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诞生起,老天便用魔术般的手将世界装扮得五颜六色。正因为有了颜色的存在,世界才变得如此可爱。但是由于文化、环境、习俗等的不同,导致世界各地的民俗中各有互不相同的颜色喜好,人们对颜色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联想。
喜事的颜色密码
在民俗中,喜事可说是头一件了,自盘古开天劈地起,这喜事可畏数不胜数,那么喜事与颜色又有着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满族入关带给人们思想、文化、服制等方面的巨大冲击,导致了汉族服饰的日渐消亡。
现在很多人在婚礼上流行穿旗袍马褂,但这并非是传统的中国汉族冠冕服饰。传统的汉族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形式,大襟右衽、宽袍广袖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
欧阳雨曦先生有篇名为《汉服婚礼服与汉族婚礼》的文章为现代人设定了一套汉服婚礼制式:
“1.颜色:中国人尤其是婚礼当然离不开红色,因此,无疑男女婚服皆应是大红色。历朝女式婚服颜色为大红色已成了定制,至于男式的好像唐宋至明也都是红色,但秦汉有人说是黑色。其实不必看古代,要是现代婚服的话女着红男着黑也非常搭配,而且显得萧穆正统。不过按近代中国人的理念,还是男女都采用红色好,这样显得喜庆;2.样式:参照梁冠礼服的样式,基本为直裙,上面附加一些礼服的配件,比如玉佩、彩绦、络穗、蔽膝、绶佩等,这些都是作为礼服不可少的,身再披红花结带即可;女式为广袖对襟翟衣,头戴珠凤冠。”
红色,成为中国喜事中亘古不变的经典色,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再也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热爱红色。从新娘子颤颤的盖头,到一串串脆响的鞭炮;从龙飞凤舞的春联,到流金溢彩的灯笼……只要是与节日相关的东西,就无一例外都是红色的。连过年刚蒸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馒头上,都要点上一个红点子。
在中国人的传统里,红色意味着喜庆、热闹、吉祥如意,用热烈、奔放、直率的红色是感情含蓄、风格内敛的中国人表达内心喜悦和欢乐的最佳语言。所以,千百年来,红色在中国获得了超出颜色之外的文化内涵。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就是把这种色彩语言的内涵渲染到了极致,从而轰动了西方。
红色已然成为了中国代表色,中式喜事常用的大红色被专门命名为“中国红”。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各方面都崭露头角,风劲刮全球时尚界,“中国红”作为中式服饰的“正宗”颜色更是成为许多设计师青睐的元素。
红色实在是一种有太多内涵的颜色。它浓烈而不失韵味,灵动而不失质感,它在众多的颜色中当仁不让,夺目而出,大有一泻千里的气势。
红色是激情的。它如燃烧的火焰,又如夏日的艳阳,温暖你,照耀你,激发你的热情,让你不顾一切地也置身其中。
红色又是动感的。凝滞的红色远远没有流动着的红色富有韵味。不管是舞者飞旋的裙裾,还是节日里挥动的长绸,或是风中猎猎飘扬的旗帜,又或是从孩童手里飞走的那一只氢气球……若要给它们涂上颜色,设想又有哪一种比红色更动人?红色生来就是这样的飞扬。
红色还是叛逆的。还记得早年那部盛极一时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么?片中少女安然那件标志着青春、叛逆和独立的衬衫,是多么耀眼的红。
在寒冷的冬日里,红色又是最贴心的颜色。昏暗的天空,阴冷的天气,潮湿的背景,一切都是阴郁的,又由得混杂着些许压抑与忧伤。这时,要是有一件红色的大衣出现在眼前,就像寂静里开始的一段激越的乐曲,就像幕布拉开后登台的华丽的主角,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就算是红色的帽子、围巾,手套,这些小的装扮也都像一簇小小的火苗,点亮你寂寞的眼睛,带给你无尽的暖意,慰藉你因为寒冷而稍稍落寞的心情。当冬日里遇上一个一身红衣的女子行走在人潮里,那种效果是只能用“惊艳”来形容的。自然的也会给你带来无尽的暖意吧?没有丝毫的扭捏,没有半点的犹疑,我行我素,这就是红色表达的情感。红色是冬日里的华尔兹,浪漫而温暖。
红色是纯粹的。它的纯粹不像黑色那样厚重,也不似白色那样轻浅。红色是醒目的,突出的,它和许多颜色搭配起来都美妙绝伦,红色和白色搭配倍显纯净,和黄色搭配倍显鲜艳,和黑色搭配则像一首意味深长的诗。就算和同样醒目却相差甚远的绿色搭配,只要用得恰当,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在我国的民俗中,素有“红白喜事”之说,这红喜自然就是前面所说的结婚等一些欢乐的事。而白喜则指丧礼,中国的“白喜”,顾名思义就是以白色为主原色的。自古以来,我国的丧礼就是用成片的白来渲染悲伤、庄重、肃穆,又显纯净以示对死者的敬重。
节日的颜色密码
在中国,每年的大年三十过春节。春节做为中国所有节日的老大,用热闹的“中国红”来表达可是当仁不让的,春节里贴窗花、贴春联、放鞭炮、红红火火,一片祥和。
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在民间,艺人们仅凭一双手就让一张普通的红纸变得千姿百态,美丽的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美好向往和祝愿,一些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到了”、“福气到了”。在民间,还有些人将“福”字做成寿星、寿桃等各种图案的。
春联又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规定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畅想未来,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对来年许下美好愿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元宵节正月十五,主打色是白色,最能体现的就是白色的元宵。元宵节是在春节之后来年的开春节,中国自古百善孝为先,总会在自己享受时不忘祖先。在南北朝时,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鼓。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鼓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的“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酌中志》中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滴粉元宵远近驰名。
《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仅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所谓柱花白糖、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猪馅,可以做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达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白色的元宵盛入一个透明容器里,洒上一勺糖,晶莹惕透,吃一口唇齿留香。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最重要的讲究禁火、扫墓之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这个节日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畅想未来、感受春天清新气息、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口,轿马后挂堵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声、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松树一般苍萃的绿可以说是清明当之无愧的颜色。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汉族的传统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同小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