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我要长生不老
4539700000012

第12章 、李少君去哪儿

“然后呢?”

“接下来怎么样了啊?”

“李少君有没有给汉武帝神丹?”

……

显然,我讲的关于李少君的故事让乔叔、油农着了迷,追着我问结果。可哪有结果,这些故事都是我翻野史看来的边角料。再说,要李少君真给了汉武帝长生不老药,恐怕历史就得重写。

但对于要寻找李少君的我们来说,任何一条毫不起眼的线索,都有可能成为找到这个一千多年前人物的关键因素。

“哪有你这样的,讲故事讲一半。李少君到底有没有给汉武帝长生不老药?”油农还是不甘心。

“给了,当然给了,要不给,你觉得李少君能活着走出未央宫吗?在李少君给了汉武帝长生不老药之后没多久,就说自己有病,需要到山中静修治病,便离开了汉武帝。后面有一天夜里,汉武帝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和李少君一起登上了河南的嵩山,半路上有个神仙骑着龙从云中降下来,说太乙真人请李少君去。汉武帝惊醒了,立刻派人打听李少君的情况。”

“说来说去,这李少君就是个骗子,要是真有长生不老之术,并且将此给了汉武帝的话,汉武帝也不会只活69岁就一命呜呼。并且我觉得呀,他那时候说要炼丹,跟汉武帝要的1000两黄金,八成是被他私吞了。”乔叔是个实在人,事事都在盘衡着利益得失,不像油农那样,单纯只是好奇,为听个故事。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少君离开汉武帝后去了哪里,以及又怎么再次找到他——假如他真长生不老活到了现在的话。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但在简单的答案背后,是更不可捉摸的谜团。

接上面提到的。李少君病重时,武帝去探视,让人把李少君炼仙丹的秘方完全记下来,可还没等说完,李少君就死了。作为李少君脑残粉的汉武帝说:“李少君不会死,他是登了仙界了!”

果然,在李少君刚要入殓时,尸体忽然不见了,衣服连扣子都没解开,好像蝉蜕一样。这时候的汉武帝如梦初醒,追悔莫及,恨自己没有向李少君更多的求教道术。至于李少君到底有没有骗他这回事,早都抛到九霄之外了。

这里还有一个疑团。据史书记载,李少君的的药丸确有长生之效。他的好友董仲躬是汉武帝时期的朝议郎(不是什么大官,就一个六品文官),董仲躬一向有病,身体消瘦气血不足。李少君就给了他两副药和药方,让他用戊巳年间生长的草、当地出产的油脂、黄精的根和野兽的脂膏,秋天先枯死的根、春天百花的膏汁,在十二月上旬把上述药料合放在铜器中熬,让一个童子沐浴得十分洁净,让他看好火候,把熬好的膏再制成鸡蛋大的药丸,三只药丸一个疗程。

李少君对董仲躬说这副药非常神奇,吃一副药丸,身体就会感到轻快;吃三幅,旧牙脱落新牙长出;吃五副,老了后腰不弯背不驼。毫无疑问,药是好药,但读多了《四书》、《五经》等圣贤书的董仲躬压根就不相信这些,还经常嘲笑李少君这些服丹药学道术的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李少君也没少被董仲躬嘲笑。不仅如此,常常上书给汉武帝,认为人寿天定,衰老是正常的,不是学道术能长生不老的,并且劝谏汉武帝,不要沉迷于此而荒废朝政。

因此可想而知,李少君给董仲躬的药方,董仲躬连看都没看,渐渐的,他的病也就越来越重,以致奄奄一息。这时恰逢李少君去世成仙的消息传来,听了传言的董仲躬半信半疑,抱着试试的态度吃了李少君给的药,不曾想只吃了半副,就觉得身轻体壮,病立刻好了。服完一副药之后,就觉得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这时他才相信真的有长生不死的道术。

尝到甜头的董仲躬一发不可收拾,直接辞去官职,走山访水去向导师们请教长生不老之术,但始终不得要领。后来虽然他头发不白精力旺盛,但还是活到八十多岁就死了。死前叮嘱他的儿子董道生说,“我曾得到李少君的仙药,起初不相信,后来服药见效,却不能解释药力的来源和修道的方术,只有抱憾于九泉之下了。你要寻找人间懂得道术的人,向他学习修道的要诀,常服仙药,就会超化成仙了。”

“为什么李少君不把他给董仲躬的药也给汉武帝吃吃?让皇上也多活几年。”油农听完后抛出了这个问题。

“怕是汉武帝平常淫乐过度,身体过度亏损,一般的药都补不过来了。”乔叔跟上一句。

他们俩都听故事入迷了,在那你一句我一句的抒发着各自的疑问见解。自始至终,叶若秉没有说过一句话。

看到叶若秉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我也从讲故事的炫耀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当下问题的棘手之处。

去哪找李少君?

现在关于李少君的线索有两个:

一、他真的死了;

二、他没有死,成仙了。

可无论哪种情况,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消息。死了自然就无法找了,可成仙了就更不好找。所以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没有结果。

想到这些,我的表情也凝重了起来。但转念一想,找李少君是叶若秉提出来的。想必他肯定有了线索。

大家都心有灵犀似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叶若秉。

“大致的故事,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刚许飞寒跟大家讲了。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那么多的人中,有一个是没有了确切下落的。”叶若秉开口了。

这一下子把我们问懵了,我们思前想后,实在没找出故事里那个没了下落的人。无奈,又把目光投向了叶若秉。

“那个被叶若秉拿来试丹,最后跑掉的匈奴头领。”

我、乔叔、油农我们三个面面相觑,这实在没想到。或许他们两个跟我想的一样,要逃出戒备森严的偌大宫廷,谈何容易,最后肯定还是被擒住。但从叶若秉掌握的消息来看,那个匈奴头领确实逃了出来。

叶若秉接着说道:“三年前,有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说在西安市郊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位老人。老人看上去特别老,还有些疯癫,满口胡话,说自己已经活了几万年,现在在找李少君。因为查不出这位老人的家人,所以就把他送到了当地的收容所,但没过几天,又跑掉不见了。”

不对呀,就算按汉武帝的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算,距现在也就2100多年时间,那位匈奴是在汉武帝在位期间逃出来的,怎么可能说自己活了几万年呢?

我把这个疑问抛给了叶若秉。

叶若秉对我微微一笑,“是,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起初我也有这个疑虑,觉得这有可能是恶意炒作的假新闻。但后来我相信了。”

“为什么?”

“因为我根据新闻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到了我这里。现在让他呆在一个秘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