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东北保家仙之常三太奶
45298300000099

第99章 赵六姑出门请帮手,神附体大勇首显威

原本以为这是刘家镇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件好事;原本以为凭这件事,刘家镇就会从此富裕起来,奔向小康的生活;原本以为这件事做成了,就可以载入刘家镇的史册;原本以为自己在退休前,可以有个完美的结局,但这一切都在逐渐的破灭。赵村长并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不管宋教授怎么不接电话,自己的心里怎么打鼓,都会抱有一线希望,或许宋教授真的只是很忙,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耽误了。

这几天赵村长几乎得了魔怔,老是产生幻觉,觉得电话在响,老是听到村部外面的大路上,有汽车的声音。赵村长再也等不下去了,从白小娟家回来,尽管只得知宋教授他们那天去了县城最大的饭店“八大幌”吃饭了,但这仅有的一点线索,也不能放过。大客车每两天一趟,于是赵村长下定决心,等大客车来了,就坐车去县城。

我爸爸离开村部的时候,赵村长还坐在村部里,守着电话,一声不吭的抽烟。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路过李文利家的时候,李文利和刘玉梅正在小卖店的门口说话,刘玉梅眉飞色舞的跟李文利说着什么,李文利满脸堆笑的点头哈腰。记得前几天来李文利的小卖店买东西,好像这刘玉梅说要给李文学介绍对象,看李文利今天那一脸的笑容,或许是因为这事儿。

最近李文学比从前安稳多了,每天除了坐在小卖店屋子里的火炉旁烤地瓜吃,就是坐在小卖店的门口发呆,偶尔还会帮着李文利干点活。李文学这突然的改变,的确让李文利十分的欣喜,要是刘玉梅真的能给李文学介绍个对象,那将是一件大好事。

我爸爸没心思关心这些事,村里和家里的事情已经足够让我爸爸没心思去关系别人的好歹。跟李文利随意的打了个招呼,便径直回家去了。

回到家的时候,我奶奶正翻箱倒柜的收拾东西,我爸爸见了十分的纳闷,连忙问道,

“妈,你这是干啥啊,收拾衣服,是要出门?”

我奶奶点了点头说,

“恩,听说村里通大客车了,我想这两天,回一趟赵家集,去找你四姨。”

我们的老家不是刘家镇,而是距离刘家镇一百多里地的赵家集,搬到刘家镇的时候,我爸爸还小。因为路途遥远,我奶奶很少回赵家集,我奶奶的四姐也就是我爸爸的四姨还住在那边,听奶奶偶尔说起过,她的四姐也就是我爸爸的四姨、我的四姨奶也是个远近闻名的“出马仙儿”,在赵家集附近的几个村镇里,特别的有名。

“去找我四姨?找我四姨干啥啊?咱们都多少年没回去过了,我四姨还在不在都不知道。”我爸爸纳闷的问到。

“我的去找找你四姨,因为最近这些事儿我总觉得名堂不小,这可不是一两个冤鬼、一两个黄皮子迷人的小事儿,这事儿我心里没底,得去找你四姨帮帮忙……”我奶奶说。

听了我奶奶的话,我爸爸吃惊的问,

“啊,这么严重啊,这事儿连您也整不了?”

的确,这么多年来,我奶奶在十里八村特别的有名,不管谁家遇上什么样的邪门的事儿,只要我奶奶出手,都会立即消灾解难。我爸爸第一次看到我奶奶如此的慌张和无助,心里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看来这次的事儿的确很严重。

“我都打听好了,坐大客车到县城,然后再换一趟去赵家集的车,挺方便的。我先准备点衣服啥的。”

我爸爸点了点头,我奶奶在柜子里拿出一个包袱皮,平整的铺在炕上,把刚才翻出来的几件随身的衣物叠好摆在上面,拉起包袱皮的四角,来回的系好,回头对我爸爸说,

“我估计得去个三五天,过小年儿之前回来,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得注意点……”

我爸爸点了点头,我奶奶继续说道,

“主要就是大勇,我不在家的时候,看好大勇,别让他自己在家,别让他跟村子里那些孩子疯跑,反正一切加点小心为好。”

我奶奶从腰里摘下一颗钥匙递给我爸爸,

";这是炕梢那个红漆的柜子的钥匙,后天是腊月十五,你在里边拿那个黄纸符和三炷香,去给三太奶上香,然后回来把里边那个跳大神儿的腰玲拿出来给大勇戴在腰上,平时别摘下来,要等我回来……";

我爸爸被我奶奶的一番嘱咐弄得十分的紧张,我奶奶见了,却微微的笑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得相信咱家大勇的造化,这孩子命里注定不是一般人,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按我说的做了就行……”

我爸爸全都记在心里,我奶奶把包好的包袱放在一边,转身去外屋厨房,拿了一个小盆,去仓房舀米做饭。我爸爸也换了件衣服,拿了一根绳,去前面的河套把前几天捡的一捆干树枝捆好扛回来。

……

第三天早上,通往县城的大客车果然如约的来了,从车上下来了几个人,想必是村里谁家的亲戚,通车了,方便了,就来我们刘家镇走走亲戚。

车票不贵,当天还能打个来回,腊月里,农闲的季节,许多手头宽裕的村民,便纷纷上了车,去县城逛逛。

别说是前两年,记说前阵子,刘家镇偶尔来一辆汽车,村子里的孩子都会一路追着看热闹,而如今人们可以亲自坐上这又宽绰又两趟的大汽车,人们都很兴奋,坐在车里,开心的互相聊天。

我爸爸把我奶奶送上了车,目送着大客车缓缓的开走,便转身回了家。奶奶交代过,她不在家的这几天,要照顾好我。

我爸爸用奶奶留下的那把钥匙,打开了炕梢的红漆木柜,里边果然有一张折叠好的黄纸符,还有三炷香,我爸爸把这些东西拿了出来,又在下面翻出了那串腰玲,给我绑在了腰上。

腰玲上的铃铛是铜的,晃一下,铃铛会发出哗楞楞的响声,一圈还绑着五彩的布条,特别的好看。我好奇的带着腰玲在屋子里来回的蹦跳,于是屋子里便充满了哗楞楞的铃铛清脆的声音。

我爸爸拿着黄纸符和三炷香去了西园子,模仿着我奶奶的样子,照葫芦画瓢的跪在三太奶的庙前,烧香祭拜。不大一会便弄完,转身往院子里走。

刚到院子里的时候,突然发现大门口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站在门口向院子里张望,见我爸爸走进院子,赶紧冲我爸爸说道,

“大哥,我打听一下,这……这是赵六姑的家么?”

我爸爸上下打量,这男人虽然身形消瘦脸色憔悴,但还算面善,便答应道,

“是啊,你是……”

那人一听,面露喜色,赶紧说道,

“大哥,我是远道来找六姑救命的……”

原来是来找我奶奶看事儿的,尽管我奶奶不在家,但出于礼貌,还是把这人请进了屋子。外面天冷,我爸爸给这男的沏了一杯热茶。

知道我奶奶不在家,那人有些失望,但还是一五一十的把来意说给我爸爸听。

原来这男的叫李铁军,今年三十七岁,家住在县城北面的八家子镇,是坐大客车来的我们刘家镇,慕名来找我奶奶给看事儿。

他去年把媳妇儿和四岁的儿子留在家里,跟着一个工程队,去外省的一个大山里的铁矿打工,铁矿地处深山,一去就是一整年,前阵子工程队里发了工资,也就要过年,便回到了家里。原本以为自己赚了钱,回家就可以翻建自己的房子,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可到了家才发现,自己的四岁的孩子丢了……

他的媳妇儿鼻涕一把泪一把的跟他说,他们的孩子半个月前丢了,怎么找也没找着。看着自己那憔悴的不成样子的媳妇,再想想自己那活泼可爱的儿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李铁军顿足捶胸,后悔自己不该为了多赚点钱留下老婆孩子去了外地,后悔自己不该一年都没回一次家。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又能挽回什么呢?

可事情既然出了,也只能接受,毕竟自己是个大老爷们,总的要把日子向前看。于是他便劝他的媳妇说,没了,就没了,我们伤心难过,要死要活,那孩子也是没了。我们就得往前看,好好过,我们还都年轻,慢慢的再要一个孩子,好好照顾长大。

他媳妇听了他的劝,情绪多少平复了一些,他继续劝,说你看看我赚了这么些钱,等开春了,就把这老房子退倒,重新盖无间砖瓦房,咱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原本以为这样自己的媳妇会慢慢的淡忘失去儿子的悲伤,可没想到后来的半个月里,他媳妇每天半夜,都会做恶梦醒来,还瞪大眼睛在屋子里四外张望,说这屋子里有鬼……

一开始李铁军还安慰自己的媳妇,说这肯定是悲伤过度,所以才会做噩梦。可架不住他媳妇每天晚上都神神叨叨的,不是指着窗子,就是指着柜盖,就说屋子里有鬼,把这原本胆子就不大的李铁军,吓的不敢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