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45435300000017

第17章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浙江编号:Ⅸ-8

申报地区或单位: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胡庆余堂内“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在中药界有着这样的俗语,这庆余堂指的就是胡庆余堂,在江南一直就流传着“江南药王”长盛不衰的故事。在中国,自古到今有着大大小小的中药号,但最有名的且被大家公认的只有“两家半”——北京的同仁堂算一家,杭州的胡庆余堂算一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而现在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都已被全部拆掉,换成新造的房子,早已失去了传统特色,所以这胡庆余堂就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家了。

胡庆余堂位于杭州市秀丽的吴山北麓,在那里有着“江南药王”的美誉。同时,它又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也有着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

一、溯源

有着“江南药王”之称的胡庆余堂,是清末的时候红顶商人胡雪岩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摹江南庭院风格,在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建成的药铺。远远看来,整座建筑犹如仙鹤停驻在吴山北麓的清河坊。

南宋时,杭州建都,到明、清两代的时候,清河坊一带就形成了一条药铺长廊。其中如南宋的保和堂,明朝的朱养心膏药店,晚清的“六大家”胡庆余堂、叶种德堂、方回春堂等。胡庆余堂全面继承了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药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从这一意义上讲,杭州是“古代中医药典”的发迹之地,而胡庆余堂则秉承了这一良好的传统。

胡庆余堂中的药品都是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中的记载为基础,同时在民间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400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到现在为止,胡庆余堂仍然保留着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以及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后来,胡庆余堂几次易主,但店名仍冠以“胡”字,“胡庆余堂”信誉声名远扬。

二、文化特色

胡庆余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也是胡庆余堂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法宝之一,其中要数“戒欺”文化最为深入人心。

1.是乃仁术 胡庆余堂

“是乃仁术”四个大字,现在在胡庆余堂门楼上还保留着,它是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胡庆余堂药店济世、广济于人。

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更反映了当时就有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数百年来胡庆余堂一直铭记这一祖训。

2.真不二价

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真不二价”的横匾至今还悬挂在国药号大厅。

3.戒欺

胡庆余堂经营的另一祖训,就是戒欺。著名的“戒欺”匾额是胡雪岩在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三、传承价值

胡庆余堂内由于很多的制药技艺非常独特,很多的古方、秘方对现代疾病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再加上企业内身怀绝技、熟练掌握中药手工技艺的老药工仍然健在,所以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现在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以及西方医学的影响等因素,胡庆余堂药堂的地位正在受到威胁,个别地方甚至到了濒危的地步。因此,切实制定一定的计划,来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是必需的。

胡庆余堂具有悠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