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宁波老话故事
45351300000003

第3章 金窠银窠 勿如屋里草窠

宁波灵桥的前身是浮船相连的木板桥。一个桥洞只有两丈宽,铺着厚木板作桥梁,没有栏杆,晚上行人很少,一到夏天就成了做苦力人的乘凉处。

这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艘广东人的货船从奉化江上游过桥而来,不料,撞着了桥洞的木桩,浮桥一晃动,熟睡在桥上的一个年轻男子就掉落到货船上。正好船上货物松软,男子没惊醒。货船驶出了招宝山外,天渐渐地亮起来,船主发现舱板上躺着一个人,便叫醒询问:“你是干什么的?现船已驶出大海,不能将你送回宁波了,你就在我的船上做帮工吧,下次有机会时再送你回去。”被叫醒的人就是宁波城里做苦力的冯存仁。他想事已如此,只能这样了。

船到广东没几天,船主受他人之托,热情地把冯存仁带到一户姓金的富豪人家做上门女婿。冯存仁似信非信地进了富丽堂皇的客厅,主人百般热情,用美酒佳肴招待客人。席间主人向冯存仁嘘寒问暖,冯存仁受宠若惊,以为在做美梦。就这样,朦朦胧胧成了主人的乘龙快婿,三天后就拜堂成亲。

洞房花烛夜,冯存仁揭开新娘子的红盖头,见娘子生得如花似玉,禁不住心中喜悦,惊呼起来:“我是个做苦力住草窠的人,一眨眼进了这金窠银窠,天助我也!”说着就拉新娘入睡。冷不防新娘将他一把推开,并正色道:“客人,我是一个患麻风病绝症的人,靠食何首乌、含高丽参维持生命,你如果与我同枕共欢,肯定染上麻风病而必死无疑,而我反倒有了生存的希望,我不想在这金窠银窠里害死你。”

新郎闻言,如五雷击顶,急要连夜出逃。新娘拦住道:“谈何容易!如今我们只能假装洞房,明天一早我们亲亲热热向父母亲问安,切切不可露出丝毫破绽,再见机行事。”

冯存仁感激金姑娘善良仗义之心,想起自己的伯父是个老中医,便对她说:“我伯父是位老中医,能治疑难杂症,不妨去信向他说明你的病症,也许他有偏方能医治。”金姑娘点头同意,挥笔写信。可是广东离宁波千里之遥,不知何年何月能得回讯。冯存仁说:“我是因误乘了到广东来的船才到了此地。那船主姓任,常去宁波经商,他待人热情,可请他传递。”金姑娘向父亲说明其意,金父知冯存仁住在家内,插翅难飞,便同意了。

一个月后,任船主从宁波捎来一瓶药汁和一封书信,信上写:“麻风病初期,服用毒蛇腐烂的汁液,以毒攻毒,再用何首乌煎汤补身,病情定会缓和。捎上蛇腐汁一瓶,分五次服用。”

金姑娘服药后虽然见效,但知道此病难以根治,见眼下父亲对冯存仁的监视有所松懈,就帮“丈夫”逃出了金家。冯存仁在码头找到任船主,请求搭船返回宁波。任船主见冯是个知恩图报,又聪明能干之人,心存挽留之意,说:“近日货船不去宁波,先到我家住下来再说。”冯存仁无奈,来到任家。这任家青砖黛瓦,家境殷实,可他思乡心切,连做梦也想家。几天后,他连连询问主人,货船何日去宁波?主人总是借故推脱。冯存仁意识到,逃出金家的金窠,又到任家的银窠(“任”,宁波方言念作“银”),总觉得不如宁波家中的草窠,就坦然向主人言明思家想亲人的心里话。主人是个明事理的人,听了冯存仁的肺腑之言,便打消了留住他的念头,且与他结为莫逆之交,将他送回宁波。

冯存仁回家后,人们出于好奇前来询问。他向大家细述在广东的经历后,深情地说:“真是金窠银窠不如屋里草窠啊。”后来冯氏在江厦街开设“冯存仁药店”,如今百年老店仍驰名中外。

(乐秀惠讲述 乐炳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