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妙手回春术
45435300000002

第2章 藏医药(1)

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中央,四川,西藏编号:Ⅸ-9

目前,有药用作用并记录在案的藏药有2200多种。平常常用的藏药有300多种,其中植物类200余种,占70%;动物类40余种,占12%;矿物类40余种,占14%。藏药中,有三分之一的用药与中药相同,主要有虫草、贝母、天麻、红景天、雪莲花等。以西藏藏医药药材为主要产料生产的藏药品种形成了一大批传统名贵藏成药,有着极大的利用价值。

藏医药学,由于其效果显著和知识的博大,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次于中医中药系统理论的民族医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浩瀚的医学文献。几千年来,藏药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藏医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候,在西藏高原生活的藏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逐渐学会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并掌握了其用于治病的经验;在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又逐渐明白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就形成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最早西藏流行的一种医术叫“本医”;后来又逐渐形成了不是很系统的理论,要治疗就是靠三种普通的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有一种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的原始疗法。

直到公元4世纪,天竺国(今印度)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来到西藏,并向藏民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这些新的知识对于本地医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元6世纪,内地医学和天文历算传到了西藏;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公元8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同时,藏族人民还广泛邀请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后来又组织大量的医务人员结合高原古老的医学,编辑整理了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

藏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医学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指的是在人体起着巨大作用的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而“隆”(气)、“赤吧”(火)、“培根”(水、土)又是构成人体的三大元素(三因学说),所以缺乏任何一个元素都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就这样,藏医学所形成的“三因学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等独特的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到了赤松德赞时期,藏医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以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二、藏医的发展

藏医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医学家的推动和宣传。

吐蕃王朝时期,玉妥·云登贡布(公元708—公元835年)是最杰出的医学家。年轻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结合中外医学成果,编著了30多部医学论著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的藏医体系。

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并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到了14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强巴·南杰查桑为代表,他根据北部高寒地区的特点和自己多年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稍早于南派;南派则以舒卡·年姆尼多吉为代表,他总结了南部河谷地带多发病的特点和自己治疗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而这两派的学术内涵各有所长,互有交叉,对于藏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两派均为藏医学的组成部分。

18世纪以后,著名医学家第玛·旦增平措广泛收集药物标本,编著了《晶珠本草》,收载藏区药名2000余种,对药物的形态、性味及功能等均讲述得十分详细。

1916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创办了“门孜康”(医算局),广招门徒,教授医药理论,对藏医藏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藏医的原理

珍贵藏药◆藏雪莲

藏医治病的原理就是把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为“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黏液)三大因素。

“隆”:在人体中起着维持生命、气血运行、肢体的活动和分解食物等功能。“隆”基本分为五种,即:“持命隆”、“下泄隆”、“上行隆”、“平住隆”和“通行隆”。

“赤巴”:就是胆汁,在人体内起着产生和调节体温、保持气色、生智慧、助消化等功能。“赤巴”基本分为五种,即:消化赤巴、容光赤巴、行动赤巴、视力赤巴和增色赤巴。

“培根”:即黏液,在人体内起着供营养、长脂肪、调皮肤和正常睡眠等功能。“培根”也基本分为五种,即:根基培根、研磨培根、尝味培根、餍足培根和粘合培根。

藏医学的观点认为,这三种因素在人体中起着维护人体正常机能的作用,如果在人体内缺乏某种平衡,就会出现不正常的生理现象,产生疾病。

藏医学还认为,人体是由七种物质组成的,即:饮食的精微及血、肉、脂、骨、髓、精。人体的五脏六腑,不是简单的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经络与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体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的任何大的变化都会影响各项生理功能。

在诊断疾病时,藏医还采用“望、摸、问”的方法。切脉时,同样以“寸、关、尺”配属五脏六腑,而且十分重视“尿诊”。

藏医在治疗时,除了使用一般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药物外,还配以穿刺、放血等疗法。

现在的胚胎学,在当时也是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7世纪,藏医学已经有了胚胎学的认识,那时只是简单记述了人体的胚胎发育;后来在《四部医典》中,有着对胚胎发育整个过程的详细介绍。《洛本嘎唐》是藏医著作《五部遗教》中的其中一部,它记载有:“胚胎首先要经历鱼期,其次要经历龟期和猪期。”藏医对人体发育的研究,在许多方面要早于外国学者。

四、藏医药特点

1.藏药使用的主要特点

在对藏药的使用方面,医学家都是严格与藏医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的。由于藏医诊断最终将“隆”(气)、“赤吧”(火)、“培根”(水、土)三症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故藏药的药也按其性质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 藏药保健品◆一级藏红花2.藏药按性、味、效分类藏药按八性、六味、十七效来分细类。八性将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六味将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他们认为:甘可滋补,酸助消化,苦可降火利胆,辛能除湿去寒,咸能温胃去虚,涩可调合诸味;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如“龙”病中有种病的性质属“轻”,表现为心神不定,神情恍惚,藏医则采用“重”效能的药物去治疗。其他的病症以此类推。

3.藏医重视藏药的加工与炮制

藏医在加工藏药时,很是重视对藏药的炮制,因为对其加工后不但能消除或降低药品的毒性,而且可适当改变某些药物的不良性能,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炮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火制法、水制法和水火合制法。藏医治病的剂型主要有散剂、水丸剂、汤剂、膏剂和脂剂五种。他们把制好的药物按病人症状分别配制成散剂、丸剂、膏剂、脂剂,让病人服用,非常方便。

4.藏药治病多采用复方合成式

藏药治病时,所用的药物都是用很多单个药物合成的,很少使用单个的药物。许多药方配药都在25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十种、一百多种。如“骂奴稀汤”多达130味;“然纳桑培”配方多达70味。每个方剂的名称大都是主药加合成的药物数组成的。如“然纳桑培”中“然纳”是珍珠,“桑培”是70,译成汉语即“珍珠七十”。

5.藏药在使用上大都有副品或代替品

珍贵的药物来之不易,为了解决药材药源不足的问题,藏药除本名正药外,特规定了与此药性质、类别相同、相近的副品或代用品。正品用“却”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五、藏医药的主要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