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45453200000012

第12章 择优而学(1)

美国的作文课

一位名叫德优的女教师,面对班上的混乱局面,微笑地布置给同学们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这道作文题,使十三四岁的孩子感到惊讶,但他们还是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努力完成着。此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5种能力:1.抉择能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

2.思维能力。如确定何种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

3.写作能力。即写一份“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告。

4.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

5.口头表达能力。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口头报告。这样,做、写、说、思便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

美国的作文课,与社会、与生活是沟通的,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

这些都是中国的作文、作业所欠缺的。中国的作文总的来看,显得纸上谈兵,好像只是玩弄文字技巧而已,谈不上关注学生自己的发展或国家民族的命运,与真正表达学生思想、感情、品德、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习美国作文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所以它有可能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校常常把平时作业与考场考试等量齐观。“同样的作文题《我的父亲》,中国教育是课堂交稿,逼得有的孩子们临时胡编乱造;而美国是一周内交稿,让孩子们去采访父亲、母亲、祖父,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了父亲,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或纪实就文学出来了。”可见,美国教师深谙作文法则和教学规律,这些法则和规律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作业设计和完成作业的要求诸方面。而让学生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应用文,既避免了说假话、空话,又有相当的难度,日后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作文教学,对于我们学校各科教学改革是有诸多启示的。

几个学成归来的海外留学生在“留英校友面对面”的活动中,不约而同谈到国内外教学制度的差别,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国外的教学制度有更多的了解。

英国的教育体制是专才教育,无论在考试或者教学方面都让你发挥个性。英国的高考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不像中国学文科的在高考必需考数学,学理科的在会考也必要考历史和政治等。在英国这种专才教育的指挥棒下,学生按兴趣学习,在兴趣科目上投入更多精力,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于对学生均衡发展的理想化,使学生被弱势科目拖了后腿,所以难以出现大师,诺贝尔获奖者与中国无缘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英国的教学注重分析思维培养,英国的教学不提倡让学生背书。他们注重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掌握分析思维能力,他们的教学着重在这方面的培养。英国的老师会建议学生多关心时事,多看新闻,通过实践,发掘个人的潜能,而中国的教学则注重书本的知识的掌握。

在考试方面,中国同学的学习大多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因为要拿到学历、文凭就必然要通过考试。但是,中国的考试大多是选择和填空,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局限在书本里面。而外国的名校多是问答题,可能你起码要看一本书才能答出一道题。很多题目要求你写出鲜明的论点,通过自己的积累和思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相对于中国学生死记硬背的训练在思维的培养上有很大的好处。

外国的考试与中国的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做填空、选择题就能得高分,而是要会答分析论述题。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要广。英国的考试的分析论述题一般要答7~8页纸,考核的重点是分析与思维的能力。脑子灵活知识面广的学生常常得高分,而不少从中国刚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这种考试,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培养的学生不少只会死读书,没独立见解,不关心书本外的知识。

英国的教学鼓励学生挑战权威。英国的学校与国内的学校另一不同点是,那里的老师喜欢学生学敢于挑战权威。在考试中答题的时候,答出与老师传授的不同观点的答案,只要你言之成理,老师也会让你通过的。这也反映了国外的教学更注重和有利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创精神。在中国读书期间,老师更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灌输,注重的是学生对经典的掌握,而并不注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中国的学生创造的能力往往不如外国名校的学生,诺贝尔奖得主的名誉也往往与中国学生无缘。

英国的教学体制更注重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会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在交流中逐渐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外的老师在课堂上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与中国的老师让学生注重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外国的教学更注重群体的合作,一个团队有4~6人,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讨论,讨论后让学生讲出自己的见解。老师还会让学生做项目,项目一般需要团队内的人协作完成,让他们在工作中培养协作的精神。

21世纪,被描绘为人与自然趋于和谐的境地,各国教育发展正在出现令人注目的三大趋势:一是纠正迄今学历化教育制度的弊端,倡导全民终生学习的理念;二是改变传统教育把教学对象作为被动型受信体,激励学习者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为主动型发信体;三是健全完善“学社联携”(学校、社会和家庭)组织,创建“学社融合”体系,旨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更多地培养高质量人才。

为使我国的素质教育也能真正地实现“三个面向”,我们试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美、英、法、德、日五个教育强国的素质教育作些分析比较,以期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有所帮助与启示。

一、美国

(一)美国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曾约请55位来自教育界、企企界、政府部门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等领域的杰出专家,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请他们列举出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的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专家专门委员会列举的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种种技能,大致可被划分为学业技能、个人技能和公民技能,而且其中许多关键技能是综合性的、跨学科的。

学业技能大致包括:有助于学生有效进行交际的写作技能;全面的新闻记者和理解技能;数学、逻辑和推理的运用技能;科学知识基础,包括应用科学知识、应用计算机及其他技术的技能;有效地利用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技能;从事研究和理解及应用数据的能力;对世界历史和世界事务的理解;世界地理知识;外语知识等。

个人技能和人际技能大致包括:口头和书面交际技能;批判性思维及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自律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依照道德原则树立目标和评估目标的能力;适应性和灵活性;关键的人际技能如说和听及成为小组一分子的能力;肯定努力的价值,理解工作道德,人人作出贡献和自律;对生活充满激情,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等。

公民技能大致包括:对多文化的理解,包括多样性的洞察力和国际展望能力;调解技能和谈判技能;理解并实践诚实、正直和“一诺千金”;理解并尊重与自己不同者——欣赏多样性;对自己行为高度负责的能力等。

(二)美国为实现“素质”目标而采取的措施1983年《国家在危险中》的报告所列举的一系列“危险的指标”,主要是关于美国学生在学术知识上的种种不足和学业成绩的低下。这种“知识性素质”的不足和低下也正表明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提供高质量教育或称优质教育。以《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达到科学、数学和技术脱盲目标的2061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后经《美国2000年:美国教育法》扩展为“八项教育目标”,可以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掌握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必要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目标保证,以满足青年学生的教育需要并使他们为适应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这八项全国教育目标是:(1)使所有美国儿童入学时都作好学习准备。(2)中学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3)所有学生在四、八、十二年级毕业时,业已证明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外语、公民和政府、经济学、艺术、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美国的每一所学校要确保所有的儿童学会合理用脑,以使他们为做有责任感的公民,进一步学习以及为在美国现代经济中从事生产性职业做好准备。(4)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将达到世界首位。(5)每一个成年美国人将能读书识字,并掌握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以及行使公民的各种权力和责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6)美国的每一所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以及未经授权的枪支和酒精的出现;并将提供一个秩序井然有益于学习的环境。(7)全国的教师,为了继续改进其专业技能并有机会获得教授所有美国学生并使他们为21世纪做好准备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参加各种进修计划。(8)每一所学校都要促进伙伴关系,以增加家长在改善儿童的社会、情感和学术成长方面的参与活动。从上述八项目标中可以看到,其中的(1)、(2)、(3)、(4)项目标直接与学生知识或认知素质的养成相关,而(6)、(7)、(8)项目标则从不同的侧面为实现(1)、(2)、(3)、(4)项目标提供了保证。为保证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美国先后通过立法成立了“全国教育目标小组”、“全面教育标准和提高委员会”、“资助和传播改革办公室”、“全国教育图书馆”等,并成立了诸如“全国教育督导、财政、决策和管理研究所”等5个研究机构。

至于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美国的学校往往通过其他各种课外活动来实现,如学生俱乐部活动。俱乐部对于美国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他们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合作精神、关心奉献等。

二、英国

(一)从“教育机会平等”口号下的“应试教育”到“教育过程平等”口号下的“愉快教育”

从二战结束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英国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一种“教育机会平等”口号下的“应试教育”。以1967年《普鲁顿报告》引发的英国小学课程改革为标志,英国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愉快教育”。这次改革以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为理论基础,批判了传统小学课程中的分科教学,认为分科教育会打断儿童的思维顺序,忽视儿童的兴趣妨碍他们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出小学课程应有弹性,教学内容的分类程度及分类主题因儿童年龄、学科内容结构的要求以及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主张小学搞合科教学、主题教学,从语言、理科、数学、环境研究、表现艺术等角度来考虑知识的组织;倡导广域课程,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最大限度地减少严格分科的教学现象;要求教师像顾问那样指导性地鼓励学生学习。在政府的倡导下,在课程专家的支持下,在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不久设计教学法、主题教学法、合科教学就在英国各小学中开始盛行,小学教育开始全面走向注重学生个性、兴趣发展和经验增长的“愉快教育”轨道。

在中学阶段,综合中学的建立和发展也推动了这种学生为本的“愉快教育”的展开。尽管综合中学的高中阶段选修课程的组合(如学术课程、技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带有“三轨制”的特征,但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是共同课程,且在当时的英国没有高中升学考试,高中阶段不同性质课程的选修(选学术性或技术性课程)往往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家长的希望和教师的建议来选定,因此整个初中阶段基本上与小学一样感受不到升学的压力,学校可比较放心地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上。一般综合中学的规模在1000~1500人之间,每天上约6~7节课。而下午一般都安排一些活动课,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机会参加各种小组活动。有按学科兴趣分的小组,如历史组、地理组;有按个人兴趣、专业分的,如戏剧组、工艺组;还有各类球队或竞赛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十分多姿多彩。

(二)“教育质量平等”口号下的“应试教育”的回归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英国这种“学生为本”的“愉快教育”似乎有点走过头,尤其在小学,整个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几乎处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进行。开什么课程,使用什么样的教材,课堂中如何教学,完全凭教师的自由来选择。学校和教师一味关注学生在学校中或在学习过程中到底是否感到愉快;而儿童是否学到东西,学到的知识是否完整、系统,全然不管。在教学上的这种放任,可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在这种“愉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英国学校教学教育质量几乎到了完全失控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