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对甘肃民乐东灰山四坝文化墓葬进行了发掘。民乐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属张掖——酒泉平原,东临武威——民勤平原,西与玉门相连,南为祁连山,北与龙首山和内蒙古阿拉善旗相邻。民乐属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带性土壤为灰棕荒漠土,气候干燥、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50cm~150cm,以祁连山雪水灌溉,一年一熟。东灰山位于民乐县西北约27公里处,遗址处在荒漠沙滩中、由灰土与沙土堆积而成的沙土丘上,遗址及周围的地表稀疏,生长着一些骆驼蓬、苦豆子和肉质叶的盐生植物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相当中原地区的夏代。河西走廊分布着发达的青铜文化-四坝文化,东灰山遗址是继玉门火烧沟遗址之后又一处较大规模的四坝文化遗址。该遗址有两类出土物是值得关注的:其一、出土铜器中,青铜器占71.8%,余为红铜,即砷铜,含砷量为2%~6%之间;其二、出土的农作物碳化种子,既有小麦,又有大麦,与黄河流域以粟、黍为栽培植物明显不同。此外,还发现墓葬96座,人种测定的结果表明:东灰山人群的主要种系特征与甘青地区的古代居民一致,即接近现代华北类型的东亚蒙古人种,但其较大的面部扁平度则表现出与东亚蒙古人种相分离的倾向,而与某些北亚蒙古人种接近。通过对东灰山碳化小麦标本的碳14测定,发现东灰山遗址的年代为公元前2280±250年。“大约相当于夏代甚至更早到公元前3000初期至东周时期,在长城沿线存在着一支以细绳纹和细小堆坟为特征的陶器遗存,这类陶器的最远分布地点是外贝加尔湖地区。既因为这类遗存的分布地域,又因为这类遗存时与北方青铜器伴出,学术界一般将其视为与草原牧民有联系的遗存。”在出土器物的器形上,可以看出东灰山遗址既与青海柳湾的新石器时代马厂文化有关,也与约春秋时代相当的甘肃永昌三角城沙井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55页。依表中人骨鉴定材料看:男性死亡的高峰期是25~55岁的中年和壮年期,占91例男性的67%;而女性死亡于25~55岁的中年和壮年只占62例的50%,但死于15~24岁育龄盛年的占45.2%。故朱泓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当时人们缺乏最起码的医疗卫生条件,致使大量青年妇女在妊娠、分娩和产后褥床患病死亡。”在可以判明男女性别的153例个体中,男女性比例是100∶68;尽管存在不少不能判明性别的个体,但它仍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性比例失调问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四坝文化墓地的揭示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二、甘肃永昌鸳鸯池墓葬
1973~1974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在永昌鸳鸯池墓地一共清理了189座墓葬。除去在武威地区清理的13座墓葬外,还有176座墓葬,其中单人葬125座、合葬17座、儿童墓34座。从对儿童墓的人骨鉴定看,“儿童有数月或一、二岁的,大者有的十多岁,但以二至五岁的最多;瓮棺葬都为初生不久的婴儿,可见儿童的死亡率较高。”此表反映:其一、男女性比例为100∶87;其二、女性死于青壮年的人数占女性总人数的42%,而男性死于青壮年者只占33%,两者差距明显。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武威地区文物普查队:《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学报》,1982年第199~226页。
三、甘肃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葬
土谷台位于兰州西72公里的湟水下游谷地北岸,发现半山——马厂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公共墓地墓葬84座,其中土洞墓59座,木棺墓14座,土坑墓11座。葬式有成人、儿童和合葬墓三种:单人墓60座,其中成人墓32座,儿童墓28座;合葬墓19座,有二人葬、三人葬和五人葬三种:成年男女合葬8座,成人与儿童合葬3座,其余为三人和五人墓。经碳14测定,该墓地应是继马家窑文化之后、兴起于甘青地区的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而夫妻合葬墓的发现,显示该文化已进入父权制社会。84座墓葬中人骨相对保存完整的有106具,其中成年女性21具,成年男性21具,性别不详者11具,儿童(1~10岁)53具。婴幼儿死亡率高达50%。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文化馆:《兰州土谷台半山-马厂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83年第2期。因这批墓葬没有进行详细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故此无法确知女性的死亡年龄的集中时段,仅知当时儿童死亡率极高而已。
四、永昌柴湾岗沙井文化墓葬
永昌位于今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民勤县,西与山丹、民乐相连接,西北连内蒙阿拉善右旗。永昌县境内山峦起伏,河川纵横,东部为戈壁,中部为绿洲,西部靠近大黄山。境内发现鸳鸯池、二坝、九坝等20多处新石器晚期遗址,大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永昌在商周时期为西戎故地,其后又为匈奴所据。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后率众降汉,此地即归汉土。从1979~1981年,甘肃文物考古所分别在永昌西岗清理墓葬452座,在永昌柴湾岗清理墓葬113座,两处合计565座墓葬。据对墓葬石器、青铜器等随葬品的鉴定情况看,石器、陶器、青铜器和铁器并存,应属于早期铁器时代。沙井文化墓葬中大量使用人殉、人祭和大量牲畜殉牲,以及墓主财富不均等现象,均与《史记》、《汉书》中的匈奴社会很相似。故从其墓葬所反映的文化特征看,与长城沿线北方草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应归属于典型的鄂尔多斯式青铜文化范畴。根据碳14测定的数据显示,这两处沙井文化墓葬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早期阶段李水城:《沙井文化研究》,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学研究》(第二卷)。从对565座墓葬中人骨的统计资料和人骨保存的情况看,发现565座墓葬中有303具人骨鉴别出年龄段(见表七、表八):男性有91例,其中男性年龄不详者43例,男性年龄小于15岁者8例;女性89例,其中年龄不详者38例,年龄小于15岁者6例;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性别不详者123例。具体分析各种情况,便不难发现:虽然成年男性(15~60岁)83例与成年女性83例(15~60岁)所反映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均衡,但若将女性83例分为成年与15~30岁和31~60岁三个阶段之后,就可十分明显地发现其中的问题:确定死于15~30岁之间的女性为19例,确定死于31~60岁之间的女性为26例,余下为无法判断具体年龄的成年女性(15~60岁)38例。从所占比例看,15~30岁之间的19例女性占到成年女性83例的22.89%;31~60岁之间的26例女性占83例成年女性的31.32%;年龄不详的成年女性34例占全部成年女性83例的40.96%。以现代女性有生育能力的育龄期以15~45岁的计算方法计,则发现83例全部成年女性中,有27例女性死于15~45岁之间,占83例全部成年女性的32.53%,46~60岁之间的18例,占全部成年女性的21.68%;相比较的是男性15~45岁之间的24例只占全部成年男性83例的28.91%。可见,永昌西岗和柴湾沙井文化墓葬的死亡人口当中,成年女性死亡多在生育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昌西岗柴湾岗——沙井文化墓葬发掘报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233页。
另外,与永昌西岗和柴湾沙井文化墓葬同处在同一时期的另一处沙井文化大型墓葬群是位于永昌的三角城墓葬。根据三角城墓葬人骨性别年龄的统计资料看,三角城已鉴别的男性人骨30例,女性人骨24例,男女人骨的性比例为100∶80;其中死于青壮期的男性占46.7%,而死于青壮期的女性却占全部可鉴别女性人骨的66.7%,同样显示出成年女性多死在青壮年期的倾向。
再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也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文化的墓葬。例如宁夏海原县菜园村新石器时代墓地。宁夏海原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这里曾陆续发现了相当于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海原县菜园村马缨子梁遗址,相对年代与马家窑“石岭下类型”相当,是一种与半山文化并列的、不为人知的另一种土着文化。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偏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今属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不足300mm,地势高、气温低、雨水少、无霜期短是该地区的主要特点。菜园村墓地发掘于1985年,共发掘墓葬138座,墓地使用年代距今4000~4800年,其间约800年左右。从人骨材料的鉴定的结果看,当时人们的死亡年龄很低,平均寿命仅30岁左右。在人种上与现代蒙古人种东亚(或远东)华北类型接近,而与北亚和东北亚代表类型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男女性比例高达100∶22,而且女性的死亡年龄几乎全部都在青壮年期,其中女性青年期死亡者占可鉴定女性人骨中的56%。可见,海原县菜园村墓地所反映的男多女少的性比例失调问题尤为严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353页。
总之,从地域相近的角度看,新石器时代在炎黄二帝及其部落的西方及北方的各种新石器时代的人群,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男多女少的性比例失调,且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因学者多有研究,故不赘述。同时,从上述所引的邻近今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和陕西中部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等广大区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的人骨资料统计看,新石器时代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青壮年育龄女性人口的大量死亡上。当时虽然气候条件好,但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自然界猛兽丛生,恶劣的生存条件与原始人口的稀少,都使得原始人群要维持种族的繁衍变得十分困难。加之从原始人群人骨资料反映,存在着严重的女少男多的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所以,健康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是不难获得社会尊重的。关于这一点,正如许慎《说文解字》释“姓”而言:“姓”由“女”“生”二字会意组成,表示由女性来定血统关系。可见当时女性作用之大。所以,当原始人群中出现严重的女少男多的性比例失调问题之时,当原始人群要求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抵御外敌能力,扩展部落人群生存空间的时候,怎样既能解决女少男多性比例失调问题所带来的婚姻及生育繁衍问题,又能让部落人群回避同胞相婚、其种不蕃的弊端呢?“姜”、“姬”等女性部首姓氏的出现迎合了这许许多多的需要。所以,在新石器时代人口性比例失调问题的前提下,“姜”“姬”等“女”性部首姓氏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