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言情我要长生不老
4539700000007

第7章 、家书

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就打开电视看新闻。还好,新闻上都是别的事,没有南京市博物馆被盗的新闻,看来这次真是以假乱真了,他们都没有发现。

回来后,依旧是放假,我在家没事,打算从博物馆偷回来的那幅书法。可就在第二天的中午,油农打电话给我,说出来一起吃饭。我心想现在大家都一起共事,刚好认识相熟一下。这几个人里,看来看去也就我和油农可以说到一起。

但没想到这是顿很无聊的午饭,油农一直都在喋喋不休的说他喜欢上了安贝。她开始说的时候,我没有回过神来,心想安贝是谁呀?油农用的着跟我说吗,后来听明白了,安贝就是叶若秉身边那个美女。

这事,肯定没戏。

吃完饭后我回到房子,开始研究那副书法。

王羲之不愧是“书圣”,只见这副字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看着真是种享受。至于所写的内容,还好不是用草书写就,因此不难辨认。

这不像是份家书。

古人的家书,一般是指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较多的是平安信。可这写文字的内容,倒像是一个叫君房的人的自述。

君房,君房,这名字有点熟。但又一时想不起来。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各种字、号,有时候这些字、号反倒被名字更被人熟知。说到古人的“字”,我猛然间想了起来。

君房,君房,这不就是徐福的字号嘛?这是徐福的自述,由一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写的关于徐福的自述!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的《兰亭集序》更是闻名世界。一般来说,他的书法作品大多都是帖,给别人代写的这么长的自述,还从来没有听过。能让一代书法大家王羲之些如此这般内容的,肯定不是一般人。

再或者,就是这个人给出了王羲之无法拒绝的条件。可徐福能给出的,能有什么呢?

长生不老!这就是徐福能王羲之的最大最具诱惑的条件了。如果以长生不老为条件,王羲之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一切,或许就在这份家书里。

纵然我是历史研究生,但要完全看懂1700多年前的文章,也并不容易,况且这是用书法体写成的,个别字还得钻研。

我打电话叫了份外卖,关起门来,不搞出个所以然来,就不出门了。

一个下午过去了。一个晚上过去了……又一个晚上过去了……

可我丝毫不觉得疲倦,当我把头彻底从这份自述上移开时,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1700多年前一副栩栩如生的画卷,在这份自述里展开了。

首先是写这份家书的目的,或许只有两种人才会这般。一是失忆症,而就是像徐福这般可以长生不老的人。失忆症是因为忘得快,所以得记下来。徐福是因为活的时间太长了,他怕忘了世间诸事,因此也要记下来。

看内文,这确实是家书,是徐福写给他家人的。另一方面,他让王羲之写这份家书时,时间距他寻找长生不老那时已过去了500多年,他当时的家人早已去世,

家人都已悉数去世,这还用的着写家书吗?用得着!

这就跟我们现在但凡有稍微重大点的事,都要拍照留念一样,为的就是不让这些记忆湮没在时光中。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足以让我们的回忆斑驳,模糊,忘掉诸多事情。而徐福,当他站在王羲之面前时,已经是一个活了500多年的人了。他记住了多少?又遗忘了多少?

趁着还有些许回忆,他以一颗长生不老药的价码,让王羲之为他写份家书,寄托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些,是写在这篇洋洋洒洒,赏心悦目的家书前面的,算是个开场白吧。

徐福的这份家书是文言形式的,读起来聱牙诘屈,就算我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弄懂也费了很大力气。

中间的部分,也是正文部分,讲的是他如何寻找到长生不老药的过程,及如何逃避秦始皇追杀的。这才是这份家书的重点所在。从中,我了解到了徐福寻找长生不老的诸多事实。我心想,将来以此为题目写篇论文,绝对可以引起学术界的轰动。

从文中可以看出来,对于秦始皇派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本人并不乐意。徐福是那个时代的著名术士,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很红很火的,跟现在的明星一样。

以下是徐福家书中的自述,原文是文言形式的,读起来聱牙诘屈,就算我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弄懂也费了很大力气。

徐福自己就是术士,明白想要长生不老,必须得清心寡欲,静坐修行。徐福对秦始皇讲了如此这般的成仙之道。可那时候的秦始皇穷奢极欲,纵然一心想要长生不老,但若要他放弃天下,避进深山老林去修行,秦始皇明显做不到。因此根本不听徐福的建议,反而以他的家人为要挟,命令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徐福被逼无奈,只好踏上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征途,他知道此去不但凶多吉少,还极有可能一无所获。这两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或许要他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他临行前给家人留了一封信,让他们伺机逃脱秦始皇的监视,往蓬莱那边去,到时候与他会和,一同逃亡。

徐福去的时候带了童男童女3000人,一来将来真见到了神仙,可以将这三千童男童女献于神仙;二来三千童男童女好管理,只要有吃有喝就行。徐福浩浩荡荡一行人,沿途受到各省郡的款待补给,倒也一路顺利,很快就到了胶东郡。

在当地府衙的协助下,徐福很快造了几艘大船,挑了个好日子就出海了。出发的时候风平浪静,谁知在水上航行了一天,忽然狂风大作,巨浪挟着暴雨袭向船只。徐福看情况不妙,命众人停止前进,原路返回。

说来奇怪,船后退没一会儿,阴云便散去了,一时间又风平浪静。徐福见此情景,以为风暴过去了,旋即又命令众人前行。可没想到船一前行,风暴顷刻间又弥天漫地,几次眼看着就要将船只掀翻了。

如此反复几次,徐福终于明白了,这是天意。

进还是退?

进,意味着粉身碎骨,葬身海底;退,意味着一无所获,回去无法交差,定遭秦始皇杀害。

徐福思索了好一会儿,最终下定决心,让众人返回,他独自一人前去。他唯一的担心,就是他的家人了。但愿他的家人看了他留的信,已经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从大船上放下一叶扁舟,让众人返回。他独自在海上等了两天,估摸着别人差不多快靠岸了的时候,他才摇动船桨,向海洋深处划去。

在徐福等待的两天时间里,海上不见一丝风一丝浪,海面平静的就像是在陆地上一样,船在水上几乎不动。徐福这两天时间里,什么东西也没吃,就静静的盘坐在船上辟谷,他想以一个修道之人的方式死去。

就在他有气无力的摇动船桨没几下,船刚刚行驶出一点时,立马又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就几下,船被倾覆,徐福跌入了水中。等再醒来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见此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人们不疾不徐,怡然自乐,完全不同于他原先所处的世界。

莫非我已经死了,到了另一个地方?徐福心中不解,站起身来自顾自的嘀咕道。这时过来个白发老人,到了徐福面前,笑吟吟的看着他。

徐福见这白发老人也是道士模样,便问道:“道长,我这是身在何处?”

白发老人答道:“我知道你是为何而来,但你不必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因为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说罢,白发老人伸出手,手心里两颗红色的药丸。

徐福接过药丸,眼前的一切倏然消失了。他醒来时,依然躺在船里,风平浪静,四下无声。他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却突然发现,手边有两颗红色的药丸。他想到梦中神奇的经历,顿时明白,这是仙人所赐。虽然觉得奇怪,但他也不去探究了,作为一个道士他明白,天机不可泄露,也不可探究。

家书到这里突然就没有了。明显这不是结尾,那剩下的部分呢?我带着重重疑问走上了街头,两天来的研究已使我头昏脑涨,我出来透透气,随便吃点东西,再回去好好的睡上一觉,疲惫应该会缓过来一些。

大街上阳光正好,我就漫无目的的走着。长生不老药、传说、神话……等等这一切都让我始料未及。我承认,我的三观被颠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