军政事宜)、西府太太(马化龙妾)、马元章(马明心四世孙)等人的帮助下,延续了哲赫忍耶教门。哲赫忍耶自此分化为两支:马进西所代表的灵州系统称板桥支系,马进西去世后由马腾霭(板桥十太爷,排行第十,去世后葬于板桥而得此称谓)继任,马腾霭交马国权。救教有功的马元章(沙沟太爷,因去世于西吉沙沟而得此称谓),在宁夏西吉的沙沟和吴忠金积堡(今属青铜峡)形成支系,代表关川系统,史称沙沟支系。马元章去世后马震武(本光阴太爷,当代穆勒师德之意)接任,马震武去世后教门由马烈孙管理。马元章去世后,其弟马元超(三太爷,因排行老三而得此称谓)在张家川的北山另立支系,史称北山支系。马元超去世后马重雍(北山六爷,排行第六,去世后葬于北山宣化冈而得此称谓)接任,马重雍去世后马靖宇接传。哲赫忍耶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新疆、云南、河北、山东、吉林等省区。在吴忠,主要分布在利通区、青铜峡等县市,有板桥和鸿乐府等道堂。吴忠哲赫忍耶清真寺共有301座,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利通区171座,红寺堡区40座,青铜峡市47座,盐池县6座,同心县47座。拱北有:
(1)鸿乐府拱北。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始建于清乾隆初年。200多年来,这里先后安葬了多位哲赫忍耶学派的穆勒师德、热伊斯、伊斯兰学者。主要有:马以德,教内称“四月八太爷”,哲赫忍耶的第四辈穆勒师德;马震武,教内称“本光阴太爷”,哲赫忍耶沙沟派第八辈穆勒师德;马文生,教内称“巴巴太爷”,马达天的父亲,马以德的爷爷,早在哲赫忍耶初创时就是马明心的大弟子、灵州一代的热伊斯,他是哲赫忍耶教门从甘肃向宁夏转移的关键人物;格兰德尔,人称“鸿乐府老人家”,马明心的高足弟子,是哲赫忍耶教门从关川转移到平凉的历史见证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被清军所毁,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建。1958年被没收、拆毁,并将马莲渠和吴青公路改道从坟上穿过。1986年马莲渠和吴青公路改道,当年,拱北重建。
(2)四旗梁子拱北。位于吴忠市开元大道,是哲赫忍耶第五辈穆勒师德马化龙(教内称十三太爷)的坟茔。清宣统三年(1911年)修建拱北、房屋。“文革”中坟墓被毁。1981年恢复墓地,1985年投资40万元(其中落实政策政府拨款12.7万元)重建墓院、亭台。亭高24米,底身均为砖混结构,琉璃瓦封顶。
(3)板桥拱北。位于板桥道堂东院。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马进西归真,建六卦出檐式琉璃瓦拱北,高10米,后马进西妇人归真,又建圆锥形琉璃瓦拱北,高8米。“文革”中亭子被拆,坟墓被毁。1985年恢复墓址,1988年重建道堂,为前庭院;墓地在北,建后院。
(4)塔儿湾拱北。位于吴忠市秦渠乡塔儿湾。马震武原在鸿乐府的拱北“文革”中被抄,有信教群众于深夜偷迁到塔儿湾秦渠边上的自家坟地,后人们称塔儿湾拱北。
4.虎夫耶。虎夫耶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低声”,即低声念诵“迪克尔”,故又称其为“低念派”。这个门宦支系较多,约有20余个,各个支系之间,并无统辖、隶属关系,独立传教和行使教权。虎夫耶主要分布于西北甘、宁、青、新等地。宁夏吴忠的虎夫耶,主要是洪门支系,分布在同心。
据称,洪门的渊源可追溯到乃格什板迪耶教团及其支系伊玛目·热巴尼派。该派的创始人伊玛目·热巴尼(1563~1623年),是印度莫卧儿帝国阿克巴王(1556~605年)和努鲁丁·吉汗吉尔王(1605~1627年)时代的色热痕地(现拉合尔附近)人,是著名的苏非首领和理论家。他在传教过程中经常与弟子、友人通信,讨论苏非教义,去世后,其弟子将这些书信整理成书,名为《麦克吐巴提》(《书信集》)。该经为波斯文,全书3卷,9部分,共536封书信,它不仅被伊玛目·热巴尼派奉为经典,对苏非派其他学派也产生深远的影响。《麦克吐巴提》的波斯文本,由伊玛目·热巴尼的后裔米夏·夏·伯克和伊玛目·热巴尼的再传弟子夏·奥利亚·依合万·嘎里等人于18世纪传入新疆。最早传入的有3个分支,分别是:夏·奥利亚·依合万·嘎里、依合万·嘎里·夏·奥里亚和米彦·夏·伯克。除米彦·夏·伯克外,前两人都是回族弟子,这些回族弟子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传教,形成若干回族门宦,主要有宁夏的洪门、兰州的碱沟井门宦、青海大通的新辈门宦等,都是依合万·嘎里的弟子所传。甘肃临夏的北庄门宦和崖头门宦,由夏·奥里亚所传。依万合·嘎里和夏·奥里亚的回族弟子在新疆回族各主要聚居区都建立过道堂,最后形成以吐鲁番为中心的东西道堂。东道堂属夏·奥里亚的弟子所传,西道堂属依万合·嘎里的弟子所传。依万合·嘎里在阿印科建立道堂,称阿印科道祖。阿印科传教期间,适逢清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清军总兵高天喜麾下有不少甘肃安西大湾回族士兵和将领,其中有位千总名叫马方,平乱之后,马方辞官从道,做了依万合·嘎里的弟子,道号苏里塔尼·尔力木·努勒·阿里·苏非,史称“安西大湾太爷”。安西大湾太爷传黑龙江太爷(希拉德·艾哈迈德·阿里·穆萨·巴给),黑龙江太爷传肃州韩太爷(筛海·哲玛力·穆罕默德·苏里玛乃),肃州韩太爷传青海大通老太爷(穆尔赛力·阿布都·依本·白什尔),大通老太爷传甘肃景泰碱沟井老太爷(华哲·吉尼·西尼),碱沟井老太爷传青海大通凉州庄老太爷(甘尤蒙·泽玛尼·阿林·丙俩西),凉州庄老太爷传宁夏同心洪老太爷(苏哇里本·则玛尼·默尔迪努力罕给·穆祖希龙迪尼·苏哇龙拉西)。洪老太爷放了3个海里凡,同心周爷、海原丁爷和尔什雅太爷(为哈俩格力·尔里牙衣),尔什雅传洪维宗师傅和海原李尚武师傅。现洪维宗次子洪洋主持教务,信众主要分布在同心县及其周边地区。吴忠虎夫耶主要分布在同心县和红寺堡区,共有清真寺319座,其中同心县304座,红寺堡区15座。拱北主要有5座,其中在吴忠境内有两座:
(1)洪岗子拱北。位于原同心县下流水乡洪岗子村(现属中卫市海原县)。民国二十九年(1936年)四月二十七日洪寿林归真后,教众在坟墓上建起灰砖八卦亭拱北,并建有附属的沐浴室、照壁、坐静室、门楼。拱北周围有家人和教众坟。“文革”被拆。1992年重新修建,是一座中阿合璧的拱北建筑群。
(2)周爷拱北。位于同心县丁家塘乡杨家塘村。是红门洪寿林放的周兆仁海里凡的拱北,1992年集资筹建,1997年竣工。
另外,还有兰州的徐家湾拱北,里面埋有凉州庄、碱沟井老人家的骨骸,民国年间洪寿林所建,“文革”被拆,落实政策后重建。丁爷拱北,位于海原县城西门外公共坟东侧,是洪寿林所放海里凡丁万明的墓地,1954年由教徒在其坟上建一简易拱北,1968年被拆,1985年又迁于城关果园,1995年新建。尔什雅拱北,海原县高台乡三岔河村,是洪寿林的海里凡尔什雅的拱北,建于1978年3月。
5.嘎德忍耶。嘎德忍耶系阿拉伯语音译,意即“大能”,也是苏非派的一个较大的教团。这个学派包括大拱北、香源堂、阿门、祁门、韭菜(九彩)坪等支系。嘎德忍耶有出家习俗,在出家人中选出一位“当家人”,是该门宦显著特征。吴忠地区的同心县有少数信教群众,主要是石塘岭支系。嘎德忍耶石塘岭有教众3万多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七门”或“齐门”。据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中介绍:“七门自称他们的第五辈老人家是马德明,是阿訇,小名七十子,祖居宁夏同心,曾去麦加朝觐,归国后继续传播嘎德忍耶学理,后来形成了一个门宦,群众遂称七阿訇为齐门,故有七门或齐门之称”。勉维霖、何兆国等学者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有类似的表述。实际上,这些都是讹传。
石塘岭学派的道祖是马胡子,马胡子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卒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八月初二。他一生三次朝觐,在也门和新疆的叶尔羌等地学习。据教内资料称:马胡子尊崇的是“复兴的乃格什板迪耶”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伊玛目·然巴尼。然巴尼的继承人是其三子夏·满尔苏木·卧里拉;夏·满尔苏木·卧里拉传给米尔·艾西斯·卧里拉;米尔·艾西斯·卧里拉传给卧宰容迪尼·奥里亚。据教内称卧宰容迪尼·奥里亚是马胡子的“穆勒师德”,这是石塘岭门宦的国外道统。马胡子于1830年回国,先在海原传教,后在同心县石塘岭建立道堂,开始以石塘岭为中心传播嘎德忍耶学说。马胡子尊崇的“复兴的乃格什板迪耶”学说实际上是哲赫忍耶和虎夫耶早期的思想传承。伊玛目·然巴尼经过改造,成为一派新学说。马胡子坚持了这个学说,在中国传播。其思想核心是“心出世、人入世”,就是传教人的生活是正常人的生活,而他的心是出家人的观念。这个思想在中国坚持卡迪里教团思想的嘎德忍耶学派中非常独特。主张苦修和隐遁,重视道乘功修。马胡子因为学说上的兼容性,在同心、固原一带传教时与哲赫忍耶沙沟、板桥和虎夫耶洪门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历史上没有纠纷。马胡子传了三个海里凡:一是固原的余得水;二是官厅的大麻津(官厅大太爷);三是官厅的二麻津(官厅二太爷)。三派的道统分别是:余门支系,余得水传其子余金龙,余金龙传给余得水的海里凡马德明(马七十子),马德明传给余金龙的弟弟余海珍,余海珍传给罗士勇、余明林、海正凡三个人。官厅支系二麻津传给两人:一是海里凡马明义,马明义传给其侄马凯选(红胡子),马凯选传给其弟马凯科,马凯科传给马宗贵;二是海里凡马良朝,马良朝传给其子马生奎,马生奎传给五子马全文。第三个支系是道祖后裔支系,大麻津传给马胡子独子马三秀,马三秀在石塘岭道堂西南十几公里处静修,后建拱北,名小井子,马三秀传给长子马玉清,马玉清传给长孙马自清。三派的传承有父传子(孙)的,也有传海里凡的,是两种形式的交错。几派之间的代表人物互有姻亲关系。马自清1960年开始传教,曾任自治区伊协副会长、吴忠市伊协副会长、同心县伊协副会长,在教内威信较高,于2009年9月16日归真。马自清次子马成海,现年36岁,接替其父主持石塘岭道堂的教务。吴忠嘎德忍耶主要分布在同心和红寺堡区,共有清真寺48座,其中同心40座,红寺堡8座。有拱北8座,主要是:
石塘岭道祖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窑山乡石塘岭村小石沟台,是石塘岭教派道祖尔不顿·热合玛尼·马胡子的墓茔,2009年9月马自清归真后也葬于此。
官亭大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窑山乡官亭上山洼(又称上拱北),墓主人是大默静(官亭大拱北),后马凯选也葬入该拱北。
官亭二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窑山乡官亭下山洼(又称下洼拱北),墓主人是二默静(官亭二太爷),马明义、马伟俊、马凯科老人家也居此拱北。
白胡子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窑山石塘岭小石沟,墓主人是马三秀。
肖金子老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窑山乡小金子村,墓主人是马玉清。
大梁老太爷拱北。位于同心王团镇大梁村,墓主人是马良朝,伊布尼·冉尼斯、伊玛目、马生奎等也先后入葬。
在外市县的还有:余三师傅老太爷拱北,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七营乡梁家堡,墓主人是余金龙;七老太爷拱北,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七营乡梁家堡,墓主人是马德明。
6.赛莱菲耶。赛莱菲耶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前三辈”,是20世纪30年代从伊赫瓦尼中分离出来的。创始人是甘肃广河白庄人马德宝,故又称“尕白庄”“白派”。因主张礼拜时抬三次手(一般是一次),又称“三抬教”。赛莱菲耶在解放后传入宁夏,在70年代有了发展。赛莱菲耶在同心的始传人是杨登山,下流水人。1955年初冬,他到马德宝门下求学,接受赛莱菲耶主张。1975年杨登山首次在同心城约集20名伊赫瓦尼阿訇,就伊本·太米、阿布都·瓦哈布等人阐述赛莱菲耶的著作进行了讨论,赞同他们的观点。之后又用阿拉伯语编写阐述赛莱菲耶观点的《圣训派的信仰》等册子,先后在下流水乡麻黄沟、新庄集乡李家寨科传播赛莱菲耶主张。1981年3月4日杨登山去世,当年冬天其弟杨登学阿訇在上流水本家族内部和麻黄沟清真寺公开宣传和施行赛莱菲耶的主张。赛莱菲耶在吴忠地区主要分布在同心县和红寺堡区。红寺堡区的赛莱菲耶主要是从同心等地移民过去的。2004年普查,赛莱菲耶共有清真寺6座,其中同心县2座,红寺堡区4座。
四、基督教、天主教
鸦片战争后,各基督教派纷纷进入中国。1865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成立后,于1883年,在中国成立了东蒙古、中蒙古和西南蒙古教区。1922年,西南蒙古教区划分为绥远教区和原宁夏教区(包括河套、三边和现宁夏地区)。1879年,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桑贵仁(Van。Sante Karel)和闵玉清(Bermyn Alfons)来到宁夏红崖子(今陶乐县境内)开始传教,于1880年主持兴建了宁夏第一座天主教堂。1881年又在宁夏石嘴山购买土地,开辟了第二座教堂,就是现在的下营子天主教堂。
1922年,圣母圣心总会在宁夏成立了圣母圣心会宁夏省会。自此以后,先后有圣母会传教士康国泰、葛天民、鲍恩波等来宁传教,并在宁夏各地建造了天主教堂。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宁夏教区内共有教堂十余座,主要分布在宁夏的银川市、石嘴山市、贺兰县、中宁县等部分地区。如银川市天主堂、中卫县宁安堡天主堂、中宁县鸣沙天主堂、贺兰县徐和天主堂等。
(一)基督教。全市共有基督教信教群众836人,信徒中男占10%,女占90%。无职业的占85%。基督教受洗人员占信教总人数的80%,其中盐池县的受洗信徒占本县信徒的100%;利通区受洗信徒占信徒人数的90%;青铜峡受洗人员占信徒的60%。大部分基督教信徒都来自于支援宁夏建设和来宁经商的人员,主要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安徽、陕西等省,还有来自陕西的一部分搬迁群众。信教群众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大专文化程度为8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1%;高中文化程度为58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7%;初中文化程度为669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80%;小学文化程度为84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10%;文盲为17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2%。经常参加基督教堂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约为418人,占总信教群众人数的50%,在主要节日参加活动人员达900人以上。信教群众中大部分成员家庭收入较低,还处在温饱线上。据调查,在全市信教群众不同年龄段中,青少年、在校学生占2%;在外企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中中年人占20%;家庭妇女和闲散人员占78%,大都是老年人。在信教群众不同职业中,约有20%的为离退休人员,20%左右为城市下岗无业人员,60%为无职业者。近几年来,新增信教人员逐年增加,达到400人左右,新增成员主要是外来人口和来吴务工、经商人员,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吸收本地信教群众,都能够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部分信徒群众约占到总数的50%。吴忠市基督教信教群众接受基督教的途径主要是受家族和家庭的影响、各种基督教书籍的传播和到教堂正常传授。在农村的基督教徒中基本以家庭信仰为主,在姻亲和朋友之间发展,发展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全市有政府管理的基督教堂2个,基督教活动点8个,私设家庭聚会点9处。利通区有1个基督教堂,2个活动点,共有信徒240人。青铜峡市有一个基督教堂,5个基督教活动点,共有信徒420人。红寺堡镇基督教活动点共有信徒26人。另外还有9个基督教家庭聚会点,共有信徒150人。青铜峡有8处家庭聚会点,有信徒120人。盐池县城设基督教家庭聚会点1处,有信徒30人。各基督教堂管理制度健全。即:基督教教会管理制度、教牧人员管理制度、教堂财务管理制度、基督教会总则及条规、圣经班成员手册、安全保卫等制度。
(二)天主教。天主教在吴忠一带的最早活动是在元朝时,当时元朝统治者西征,把罗马天主教引进,在宁夏设有道堂,灵州一带也有一些天主教徒,但随着元朝的灭亡,也自行消亡了。到民国二十一年(1933年),由宁夏天主教总会派比利时神甫顾爱理到金积县(现吴忠失利通区金积镇)进行传教活动。顾爱理到金积县后,租了李云胜开中药铺的17间房子作为教堂,一面传教,一面开西医诊所。最先接受洗礼的是甘肃古浪逃难来到金积的姓韩的一家。因他们逃难来到金积后,天主教堂收留并接济他们,故接受天主教。民国34年(1945年),天主教总会将顾爱理调回银川。民国37年(1948年)顾爱理离开宁夏回国。顾爱理走后,由惠农县下营子人侯允希神甫接替顾爱理在金积天主教堂的职务,继续传教。这期间,教堂内留有两名中国修女,一名姓韩,中宁鸣沙人,另一名姓李,陕北定边人。1951年前这两位修女先后回原籍,1951年后,银川天主教总会派甘肃张掖人张惠忠到金积天主教堂。1956年银川总会调侯允希到惠农县下营子教堂当神甫,又调李世芳(内蒙临河人)到金积天主教堂传教,后李世芳又到灵武天主教堂居住。1960年2月,从兰州又来了一位名叫张惠英(张惠忠之妹)的修女,这样,自1960年起,金积天主教堂只有两名修女。据统计,金积天主教堂自进行传教起,到1963年,共接受洗礼的教徒41人。1965年后,金积天主教堂被没收,修女到银川天主教堂,活动暂时停止。宗教政策恢复后,天主教信徒的活动又开展起来,目前在利通区和青铜峡各有教堂一座,信众近300人,属银川教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