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学相长文丛-成长在三尺讲台上
45453200000020

第20章 教学的本质(1)

自然才是最美丽的

一天,一位校长朋友来机关办事。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到外边“园丁园”里有个花工在修剪树枝,朋友若有所思地说:去年在美国,看人家的树都不修剪,随意长,也怪美的。诚然,大自然里的树,野生野长,有疏有密,旁逸斜出,千姿百态;而人工栽培的树,则往往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制造,横看成排,竖看成行,大小高低一致,树状轮廓相同,规规矩矩,千篇一律。哪一类更美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自然里的树或大或小、或弯或直,但都郁郁葱葱、生机昂然,人们赏景时,也往往是“风景这边独好”。

树是自然的美,人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的生长给我们启示是:教育必须尊重人的自然本性,激发人的自然潜能,走“以人为本”之路。

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抛弃“物化”教育。

“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断,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我以为,它不只是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教育工作的活灵魂。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成果也是人,所以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但有些学校、有些家长的做法却偏离了这一航向。他们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书本至上、智育至上、考分至上、学历至上,把学生这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当作“物品”来随意雕刻。正如南京师大教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晓东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教育是捆绑式的,是‘三寸金莲’,是勒出来的;现在还有‘三寸金手’‘三寸金口’‘三寸金脑袋’,不尊重人的自然性的发展。……儿童是人不是物,不能想怎么塑造就怎么塑造;儿童不是人,不是成人,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束缚儿童;要求儿童成人化,无异于赶鱼出水。”

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几乎都是白纸一张;能够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图画的人只能是他自己,家长和教师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指引者”。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却俨然成为画画的主人,完全不顾孩子自身的特点与感受,仅凭大人自己的思想、手法去涂抹,从而画出了一个个面目雷同的、缺乏个性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学生)一旦不被高一级学校所购买,仅凭那死记硬背一点点书本知识,到社会上只能是“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挑粪不如妹子”。

看一看刚刚过去的六一儿童节的文艺表演吧!在许多场合,领导成了主角,孩子们成了配角。珠海某幼儿园过六一节开会,领导在台上发表讲话长篇大论,孩子们在太阳底下被暴晒得汗流满面。武汉一小学迎六一活动,领导姗姗来迟,孩子栽倒在烈日下(真不知是给谁过节日)。更有甚者,孩子们的各类艺术展演活动,无不成为教师之间的才艺比拼;孩子们只是幕前舞动的“木偶”,一举一动都是由幕后教师操纵的。其节目要么是照搬照抄别人的节目,完全体现不出孩子们自身创作的痕迹;要么是教师自己的作品,内容是成人的、表演风格也是成人的,节目已完全成人化,失去了少儿节目应有的童真童趣。这样的表演究竟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收益呢?

再看看外国孩子们的演出,味道则大相径庭。江苏连云港某小学校长,去年曾参加了英国某小学的庆祝圣诞节活动。他说:“20分钟的舞台剧,是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圣诞的理解,自编、自导、自演的,台词、服装、道具、背景都是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制作,音乐、配音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灌制的。……孩子们的舞台服装有的是皱纹纸做成,有的则把白纱披在身上,个个素面朝天;一个孩子的怀里还抱着由碎布拼成的耶稣。……说实话,我没想到在这样发达的国家庆祝圣诞,会是这样的简单、寒酸。……没有一丁点的教师语言,孩子们纯天然、原汁原味的表演灵动而质朴。令我深受震撼的不是孩子们的表演如何‘精彩’,而是每个孩子鲜活、兴奋、自信的模样,家长们阵阵掌声、幸福的表情。”由此,这位校长呼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原生态地自己往前走;多给孩子们一点自己的时间,让他们原生态地自己创意;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原生态地自己选择。只有在广阔天空中,孩子们才能自由成长。”

树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规律,是树是藤、成梁成椽是自然的;人的成长也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成“栋”成“梁”是违背规律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发挥他们的特长,张扬他们的个性,使其在自己的轨道上向前运转,并不使其成为“害群之马”。因此,我们一定要解放学生,承认孩子的差异、个性,尊重孩子的人格、思维,还‘画画“的权利给孩子们!只要让他们经历大自然的严寒酷暑、阳光雨露,生命就一定生机无限!

另外,我们还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机制,摈弃“奴化”教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今年5月21日在焦作许衡中学作报告时指出:“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十多年了,但“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对话》节目,要求参加的中、美两国高中生,各自制定一套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我国参加的全部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但比赛的结果却是我方败下阵来。有关人士就此分析指出:“我们到底差在哪里?……我们的教育恐怕难脱干系,为了分数,为了‘重点’,重知识而轻能力。……过于看重教育的标准化,一个标准,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种答案、一个评分标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

但是,目前仍有人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标准答案为标准、以考取高分为目标,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迫不同个性的学生去死记相同的一种知识、得出相同的一种答案。我们的考试采用的也是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逐步抛弃的标准化考试,并把它发展到极致。高考标准化、中考标准化、小学考试也要标准化,只允许一个答案,无论是什么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哪怕学生的答案比你设计的要好得多、要精彩得多,那也不对;从而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想象力、探索欲、创造力,少有叛逆、挑战、反思的精神,在老师、书本、权威面前缺乏勇气去怀疑、去挑战,甘做老师、父母的“乖乖娃”(我们的大人不都是这样表扬孩子的吗?)。

曾在“360doc”网上看过一篇文章。一次,英美教育专家到北京某校听课。整堂课,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回答的也不乏精彩,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下课后,授课的特级教师露出了笑容,同学们都很高兴,陪同的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也很高兴,但外国专家却说:不理解。中方领导问:为什么不理解?外国同行说:我们想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是怎么学的,但这节课像是一堂表演课,学生在看老师表演;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这个问题,把中国同行都问住了。这问题反映的就是当今欧美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区别。欧美教育认为,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这不仅是中国教师的理念。中国的家长也都这样:“儿子啊,你上课别说话,别做小动作,你得好好听!不好好听,你怎么能学会呢?”可是西方教育认为:“学生上课就是要说话,要动手,要又说又动,说做并用。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我国第一家成功在海外上市的民办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说过:“中国的教育是体系问题,与国外教育有很大区别。国外考核孩子的标准是讲创新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情感能力,……中国则只关注考试分数。在国外,很小的小学生就会上图书馆搜集图片、资料,写出几十页的论文报告,而中国有的大学生写论文都困难。……中国的学生如果只会考试、提高分数、拿学历,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研究和创新能力,那么,整个国家的民族竞争力就会下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纂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尼采也说过:“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麻痹本能,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麻醉史”。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离经叛道,但只要我们稍一操作不当,它决非危言耸听。很早前就听说过这样两个案例:一是有一道小学考试题“雪化了变成什么”,一个学生给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雪化了变成春天!却被老师判为错误。原因是标准答案只有一个——水!另一个案例是说一名美国幼儿在学校学会了一个字母——“O”,她的母亲发现后却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因为这位母亲认为,如果老师不把这个“O”教成是字母“o”,她的孩子完全可以把它想象为馒头、苹果、太阳、飞碟。实际上,在这里,两个教师充当的就是“麻醉师”的角色,扼杀的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才的创造力。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语言”目标十分明确,只要求培养幼儿一些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也就是只要求幼儿知道,书该怎么拿、怎么看,笔该怎么握、书写的正确坐姿、格式习惯等,根本不要求认数识字。但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却仍然津津乐道于“今天认一个数,明天识一个字”,甚至违反教学大纲,开设什么“英语课”(国家规定英语课开设的起始年级是小学三年级。针对不少人连母语都学不好,而花大量时间学习的外语,对他们参加工作后又没有多大用的现象,已经有人呼吁要求把高考中的外语改为选修课。)。殊不知,这样做,不但无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反而会扼杀一个个天才!

拔苗助长是要死树的,用激素催熟的果子也是不好吃的。对待“树”,我们尚且要尊重它的自然生长规律,何况人乎?“泯灭了小孩子的天性,自然也就扼杀了整个民族的未来与生机。”“成功不取决于智商,取决于情商。”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为宝贵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生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需要的是尊重学生本性的教育,不是奴役学生天性的教育。

我们还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丢弃“智育化”德育。

如果说“物化”“奴化”教育容易造成人们能力上的不合格使其成为“废品”的话,那么,道德教育的“智育化”则能致人品德不合格使其成为“危险品”。因此,德育问题更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长期以来,从国家到学校,对德育工作没有不重视的,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抓德育,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人们拿着在学校里学到的道德准则,回到社会上往往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令其大失所望。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我们不能改变的社会因素外,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也难辞其咎,那就是道德教育的“智育化”,即把德育当作一门文化科学知识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