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桥
45239100000050

第50章 信息时代的远古余音

初到中国,来到衢州,我就参加了衢州建市20周年的庆典。我有幸与衢州市副市长坐在一起,讨论戏曲和其他领域的话题。期间,我赠送了雷德温市希尔顿剧院的照片,这是雷德温市及其姐妹城市委员会送给衢州的礼物。与此同时,我也收到送给雷德温市的一尊孔子雕像。之后,我欣赏了为庆祝建市20周年而由年轻人排演的精彩歌舞。我还拜谒了孔庙,参观了新建的博物馆,并走访了经济开发区。这个开发区预示着这座城市将在若干年里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中国百强城市之一。

我曾走在江滨路上,微风徐来,神清气爽,使我忘却了我的思乡。我凝视河对岸的西区,在那里,这个城市的最新的发展,能够被我们所期待。

这只是一个星期之内的事情。

第二周,我来到衢州第二中学。我有幸与一批敬业、勤劳、聪慧的教职员工共事。我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很快我便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在这儿我教英语,两周共30节课。同时,我也在排话剧《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那些我很乐于见面的学生,聪明,朝气蓬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当我走在校园里的时候,他们问候我,微笑着。我深信这些青年学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中国里将会有远大的前程。

在衢期间,我吃到了很多新鲜菜,有些是从来没有吃到过的,包括鱼头、兔头、鸭头、凤爪。我被告知,这些都是衢州当地菜。每天我就这样在新鲜食物、各色人物、不同场所体验全新的东西。

中国对我来说,是在舞台上演出的古老的宏大的史诗。在衢州的第一星期中,我就发现中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她既有充斥儒家文化的传统方式,也有最前沿的青春萌动。这是一个极其古老又异常年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度。

是什么在凝聚这个民族,并使她直面21世纪的许多挑战?她能凝聚人心,因为我能感觉到,撑起这个既有古老又有新鲜思想的地基:富有深情,有着几千年历史,深深扎根与人们心里的基石。

最近有一天,二中的一位老师带我去衢州市中心的一家户外商场(花鸟市场),我看到了花店、照相馆、电子产品商店,大小商店让人目不暇接。我们走到一家乐器店,店主正懒洋洋地倚在椅子上打瞌睡。我的朋友(陪同老师)上前叫醒了他。他睁开眼睛,朋友问他,会不会拉二胡?他说会。我的朋友又问:“你能不能演奏一曲,我的美国朋友想听一听二胡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店主说:“听起来声音似乎不太好,我酒有点喝多了。”

依我这个没有经过训练,不太专业的耳朵来听,这个人的演奏是相当专业的。这个曲子至少有一千年的历史,悲切的曲调让我心有戚戚。尽管也像小提琴一样有弓在拉,但我感觉二胡的声音要尖一些,情感的表露上更加清晰,不像小提琴那样圆润。

当他演奏完,我惊呆了。在这个又热又拥挤的商场里面,在毫无掌声、毫无报酬的情况下,这位素未谋面的艺术家(至少我认为如此)以一曲古老而美丽的乐曲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前几天,我参观了衢州学院,这是一所主攻工科,也包括音乐及其他学科的学院。学院旨在培养学生在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有一份好的工作。他们并不只是教学生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而且也培养在现代以及传统艺术中的表现能力。这次访问中,我得到了学校的接待。学校有一位老师,用至少有几千年历史的古筝为我弹奏曲子。这位音乐教师是在百忙中抽空而来的,她匆忙用胶带粘起拨琴的指甲,倾情演奏着这个21根弦的乐器。她给我弹奏了几首古老而美丽的曲子,如《渔舟唱晚》、《战台风》。她的手指灵活,滑移在琴弦中间,就像在跳几个世纪前的芭蕾舞。

我对中国音乐是门外汉,对音乐背后的专业理论更是一无所知,然而,我确实得到了乐感。这种乐感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原初体验,以及情感的真实表露,有痛苦,有兴奋,有暴力,也有沉思冥想。中国的音乐如此悠久,据我所知,有许多名曲是人人皆知的。

至此,一个有关中国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中:即便这里的人们不听旧的曲调,人人也都熟悉那些曲子。而且那些懂音乐、能弹奏的人们总希望与人分享这些音乐,使之广为传播。这是中国精神,它永驻人们的心田。我坚信,音乐只是其中一个基础,另一个是儒家的思想。音乐是无国界的。虽然它很抽象,但却可以平等分享,无需翻译。

我们这些英裔美国人只能够回头看四百年前伊丽莎白时代的历史,当时莎士比亚写作,人人(无论是同意的,反对的,富有的,贫穷的)都在分享这些文化遗产。中国浓厚、幽远的文化底蕴,这种能激励人们心灵乐章,还有创造、分享音乐的方式,以我这个局外人之愚见,必然成为中国走向灿烂辉煌未来的基础。

(希恩·多尔兹是美国雷德温市希尔顿剧院经理、导演。他曾执导刘易斯·卡罗的作品《爱丽斯漫游奇境》而大获成功。2005年作为艺术家交流项目志愿者在衢州二中工作二个月。该文发表于《浙江外事》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