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健康与亚健康
45438700000003

第3章 亚健康概述(1)

(第一节)亚健康的含义

在第一章我们已经讲过,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身体无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1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15%,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何谓“亚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各种仪器及检验结果为阴性,但人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它是人们表现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告:“亚健康与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敌人。”因此,对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本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亚健康人群有多少

有关资料表明,据估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澳大利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达37/10万。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比例则更高。

我国亚健康人群的分布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亚健康人群比例大于其他地区。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对16个省、直辖市内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共121463人的调查发现,北京的是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是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这三个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中青年人群的亚健康比例大于其他人群。尤其是生活、工作压力的中青年人群亚健康比例明显大于其他人群,调查显示:19岁至55岁的中青年人平均亚健康率是80.21%、上海是78.80%、广东是85.04%。

面临重要考试的青少年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比例非常高。在调查的所有地区内,初三学生80%以上、高三学生90%以上身体出现持续疲劳感、失眠、记忆力下降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

(第三节)亚健康的典型表现

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原因引起的亚健康,其表现不一样,常见的亚健康表现归纳起来为“三低一下降”。

一、活力降低

——早晨醒来不能按时起床。

——走路抬不起腿。

——不想参加社交活动。

——懒得讲话,自觉有气无力。

——坐下来不愿起来,常托腮发愣。

——说话、写文章不时出错,思路中断。

——食欲差、感觉饭菜没有滋味。

——吸烟、饮酒有增无减。

——耳鸣、目眩。

——哈欠不断。

——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脱肛、痔疮。

二、反应能力降低

正常人有高度自稳能力而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可是,健康水平降低,处于亚健康的人,可表现为反应能力下降,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常常会出现下列异常反应。

——血脂异常波动。

——血压异常波动。

——血糖异常波动。

——血尿酸异常波动。

——血黏度异常波动。

三、适应能力降低

人是恒温动物,人体体温自身有非常强的调节能力,一般不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且对环境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可是处于亚健康的人群,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常常表现为“五不得”:——热不得:亚健康的人,气温稍微高一点就受不了,满头大汗,严重的甚至虚脱、中暑。

——冷不得:尤其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一冷一热,健康的人无所谓,处于亚健康的人就不得了,轻者伤风感冒,重者肺炎……

——吃不得:亚健康的人消化功能很差,多吃点就消化不良,严重甚至腹痛、腹泻。

——饿不得:健康的人能量充足,经得起饿,可是亚健康的人,一点都饿不起,常常出现面色发白,满头大汗、低血糖等状。

——睡不得:换一个地方翻来覆去失眠,适应能力很差。

四、免疫功能下降

免疫功能是人体抵御疾病最本质、最重要的功能,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亚健康,还是哪一种表现的亚健康,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免疫功能下降,以致出现下列表现(可视作健康的黄牌警告):——牙周炎复发。

——口腔黏膜溃疡。

——鼻腔干裂、鼻前庭炎、鼻前庭疖。

——眼睑炎,表粒肿。

——感冒不断。

上述任何一种表现,都提示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常驻在人体体表的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蠢蠢欲动,兴风作浪,如若不加重视,乃至致病(指大病发生)。免疫功能下降的另一结局是免疫监视能力减退,敌我不分,细胞异常分裂,久而久之(10年、20年乃至30年)随之而来的是恶性肿瘤。

处在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学生在生理上往往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汗虚、心悸与失眠等;心理上情绪低落、精神上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烦躁、焦虑、厌学、拒学、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等;情感方面则自我封闭,产生冷淡、空虚、孤独感和生活没有意义的想法等。

(第四节)亚健康的产生

人的健康状况受包括先天和后天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那么,引起亚健康的原因有哪些呢?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引起亚健康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办公室桌子靠桌子,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物理空间过分窄小,独立的空间往往成为奢望。

废气、垃圾、工业、噪声及射线等等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宁静祥和的环境往往被喧嚣和污浊所代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逼迫人们过分地劳作,出现身心情“透支”现象;金钱往往逼迫人们成为它的奴隶。

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人们面临着被“炒鱿鱼”和下岗的威胁,为了保持岗位,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陷入越来越多的矛盾。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

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情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我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

躯体生命的偶然性和暂时性,在深层次上减弱人们奋斗进取的激情,荒诞、无谓,往往成为人们对生命真谛的体验。

另外,根据第二节所述的亚健康症状,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相关因素,造成年轻一代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业负担过重

目前,由于学生长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作业偏多而睡眠不足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及升学竞争是导致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直接原因。

二、家庭的重压与社会负面的影响

社会上的长期升学与就业竞争,使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越来越趋向一种感情支配下的病态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性行为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同时,社会上人们在道德、精神方面发生的种种病变,诸如职业道德的缺乏,贪污腐化的风行,精神世界里的“痞子”倾向……渗透进校园,对青少年的影响甚大,造成价值系统的混乱和情感的苦闷,是导致亚健康的又一因素。

三、生活心理因素

青少年学生的亚健康状态与个人生活以及心理的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如吸烟、喝酒、熬夜、沉迷电子游戏、热中泡网吧,饮食不规律,不参加运动等不良嗜好,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亚健康;特定阶段心理素质的脆弱与个性缺陷(自私、创造性、骄纵等)是青少年亚健康疾病的心理基础,尤其是个性的性格特征与多种疾病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病态性格特征往往引发相应的亚健康状态。

四、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以及由“性”引发的相关因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尤其是客观形象不尽人意(偏矮、偏胖、过瘦)和性冲动引起的渴望、焦虑、压抑等对其青少年心理影响特别大,可以引发多种亚健康状态。此外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每个月份的特定时期内出现轻微的亚健康症状。

五、学校本身的各种消极因素

学校本身的各种消极因素,校园里消费攀比现象,暴力现象,非人性化管理产生的师生、生生人际矛盾,不正当的师生、生生恋爱现象,教育教学目标的扭曲、考试作弊盛行以及各种利益与金钱、关系挂钩现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六、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因素

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工作相对薄弱和青少年学生本身缺乏心身保健意识比较普遍,心理保健知识更是贫乏。尽管不少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亚健康问题,但得不到及时的帮助、疏导和有效的矫治,是亚健康日益增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节)亚健康的危害

亚健康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免疫功能低下是疾病的温床。不设法摆脱亚健康疾病这个恶魔就会紧追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