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卦山
45338000000015

第15章 名人荟萃——文人学者官宦名流的行迹

李商隐之题咏。

张商英之题咏:

明嘉靖七年李天畀《重修舍利创建南殿记》:“吾邑万卦天宁禅寺实形胜之鸣于晋者,……如张商英之题咏、郝忠恕之著作,皆所以羽翼梵宫、壮观山门者。”

张商英(1043—1121年),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北宋宰相;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出提点河东刑狱。提点刑狱,简称提刑官,是宋代官职名称。主要掌管“路”刑狱之事。并总管所辖州、府、军的刑狱公事、核准死刑等,也有权对本路的其他官员和下属的州、县官员实施监察。大观四年(1110年),代理蔡京为相,大事改革弊端,劝徽宗节俭,勿大兴土木,令徽宗不悦。后受蔡京谗言之害,被贬。张商英信奉佛教,造诣很深,他在山西期间游历参拜了不少佛教名胜,如五台山、卦山、文水县寿宁寺、霍山等,并留有歌咏诗篇。据清李光暎《金石文考略》卷十五载,张商英万卦山题诗作于宋政和四年(1114甲午),任职与作诗年代相差较远,可惜其碑已失,诗无传。

万松行秀(1166—1246年),金末元初禅宗高僧,俗姓蔡,金河中解县(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人。万松行秀真正与交城县的结缘,始于他与交城县王山圆明寺的关系。其一,万松的师父慧满(又称雪岩满,原名善满)、师祖父觉体(1119—1171年,又称王山体)都是出自交城县王山圆明寺的和尚;其二,后来万松在燕京又收了交城县人洪倪做徒弟;其三,师父慧满在王山圆明寺圆寂,噩耗传至京师,万松行秀不远千里来交城奔丧;其四,万松行秀还登临过卦山天宁寺(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唯万卦之古刹,实万松之旧游”),似乎多次来过交城;其五,他的高足湛然居士是交城县三大佛寺的功德主,专门为交城县三大佛寺写过六篇文字。这些事情在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元好问的《寿圣禅寺功德记》等文献里有过反映。他与交城县的缘分不能说小。

《赵孟頫集·天宁禅寺虚照禅师明公塔铭》:“曹洞正宗,自青州古佛而下十余世,得王山体、雪岩满为子……”,“携师诣太原王山古刹,”嵩山少林寺碑林有《大明月舟禅师之碑》,此碑立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碑阳为月舟之行实,碑阴刻《续曹洞正传宗派之图》,所列系谱为:芙蓉楷禅师—鹿门觉禅师—青州辨禅师—大明宝禅师—王山体禅师—雪岩满禅师—万松秀禅师。

耶律楚材为卦山天宁寺功德主。

清康熙五年至十年间,一些著名学者与诗人朱彝尊(1629—1709年)、王士禄(1626—1673年)、顾炎武(1613—1682年)、潘耒(1648—1708年)、阎尔梅(1603—1679年)、傅山(1607—1684年)等人云集交城、在卦山进行了游历、讲学、考察活动。

进入卦山景区途中,有一座桥楼过厅“半道亭”。它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是交城知县赵吉士创建的。而其“半道”之名,却是由白耷山人阎尔梅(1603—1679年)命名的。“半道”之名听来很俗,其实不俗。阎尔梅《白耷山人诗集》收有《卦峰唱韵》七绝五首,在诗末自注云:“邑令赵天羽构亭山麓,余题之曰‘半道’,取靖节遗事也。”“靖节”,指陶渊明(365—427年),号靖节先生,东晋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南朝·梁《昭明文选·陶渊明传》:“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克不及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之间邀之。”阎尔梅借用“靖节”典故,一语双关,一自喻陶氏超诣,二喻赵吉士如王弘一样喜欢结交名士。

顾炎武在《金石文字记》中收有他对卦山天宁寺两通唐碑的考释。一通是《华严九会之碑》,一通是《华严三会普光明殿功德碑》。顾炎武来卦山的时间是清康熙十年(1671年)。他受交城知县赵吉士之邀,下榻武园,游历交城县石壁玄中寺、卦山天宁寺。

1977年7月,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游卦山天宁寺,作《卦山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