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理地貌的变迁
45341400000036

第36章 现有冰川将可能大量消失

喜马拉雅山冰川可能在2035年消失

喜马拉雅山冰川印度国家地球物理学研究所的穆尼尔·艾哈迈德表示,克什米尔地区一处喜马拉雅大冰川在2007年缩短了几乎22米,而其他几处小型冰川已经完全消失了。

印度气象厅的阿吉特·蒂亚吉说,如果地球依然保持目前的变暖速度,冰川消融的速度甚至会加快。阿吉特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说,1.5万米的喜马拉雅冰川组成了一个独特的水库,为终年流淌的印度河、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提供了源泉,而这些河流正是南亚国家十几亿人口的主要饮用水来源。从目前的冰川融化速度来看,流淌在印度平原北部的大江大河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成季节性河流。

有些科学家认为,悬浮在亚洲上空的将近2英里厚的污染云可能是问题的成因之一。人们原先认为,因烧柴烧粪和焚田焚林形成的污染云能够遮挡阳光,有助于降低地面温度,但科学家现在了解到,那些云里的烟灰颗粒物其实会吸收阳光,使地面吸收的热量增加近50%。

针对喜马拉雅山冰川有可能在2035年完全消失的报道,中科院专家、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长何元庆日前表示,从他观测的情况来看,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何元庆指出,玉龙雪山融化得要比喜马拉雅山冰川快,但根据他的观测,玉龙雪山平均一年厚度也就减薄3米,他认为一年减少22米的高度是不太可能的,况且就算每年融化22米的高度,但这个量对于海拔六七千米的喜马拉雅山冰川来说也不至于会在50年内消失。何元庆介绍说,全球温度受气候影响是波动性的,影响气候变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太阳活动和宇宙环境的自然改变对地球的影响;另外一个是人类活动因素,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利用、绿地减少等等。

在此问题上,何元庆乐观地认为,如果按照自然的变化,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不一定会持续升温,或许有可能进入全球变冷的阶段;在人为因素方面,全球正在积极减排,也有助于遏止气候变暖的趋势。

要融化整个喜马拉雅山冰川,全球气温至少需要升高5℃以上,而从过去20多年的变化来看,全球的平均温度才升高了不到0.74℃。从事冰川研究38年的中科院研究员张文敬也指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冰雪的消融必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反过来又限制了气温的进一步升高,这就是一个循环的调节过程。况且,喜马拉雅中西部的珠穆朗玛北坡的冰川冰温低达-6℃至-10℃左右,就算地球平均气温升高3℃~6℃,也仅仅是将它们的冰温提高或接近融化状态的临界温度区间而已,仍达不到使其“冰河日下,江山为之变色”的地步。

所以,喜马拉雅山冰川会不会很快融化,要取决于人们治理环境的进程和效果,将来的喜马拉雅山冰川会变成什么样子仍然无法准确预测。

落基山脉冰川30年后消失

落基山脉冰川加拿大科学家日前指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北美大陆西半部的基本水源——落基山脉的冰川将会全部融化。在过去的25年中,由于对这一问题的忽略而耽搁了时间,目前,每年冰川融化的速度超过了结冰的程度。在过去的100年中,落基山脉的阿萨巴斯卡冰川后退了1.5千米。

冰川后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研究加拿大北极环境问题的罗伯·斯伯特教授说,从目前科学考察的数据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北极冰川的厚度和宽度都在缩小,现在部分北极水域的冰层厚度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大约40%。从世界各地的高山冰川来看,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脉等都面临着冰川消融的问题。

高山冰川是河流的发源地,冰川通常应该缓慢地消融,允许溪水和河流常年流畅。在仲夏和夏末时节,人们用水量最大,而冰川融化水量也是最大的。如果落基山脉冰川在二三十年后消失,那么,许多河流就会成为季节河。人们只能在春季冰雪融化时通过水库来储备水。此外,高山冰川融化还带来了冰川中沉积的核试验以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释放问题。但许多生态学家认为,冰川消失、水资源短缺将是一个更难对付的问题。

加拿大生态学家辛德勒教授指出,虽然目前的气候转暖和干旱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无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如果全球对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视和保护措施得力,在一个世纪之后,将可能使冰川再现。因此,目前保护生态的意义重大。

委内瑞拉冰川可能在未来13年内消失

委内瑞拉西南部内华达山山脉上的雪线正以平均每年9米的速度升高,受此影响,雪山上的冰川极有可能在未来13年内完全消失。

内华达山据委内瑞拉《最新消息报》报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大片森林被毁是造成委内瑞拉境内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在过去30年里,内华达山山脉上的冰川面积从最初的1.37平方千米下降至0.43平方千米。报道说,从长远看,冰川的消失将使委内瑞拉部分河流、湖泊的水量下降,导致淡水资源减少,影响周围地区居民的用水情况。

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来自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的数十位珊瑚礁及气候变化方面的专家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45ppm,日益变暖的气候和日渐酸化的海水将对珊瑚礁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此后数十年内珊瑚礁的生长将逐渐停止直至灭亡。

作为“生命母亲”的海洋就好似一个巨大的“碳调节器”,以其天然的碱性,不断吸收并分解着地球上大量的二氧化碳,调节着世界各地的气候。有学者称,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时间里,海洋大约吸收了一半以上人类产生的二氧化碳;目前地球上每人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吨左右仍需依靠海洋进行吸收。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化石能源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以来,人类碳排放速度和总量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海洋虽然广阔无垠,却仍然有其极限。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从工业化时代前后的2ppm已飚升至如今的37ppm。

格陵兰冰川正在加速消失

格陵兰冰川

研究人员发现,和10年前相比,格陵兰冰川融化的速度增长了2倍。这意味着大西洋的上升速度可能比预期的要快,研究人员说,地面空气温度的升高可能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认为,全球的冰川都正在加速消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学者EricRignot说:“格陵兰冰川的融化速度以及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要快。”Rignot说,1996年至2006年间,格陵兰融化到大西洋的水量增加了2倍,从每年的90立方千米上升到了220立方千米。Rignot说:“1立方千米的水量等于洛杉矶全年的用水总量。200立方千米的水量是一个很大的数量。”专家们认为,大家低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英国剑桥大学ScottPolar研究所的JulianDowdeswell说:“格陵兰冰川如果完全融化,将让海平面升高7米。”这份研究没有研究造成格陵兰地面空气温度上升的原因,但大部分的科学家认为,是人类活动造成了气温的升高,尤其是燃烧汽油,在全球气温升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有学者利用卫星数据地图来追踪格陵兰冰川的运动情况,他们发现,那里的冰川正在缓慢地融化,流向海洋,有些成为海上的零星小浮冰。他们计算认为,格陵兰每年融化的冰川水量抬高全球的海平面0.02英寸到0.1英寸。自从1996年以来,格陵兰东南部的冰川开始加速融化;从2000年开始,北部格陵兰的冰川也开始加速融化。学者们认为,未来冰川融化的速度还将加快。

一个世纪内北冰洋冰盖消失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照此下去,预计一个世纪以内北冰洋的冰盖将彻底消失,冰面将不复存在。

北冰洋1979年至2001年,北极9月份的冰雪覆盖范围一直都以6.5%的速度萎缩,但是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一下子蹿到了7.3%,而现在这个数字接近8%。专家们称,北冰洋冰盖的变化可能是全球变暖所致,他们担心这种下降的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后,冰盖将无法恢复。

北极冰雪面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通常,北极冰盖从每年春末到9月持续缩小,而到秋冬季节又恢复到最大。但研究人员发现,2004年至2005年的冬季,北极冰盖的恢复程度是近20多年中最小的。北冰洋上的冰盖面积,今年每个月份都创下了同期最低历史纪录。20世纪90年代北极冰盖也出现缩小的趋势,那时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北极上空的气流将冰盖“吹”向南方所导致的。但2002年以来北极上空的气流已发生变化,而冰盖仍以平均每年8.5%的速度持续缩小,这使科学家相信,冰盖缩小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研究人员说,消失的北极冰盖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不可弥补的。

阿尔卑斯山冰川将消失

阿尔卑斯山冰川奥地利科学家最近发出警告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冰川将在2050年完全消融,并给整个欧洲大陆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最新例证。

科学家在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到2050年,绝大部分现存于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将会完全消融,目前已有确凿证据显示,覆盖该地区的冰层正处于不断融化的状态中。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生态研究所的罗兰·普塞纳指出,位于奥地利西部地区的蒂罗尔州恰好处在阿尔卑斯山区,根据常年监测数据,那里的冰川正在以每年大约3%的幅度缩减。目前阿尔卑斯山冰川的平均厚度为30米。普塞纳说:“我们确信,到2050年时,除了某些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冰川会得以幸存外,其他冰川都将不复存在。”

安第斯山脉的冰川将很快消失

法国和南美科学家警告说,热带安第斯山脉的小冰川可能会在15年后消失。这些冰川的消失和厄尔尼诺气候型的频繁出现有关。

安第斯山脉的冰川

研究人员说,在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两处冰川上所做的试验表明,这些热带纬度上独一无二的奇观到2015年将完全融化。科学家在一份声明中说:“在过去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时间里,冰川萎缩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果冰川继续以同样的速度萎缩,它们最终消失的时间还要提前。”这些研究人员来自法国发展研究所、玻利维亚水力水文研究所和厄瓜多尔气象水文研究所。

他们的发现印证了由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警告。IPCC是为联合国提供咨询的最高级别的气候专家委员会。在IPCC这份报告中提到,由于全球变暖,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雪盖已减少了10%,非极地地区的冰川也出现大范围萎缩。然而,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将安第斯山脉的冰川面临的威胁明确地归因为更为频繁出现的厄尔尼诺气候型。厄尔尼诺使得当地降水明显减少。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大范围海温异常现象,南美沿岸出现异常暖海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现异常冷海水。厄尔尼诺能引起世界范围内气候异常,在从亚洲到非洲之角的不同地区造成干旱、洪水、霜冻和森林火灾。厄尔尼诺每隔2~10年出现一次,平均每个周期长度为4.5年,但是过去20年其发生频率明显加快。气候学家认为,厄尔尼诺发生频率加快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使得西太平洋出现大范围暖海水集积,从而破坏了原先的流型和降水型。

全球变暖这一术语被用来描述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导致的日益升高的大气温度。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又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引起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所谓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低层阻止地表和大气的长波辐射向太空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