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人类起源之谜
45532400000027

第27章 古尸为什么能保存2000多年而不腐(1)

经过2000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千克,内脏虽有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

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该女尸不仅体形完好,全身柔软,而且肌肉居然仍富有弹性,用手指按下去后放开,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肤又会慢慢地起来,恢复原状。浅黄色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左耳薄薄的鼓膜仍然完好。脚趾的趾纹和皮肤的毛孔也仍然清晰可见。四肢可以弯动。用防腐剂进行体内注射时,肌肉随即鼓起,然后又逐渐扩散,竞和活人注射没有差别。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各种组织的切片中以胶原纤维保存特别好,几乎和新鲜尸体无异。

有趣的是,女尸是一双大脚,和现在的女人的脚差不多,说明汉代的女人并不裹小脚。

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外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机物(如蛋白质等)的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的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轶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

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的有无、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查证,可能古人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0.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鹰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生存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胞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胞),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头钩纹皮蠹幼虫和两头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2100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2100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水发现棺水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古人是将放水银作为防腐措施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吧!

西汉古尸解剖轶事

1972年4月28日傍晚,湖南省博物馆的同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第四层棺材运到了馆内。“马王堆挖出了宝贝”,这个消息惊动了省委大院的一些领导,大家不约而同驱车前来。庞大的内棺摆在陈列厅的中央,在明亮的灯光下,考古研究所的王予于、白荣金同志打开了棺盖,两层色彩绚丽的丝衾展现在面前,使在场的考古人员喜出望外。此时一种浓烈的酸臭气扑鼻而来,人人都用手帕来捂盖鼻子。当解开九根丝带想揭绣花袍时,用手一摸犹如“豆腐”,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丝帛,王决定在一头用小刀划一方块,查看究竟。不料刀子刚下去即发出吱吱的响声(后来知道是保存完好的夏布所致),因已届凌晨两点,即宣布暂停工作,使一些老者十分失望,后来他们埋怨说,宝贝没看上,可手绢三天都没洗干净。

经过一周的细心揭取,震动世界的西汉女尸出现了。

12月上午,王冶秋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张炳常、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刘雪桐、北京医学院谭增鲁、武汉医学院武忠弼、中山医学院郭景光、湖南医学院李亭植、王鹏程等医学专家云集长沙,因受周总理的委托,大家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大家认真讨论了解剖方案,曾提出三种设想,一是内脏完整;二是变薄变脆;三是溶化如豆腐。针对这三种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另外对头部是开颅还是钻孔取髓,胸部是大开膛还是只从腹部切口,以及腹部缝合、填塞等等,均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当讨论到由谁来主刀时,各位老专家都相互谦让,此时湖南医学院病理教研组青年助教彭隆祥自告奋勇来主刀,大家一致同意,这大概就是我国俗语中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12月11日上午,解剖开始时,大家全神贯注,神情紧张。彭隆祥沉着坚定,下刀果断,切开腹部之后,发现内脏器官十分完整,大家欣喜异常,如释重负。

在解剖方案既定之后,王冶秋曾电告国务院办公厅,周恩来总理在12月10日的电话记录上批示:“即送沫若、西尧两同志阅,如有不同意见,或应注意事项,请郭老批注,西尧以电话告冶秋同志。”郭老批注:“没有不同意见,请探求致死原因,并注意免受尸毒感染。”随后郭老又写信说:“关于马王堆尸体的解剖,我想起一件事,即吸取骨髓,进行血型鉴定(O型、A型、B型等)。此事日本人曾注意到。一般管状骨的两端,是创造血球的地方,骨髓在骨管中想来还保存得相当良好,如就一枝上臂骨或臂骨的两端开孔取髓,便可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保护尸体的原状,也能鉴定出2000多年前古人的血型,为尸体解剖增添一项成果,如认为可以,请电告长沙。”

郭老早年学医,因此讲的全是内行话。他的嘱托,使大家感到无比振奋。古尸解剖后,经过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病理检查,发现她生前曾患有多种疾病,如全身性粥样动脉硬化症、胆石症;右肺上有钙化的结核病灶;右前臂陈旧性骨折;腰脊椎有骨质增生现象,还有日本血吸虫及烧虫、鞭虫等感染。在这众多的疾病中,何者为致死的原因?经各科专家分析,可能是胆绞痛造成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心率绞乱而一命呜呼。她的血型,已鉴定为A型。郭老的要求已全部达到。

女尸原为西汉诸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但她除有一颗私章上刻“妾辛追”外,则无任何记载,这样即给古尸研究工作带来困难,比如要研究她首先要弄清年龄,于是x光医生透视头部,根据冠状缝、人宇缝、矢状缝等愈合情况,断定为50岁左右;牙科专家认为牙齿磨损度很高,视作65岁;妇科医生确认她处于更年期,属45岁左右;外科医生检查小腿胫骨也认定为50岁。最后大家讨论,同意定为50岁左右。

从女尸的食道到小肠,取出138颗半甜瓜子,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现瓜子细胞完整,认为有再生的可能,此事引起湖南省博物馆同志的极大兴趣,他们曾设想在馆内空坪隙地满栽汉代甜瓜,让外宾、首长来馆参观时品尝一番,因此每天数次观察,结果失望了,因为发现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琥珀酸脱氢酶等物质已损失,故不能遗传了,大家对此深感遗憾。

当寄生虫研究所报告在肝部发现了血吸虫卵时,又引起了一阵风波,原因是当时全国正盛行惟成份论,哪怕对古人、死人也不能幸免,所以有人说这位古代遗妇人可能出身贫苦,从小下田劳动受到感染;另有人说,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凡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贫苦农民是不能成为丞相夫人的,血吸虫可能是生活用水感染所致。但孰是孰非,无以为证。

对于她的右前臂骨折也有猜测,因为随葬品中有大小164个木俑,木俑是侍者的象征,这足以证明丞相夫人生前是奴婢成群,过着前呼后拥而雍容华贵的生活。那又怎么能跌断右臂呢?于是有人说,该人生前秉性凶恶,具有“黄世仁”的心肠,可能打奴婢时,用力过猛而倒地跌伤。大家认为此一推测,也不无道理。

轪侯夫人他杀?自杀?病亡?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轪侯夫人辛追的死因,读者想知道,科学家们也着重研究它,然而,他们不是猎奇而是想通过研究古尸的死因及探讨古代疾病,取得科研资料,为祖国医学科学服务。

有人说,辛追可能是服毒自杀的,也有的说是被别人一棒子敲死的,还有的说可能是上吊死的……。讨论会上的发言各持己见,因为墓葬中没有有关古尸病史的记载。科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她死前患什么病和死亡原因,主要的是进行尸体病理解剖。解剖开始之前,先作了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和法医学的检查,以及x射线的复查,然后进行系统的解剖,通过肉眼和病理组织、电镜观察X射线、寄生虫学研究、毒物分析……,发现女尸生前患有以下几种主要病理:

(1)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3)多发性胆石症;

(4)日本血吸虫病;

(5)慢性铅、汞中毒。

此外,还有肺结核钙化点,右手骨折畸形愈合、腰椎间盘脱出(或变性)、蛲虫、鞭虫感染、会阴陈旧性裂痕、胆囊隔畸形等。

这么多的疾病,哪一种是致死辛追的死因呢?在解剖中发现食管、胃、肠子里有甜瓜子(138颗半)反映墓主人临死前24小时尚能从容进食,是在发病后一天内死亡的,医学上叫做急死或猝死。据统计,猝死的病人多数是死于“冠心病”。原来解剖古尸心脏时就见到她的心脏曾有过心肌梗死(心脏局部缺血坏死),营养心脉的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内面像稀饭皮那样)相当严重,这是墓主人猝死的“病理基础”。科学家分析辛追死因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胆结石引起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猝死。

为什么辛追不是上吊死的呢?因为古尸颈部没有绳索勒痕;身体也没有机械性外伤,所以也不是被一棒打死的。辛追生前有慢性汞(水银)中毒,是否可说是汞中毒死亡呢?也不是。辛追所在的西汉时期,生产技术还不能生产出使她急性中毒死亡的“升汞”。古尸体为什么会有汞中毒的症状?主要是吃进水银。考古学家查证,西汉时期“炼丹”技术已盛行。大概这位轪侯夫人想长生不老,服“仙丹”,而造成慢性汞中毒,然而她不可能知道“仙丹”是不能挽救她胆绞痛诱发冠心病致死的短命的下场。

令人惊异的古葬技术

马王堆挖出的一米多厚的白膏泥,它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颜色白中带青,像糯米糍粑一样,又软又粘。

白膏泥的下面,是一片乌黑的木炭,层厚近半米。总共500千克。清去木炭,中间便有一个庞然大物出现了。灰黄色的椁板四角整齐,拼合严密,完好如新。而且深葬方式,令人们再度惊异。棺椁离地面有10多米。

当时,长沙汽车电器厂设计了特制的吊篮,用人工方法和机械方法相结合,终于把数十吨重的棺停吊了上来。完成这项工作是从1月14日至4月28日,历时102天。之后,把木椁的顶部打扫干净,几十个人一齐用劲,巨大的椁室盖板才被掀开。

棺的最外层称椁。马王堆1号汉墓的木椁长6.72米。宽4.88米,从垫木至椁顶高2.8米。用板70块,现有成材50多立方米,要用圆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杉木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达1500千克。整套棺椁全部用扣接套榫结合,没有一个金属嵌钉。人们疑虑,这几十吨重的棺#,古人是如何运往墓地墓室的呢?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椁室成井字形,四边的边箱里是琳琅满目的随葬珍宝堆得有一个人那么高。井字中央是乌黑发亮的黑漆木棺。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黑漆木棺里是一口非常美丽的黑地彩绘漆棺。打开这个漆棺,里面是一口朱地彩绘漆棺。再打开,是一口用橘红和青黑二色羽毛贴成菱形图案的内棺。内棺长2.02米,宽69厘米,高63厘米。一口套叠一口,总共四层套棺。

内棺何以要贴上羽毛?大概是古人所言“羽化而登仙”之意吧。王充的《论衡》有言:“谓人能生毛羽,毛羽具备,能升天也。”

人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把内棺的棺盖揭开。内棺盛着尸体,尸体穿着和盖着的高级锦绣丝绸有20层之多,名称异。外面再捆扎了9道丝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