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4月27日,广州爆发了威震清政府、轰动全世界的黄花岗起义,这是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战斗最激烈的反清武装起义。孙中山先生对黄花岗起义作了高度评价。
起义是在4月27日下午5点30分开始的。随着一声号令,以黄兴为首的100多位勇士,左臂缠着白毛巾,手握武器,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直扑督署,两广总督张鸣歧仓皇逃走。革命党人放火焚烧了督署后,又冲杀出来,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经过彻夜战斗,革命党人虽然异常英勇,无奈力单势孤,无法战胜从四面八方冲来的清军,终于败散。
在起义队伍中,有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他就是生前被誉为“炸弹大王”、死后被追封为“大将军”的喻培伦。他用心钻研化学,为革命党人制作炸弹。在一次试验中,他被炸坏了一只手,但仍继续试验,终于研制出威力强大的炸药、炸弹。起义前,有人劝他:“你有技术专长,不应当这样去死,你将来能为革命做很大的贡献呀!”喻培伦说:“革命是需要技术,但技术是不会磨灭的,我死了还会有其他人来干。”起义时,他胸前挂着满满的一筐炸弹,边冲边向敌人投掷,直到弹尽被俘。临刑前,喻培伦怒斥敌人,英勇就义。
方声洞在战斗中孤身被围,毫无惧色,挥弹击杀清兵20余人。最后,他遍体鳞伤而死,实现了他在《绝命书》中的誓言:“……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受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
英俊潇洒的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用一块白手帕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自己的爱妻陈意映,和她诀别。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俘。他面对两广总督张鸣歧,痛斥清廷的暴政,最后,他怀着“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理想,含笑就义。
林觉民的同胞兄弟林尹民也是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林尹民的同窗好友林文是最先冲进督署的勇士之一。火烧督署以后,林文和一股清军遭遇,被一颗流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中有不少是华侨,新加坡印刷工人李文楷、南洋机器工人黄鹤鸣、马来亚华侨李炳辉等都在激战中英勇献身。越南华侨罗连就义前高呼:“中国非革命无以救亡,请后人前进!”华侨李雁南就义前对清兵说:“请用枪从口击下!”说完,张口饮弹而死。烈士中年龄最轻的是华侨余东雄和游寿,他们牺牲时仅18岁。这次起义,共有100多位革命党人牺牲。
起义失败以后,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杀头的危险,组织群众收殓了72具烈士的遗体,把他们埋葬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从此,人们把他们叫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把这次起义叫做“黄花岗起义”。
后来,人们修建了庄严肃穆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孙中山亲笔为陵园题了四个遒劲的大字:“浩气长存!”
言行导航
为了推翻腐朽的清政府,黄花岗起义爆发了。在起义中,革命党人个个视死如归,英勇无比,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即使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仍然战斗到底。
当气节需要以生命来换取时,有志之士无不表现出一种慷慨赴死、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