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桥
45239100000016

第16章 英国见闻之人车

尽管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也没有想过到英国这样的一个国家。一直觉得英国是一个没落的帝国,那里的人崇尚和热爱贵族。想象中的英国是美丽的泰晤士河,细雨绵绵的雾都,彬彬有礼的绅士和淑女。

到英国的第一天,因为没人接机的缘故,我们一行19人在机场滞留了4个多小时。期间有3个小时在机场外面看英国的大巴和私家车在并不宽甚至是狭窄的道路上行驶。他们居然在这么多车的情况下,没有堵车也没人按喇叭,而是交通秩序井然,并且车的速度都不慢,不禁对他们的交通很是感兴趣。

第二天房东Nikki开车将我送到学校,告诉我下午自己走回家去吃“下午茶”,并提醒我过马路小心,因为英国人开车很疯狂。她递给我一张纸,上面书写着如何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在哪里左转,到哪里右转,并很有把握地说大概只有15分钟的路程。于是窃喜:挺近,还好嘛,比去年到英国夏令营的同事走的路要少得多。下午5点,放学后,拿着纸条,沿着大路走,结果发现两边没有人行道,只好沿着路边的草地和灌木丛走。我发现即使有人行道似乎也是供当地人遛狗所设的,并且是有一半是自行车道。后来我们的一个学生开玩笑说,英国真是发达,人看来都不走路,到哪都坐车,所以连人行道都没有。事实上英国的人行道和车行道是彻底分开的,供行走的道路都是穿过社区绿地的,一般两旁都是大树、灌木或草坪(当然不是城市里的了,我们住的是一个叫Chelthnam的小镇的乡下)。我走了45分钟才到家,路上几乎没碰到跟我一样行走的人。看来是我的Nikki房东根本就没像我这样走过,当然就没概念——从家到学校步行需多长时间。

以后的每天我都是走路来回,偶尔也能碰到行人,他们要么是遛狗,要么是家庭主妇到小区附近的超市买东西。早上经常碰到骑自行车锻炼的人,戴着在我等看来有点兴师动众嫌疑的头盔。英国人的自行车大部分是没有后座的,也没有挡雨板,都是山地车,他们都是把自行车作为锻炼工具而不是交通工具。

英国的机动车道看起来一般比国内的要窄一些,不过道路中间都有一条很清楚的中线来划分来去车道。英国的小城镇和乡间的十字路口一般是以环岛(roundabout)来交汇来自各个方向的机动车,roundabout有的是一个真正的环岛,有的则只是在地上划一个白色的圆圈,这种roundabout只适合来往车少的情况,因为roundabout的交通规则是右边的车先行,当汽车司机在过roundabout时先减速,看他右边的路口是否有汽车,如有就在入环岛的地方等待,直到右边没有汽车才能进入环岛。这种环岛的交通好处是车因为同向行驶不用经常等待,而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通事故。但弊端是如果右方始终有车,左边的车只能一直等待,容易造成一个方向的拥塞。英国人居然都遵守这样的交通规则,在狭窄陈旧的道路上行驶,没有人会压着那个白色的圆圈,即使周围没有人。

英国的公交系统非常发达,公交巴士四通八达,从周一到周六,很多车次都是每十几分钟一趟,但坐的人一般不会太多,偶尔有坐满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三五个人,一般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英国人。公交巴士比较准点,即使晚点也不会太多。公交司机都很热情,上车时都会问候一下乘客。当然上车的时候乘客也会主动向司机问好,下车的时候向司机表示感谢。尽管如此,在电视上也有新闻报道说有市民投诉公交司机不够友好。短途公交票单程(single)价格是1.4镑(不跨区为0.9镑),往返(daily return)是2.4镑(不跨区为1.5镑)。为节省费用,我们的学生选买周票,一般只要9镑,可以不限时间次数随意乘车。对线路有什么不清楚,公交司机都会耐心和热情解答,一直等到回答完乘客的疑问才会开车。乘客在下车时候都会向司机说一声Cheers,Thanks等(Cheers在英国常用于表达谢谢的意思)。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公交车每次停车的时候都是紧靠公交车站的站台。这样车门内地板刚好与车外站台在同一水平面上,上下车的乘客就不用当心脚底下,婴儿的推车、残疾人的轮椅都可以直接驶入。车厢里靠近车门处有专门为婴儿推车和残疾人轮椅准备的空当,旁边配有扶手,并且有明显的标志和善意的提醒,考虑得很是周到,特别人性化。

在英国中小学校园外面的路面上或者是有行人横穿的道路中,经常有一些用来使汽车减速的土包。汽车驶过土包时,如果速度过快,车内的人都会从座位上“跳”起来,这样使得车辆就不得不在经过土包时减速。而国内的减速条,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好像司机都可以飞速驶过。房东Nikki每次都是还没到土包就开始减速,并且认为这些土包是非常有必要的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次去拜访朋友的路上,我们路过一段当地有名的小学校园外面的公路,短短的三四分钟的路程我们过了8个土包。有时我们也能在社区外看到这种土包。而Neighbouring Area(只供行人、自行车使用的绿地,有树、灌木、草坪和道路)的入口处设置栏杆或栅栏,只能供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我认为英国的道路还是很为行人考虑的,除了公路上的人行道比较窄并且和自行车并行之外,有些道路中间有称之为“安全岛”的设施,是行人横穿马路躲避快速来往车辆之所。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土包,周边有四根护杆而已。但是,至少横穿马路的行人就不会站在来来往往的车流中了。

在英国还有一点让我很是受用,那就是人车关系。无论是在宽阔的马路,还是狭窄的小径,只要有人过马路,即使是不小心违反交通规则闯了红灯,车辆还是会很有礼貌、很有耐心地等你先过。一般情况下,当车主看到你有意向要过马路,他会主动向你挥挥手,示意你先过。这时,行人就会对着车主伸出大拇指以示谢意,快步走过。这已是不成文的规定,几乎所有人都乐于遵循,也使看似狭窄弯曲的道路能畅通无阻。一位久居英国的老乡回到国内,当听到汽车的喇叭声,以为是司机示意她先行,差点就丧生于国人的车轮底下。在英国过马路的时候,我根本不用担心车子,因为每个路口都会有一块牌子“Give Way(”让路),不管有没有行人或车辆,司机都会减速停车,左右观望后再继续前进。当然,在一些有行人过往的路口会设有红绿灯,以供行人自行控制。

英国交通的设施和英国人的行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国人的素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体谅和相互尊重,十分值得国人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