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作用是什么?很多人的说法是做学问,搞研究,服务社会建设发展。这没有错,但光这种说法还不够。大学不是简单的技术学校和科研单位,大学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并引导他们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并挖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拥有广阔的胸襟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大学之高在于境界之高。
大学的高度体现在教育者的境界和受教育者的境界。教育者的境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境界。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这里的大师之大就是一种大的境界,大的气象,看似很虚,但实实在在感受得到。大师的境界可以感染人、塑造人,我在枟大学之美在于心灵之美枠一文中已经分析了如何从自我出发塑造心灵,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仅仅是自己的上下求索往往会陷入迷失,所以我们需要大师和导师来给我们指引方向,引导我们思考,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成长发展之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美好人格。
但是,中国有上千所大学,却很难说有没有上千位大师,我们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可能也没有几次接触大师的机会。所以我就在思考,是不是可以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校内大师可能接触不到,我们可以寻找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搭建一个平台、组建一支导师队伍、形成一套帮带机制,这也就应运而生了“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这些导师大部分是企业家,虽然不一定学术非常精通,但是他们在人生成长引导方面却有他们的独到之处,他们经过了人生的历练一路风风雨雨最终成就卓著,并且为社会创造了很多财富,他们身上的很多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当然,我们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明辨是非,要去伪存真。我在求是强鹰九阳真经中也说过“阅人无数,更需高人指路;高人指路,更需要贵人相助;贵人相助,更需要自己领悟。”
那么,我们究竟从中应该领悟些什么?有人说是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卓著,所以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充满了奉献精神。我认为这样讲是不妥当的。一个不懂得分享和奉献的人,一个总是以自我利益出发斤斤计较的人,一个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胸襟所反映的正是人的精神境界。
我们经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的道德修养一定是很高的,因为他能够容忍别人、包容万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心胸开阔可以让我们平心静气、宁静致远,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中,这种境界尤其难得。并表现为一种言谈笑貌、举止风度的优雅得体,古人称之为格局、气象,也就是我们讲的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拥有这种境界,我们可以站得更高,眼光会更加广阔而深邃,从而引导我们的生活,引导我们的实践。
那么,如何才能跳出狭隘的自我,拥有广阔的胸怀并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呢?
首先,我们需要把自我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联系,明确自我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才能真正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具有大视野、大胸怀和大境界。我也专门在人生感悟中将“加入求是强鹰俱乐部,更需要你努力拼搏,不断奉献,为国家社会民族创造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句话放入求是强鹰九阳真经的最后一句。大学应该做道德和责任的标杆并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社会现实。大学教育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价值不能通过收入、名誉来衡量,而更多地体现在身上肩负的国家民族的责任,更多地体现在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也就要求学生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去回答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怎样的人?”只有这样,大学的高度才能得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得到升华。
其次,高境界是一个人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也同样表现为一种对于未来的心态,境界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个精神世界的整体。我们需要时间去磨炼,只有经历过很多事情,只有阅人无数才能真正形成人生的高境界。但这不是必然,一个人可能阅历很丰富,但是如果他没有提升自我的意识,没有一种担当大任的勇气,没有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懈探索和追求,那么他的人生境界不可能得到提升。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并且能够有高人指路和贵人相助的话,相信我们的自我塑造会少走弯路,境界会得到更快的提升。但是,很多东西是需要内化的,并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形成自我的判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认识到人生意义不在于求个人利益去占有,而在于求社会利益去贡献。
大学之高在于境界之高,大学所要塑造的是对社会有创造性价值和贡献的人,是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的人,是有着崇高境界的人。希望大家不断超越自我,臻于至善。
大学之高在于境界之高!
(2011‐02‐17 08:44:09)
(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6b84aa070100p3ze .html)
评论
zjubbb
2011‐02‐17 12:40:45
看了这篇文章感同身受,周围很多同学因为逃避而选择继续读书,很多人都不明白在大学读研为的什么,有的只是为了找一份高一两千块的工作,有的则是读书的“惯性”,我认为这种目的毫无必要。正如这篇文章所说的,我们到大学读书应该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境界,去承担社会的责任,积累人生的优质的阅历,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为社会作出贡献。尤其作为管理学院的学生,我们一方面要在书本上研究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去积极参与,去了解社会中现实的企业,用理论、用知识帮助企业,这不仅是研究所需,更是管理学研究者所承担的职责。
wooxiyu
2011‐02‐20 11:12:38
阮老师说得很对,现在大学里很多年轻有为的学者很大部分是因为掌握了严谨、符合国际标准的研究方法,在顶级刊物上发了很多文章。相比之下,一些老教师虽然没那么“国际化”,发文章也不如年轻教师这么勤快,但是他们的学术底蕴,对于传统理论的理解深度、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能力都更胜一筹,而且这些老教师往往都有着特点鲜明的人格魅力。可能阮老师您上学的时候这样的“老活宝们”应该还有很多吧?我感觉现在学校里确实已经不多了。
我觉得请成功的社会人士以导师制的形式带学生,特别对于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但启发学生的思维、塑造精神追求还只是学生整体培养方案的其中一部分,要同时注重挖掘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大学最大的资源禀赋在于丰富的教育和教学资源,硕导、博导和研究生们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多“找”、多“挖角”来一些学术水平和精神追求俱佳的真正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