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4556000000052

第52章 飘在大山的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放飞纸鸢时,又到了一个放飞心情的季节。小城的体育场内花花绿绿的风筝乘风而上,争奇斗艳。牵线的是那些衣着华丽的漂亮少年。他们的家长指点助兴,情趣怡人。看着这些情景,我就想起一件关于风筝的往事。当年我在最偏僻的一个小山沟教书,是23个一年级学生娃的班主任。刚毕业的我分配到那里教书,一点儿也不适应。上班时,先坐上那辆一天一趟的班车到乡上,再从乡上步行30余里的山路到村小,晚上9点半到宿舍,全身的骨头像散了架。

第一天上课,9点半学生娃才能到齐,一个个脸脏兮兮的,穿着长短不一的衣服,趴在桌子上,充满稚气和好奇的眼睛瞅着我看。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小学生家离学校最近的也要10里路,中午他们不回家,带着干粮,喝着自己从院子里那眼窖里打上来的水。上完课回到家时太阳已落山。孩子们课外活动,很单凋,能玩到的就是一个卷了皮的足球,也当篮球玩,常常是一个大点的孩子抱着。其余的就跟在后面追。没有篮球架,没有足球场,也只能是这样的玩法。孩子们没有见过风筝,我上古诗的时候,就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孩子们一眼不眨地看,我把风筝比喻成飞机,他们往天上看,我说下次回来给大家买一个风筝。孩子听了,乱七八糟地拍起手。

回来后,我特意到体育场门口那家风筝店里,选了一只紫红的风筝。包括一卷1000米结实的风筝线,花了15元。那次回学校,到了岔路口已是晚上8点钟,还有20里的山路,我一个人背着包,肩上挂着那紫红的风筝,摸索着沿那条村庄小道走。静谧的村庄不时传来狗叫声,我拾了两块大青石攥在手里,给自己壮胆,幸好没有狗来追我。走过人家,听不见狗叫,又有点害怕,好像后面有人跟着,风很大,吹的衰草刷刷地响。我尽量想一些别的事情缓和内心的莫名的恐惧。周围全是浓的淡的山的黑影。偶尔有亮光好像从夹缝中一闪。这么大的山包围着一个异乡行路人,我好像游走在荒诞的梦中。当看见学校的灯光时,忽然心存感激。第二天,上体育课的时候,我把从城里带来的那只紫红的风筝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下,然后宣布,从第一桌开始轮流放,孩子们看着、摸着、议论着,按着我的指示一点一点放线,风筝越飞越高,23双眼睛都盯在风筝身上。风正好,足够让风筝保持平稳。孩子们玩得汗津津的,我的眼睛有点酸了,风筝在空阔高雅的大山里像一个尤物,翩翩飞舞,后来就变成一个模糊的红点。

之后,我以“放风筝”为题,给孩子布置了作文,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有一名学生写道:老师今天给我们买了一只风筝,它飞得很高很高,大家害怕它飞走,又把它收回来了,我感觉放风筝就像吃糖,心里甜甜的,很高兴。我看了,也很高兴。那只风筝在一次飞行中断线飘走了,孩子们哭了一天。后来我也调走了,但是每年春天我会给那辆马渠班车带上一只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