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涅槃重生:女相
4561300000113

第113章

龙天风一看,正是翰林学士正承旨池允祥带头和着几个翰林学士跪在那里。他的视线越过去,四下扫了一遍。

群臣皆先后跪倒,跟着几人符合道:“臣等知罪,请皇上责罚!”

龙天风沉吟不语,看着整个大殿文武百官,齐刷刷的一大片,突然朗声笑道:“众位卿家不必自责,不过是误了早朝的时辰而已,又哪里有这么严重。都起来吧!”随即转身,走向殿阶,重新坐回龙椅。

群臣皆是松了口气,从地上爬起来,多半都在暗自庆幸道:“还好,今日皇上心情不错!

龙天风瞅着低下的众人都站起了起来,这才缓缓说道:“众位卿家,朕不在朝这些时日,所幸有各位替朕分忧解劳,朕这才得以安逸。只是,近日朕闻奏报,有人结党营私,欲趁朕不在之时,有所谋图,不知可有此事?”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神情各异。

这时,武将一列中站出一人来,奏道:“岂禀皇上,臣等对皇上忠诚之心,日月可鉴,是何人敢在皇上面前胡乱是非?皇上英明睿智,岂能听信了小人谗言。”

龙天风看将过来,轻‘哦’了一声,说道:“是陈将军啊,一段时日不见,文采倒是精尽不少。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臣,谢皇上夸奖!”

“嗯。”龙天风低吟一声,也未说对也没说错。未明君意,一时之间,众人无人再敢向前进言。

龙天风默了会儿,目光投向武将之首的白行云,问道:“武候怎么说?”

白行云向前进了两步,恭敬的回道:“回皇上,臣以为朝中安稳,众臣一心忠于皇上,无人心生异端。若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那也只是小人口舌,当真不得。正如陈将军所言,皇上切莫听信了馋言。”

“众臣有何话说?”龙天风听完,扫了一眼四下道。

“武候所言及是,皇上切莫听信了小人馋言啊!”众臣一齐符合道。

龙天风看了看众人,说道:“既然众位卿家都如此说,那么朕也就放心了。只是枢密使和参政知事两位朝臣被刺,骥王爷遇险,诸位如何看待?”

“臣以为,刺客光天化日之下,一而再的胆敢公然行刺,且是一击而得手,定是有人从背后唆使。如此恶行,不将之揪出绳之于法,不足以安人心,平民愤。”尚书李铭宇站出来,说道。

说罢,他有意无意的向着白行云站立的方向看去一眼。

“依李卿家之意,两位朝臣之死,并非一般刺客所为,而是有人从背后指使,可是这样?”

“是的,皇上。皇上请想,两位大人皆是在身负‘政务处’之职时遇害,再加之骥王爷的遇险,三人尽负主持朝政之职,世上哪里有这般巧合之事?”

“卿家所言,甚有道理。”龙天风点了点头,赞同道:“既然是这样,那此事朕就交由李卿家去办。李卿可有把握将刺客追拿,一并查出背后指使之人?”

“请皇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捉拿凶手查出主谋。”李铭宇信誓旦旦道。

“嗯。”龙天风轻应了声,看向刑部侍郎汤铁人,说道:“汤卿协同办理,限尔等一个月内将凶手捉拿归案。”

“是,臣尊旨!”汤铁人、李铭宇领旨齐声道。

“皇上,臣有事岂奏。”群臣中一道声音响起。

“钱卿家,有何事奏禀?”龙天风看向站出来的枢密院正枢密使,也是‘政务处’四人当中唯一还没有遇袭的钱如玉。

其名虽是如玉,长相却是再普通不过。四旬左右的年纪,一副老实本分的模样。性情却于之长相截然相反。

身为枢密院正枢密使,处事圆滑有度,行事沉稳,不浮不躁。与诸臣之间,也是人缘颇好。

此时,他站将出来,又是有何话说?龙天风一边打量着他,一边暗付道。

“岂禀皇上,两位大人惨死,臣等心痛不已。刺客一日不除,臣等之心一日不得安稳。今日皇上下旨尚书、侍郎两位大人携手办案,自是英明决断。为臣有一不情之请,欲同两人一同追凶着办,肯请皇上准奏。”

龙天风看向他,言道:“钱卿精神可嘉,其行可表,朕允卿所请。”

“谢皇上!”

“众卿可还有谁有本要奏?”

众人无人再作奏请,都以为他接下来便会说出毕朝必说的那两个字。

出乎众臣意料的,龙天风并没有说出‘退朝’两字。

只听他道:“既然众卿无人有本要奏,那么朕便要宣一人上殿了。左丞一职实已空置太久,也该有人当职了。”

众臣闻言无不惊讶,方才想到相府布置一新,为得便是此人。

原以为,皇上因是思念已故的莫相,才不愿意有人接替相职,免得‘睹位思人’。

众人也都知晓他的这般心思,也就无人愿意再惹得他伤心难过。既便深知相位一职对于一国之重,却无人提及充实之事。

不想,被认作迷恋女色的皇上,却不知何时已经将人选想好,在众人措手不及之际,皇命加身,直登殿堂。

究竟是何等人物,能让皇上不再思睹倚重的莫相,将左丞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职将于托付。

正在众人惊讶狐疑,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之际,却听得龙天风言道:“宣丞相大人进殿!”

“宣,丞相大人进殿——”他身旁的福公公尖细的嗓子传达圣意,声音传出殿外。

“宣,丞相大人进殿——”殿外传令的宫监,一个传过一个。

几声传令一过,殿上群臣无不伸长了脖颈向外张望,想要一睹这位直上青云,被皇上器重委以重任者的风采。

就连位于龙案右下侧,一直稳坐如山的骥王龙天骥也按捺不住的从坐椅上站起来,引颈而望。

与众人满脸的疑惑相比,他明显的要激动了些。

殿下的礼部尚书李铭宇还未及见到人便已经笑意迎迎,若说再多一分的,便是那有些激动而微红了的眼眶。

有那心细之人,见他如此情形,更填心中疑问,却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众人的引颈期盼之下,远远的一道白色身影缓步向着大殿走来。

还未及全貌,便觉得他那飘逸如风的身姿,优雅卓然的气度是如此的熟悉。

再行而近,直到他脸上那温和如玉的笑容显于众人视线之内,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天啊,是莫相!”

“竟然是莫相!”

“是他,真是他!”

“不会吧,这是人还是鬼啊?”

“亲眼看到他的尸骨的,怎么会是莫相呢?!”

“莫相他没死?!”

“是啊,莫相他没死!”

“是啊,莫相他没死,哈哈——”

一时喧哗四起,不知是谁率先醒悟过来,惊喜的外带失控的大笑起来。

众人这才想起皇上为什么突然临朝,又为什么突如其来的宣布丞相人选。

这一切,都是只为了莫相未死,重回朝堂之故。

原来如此啊!顿时恍然大悟。

惊醒间,莫严君已入大殿,微笑着望着众人,温和如风的嗓音重入众臣耳聋中,“诸位同僚,别来无恙!”

舒服至极的感觉顿时让人心神振奋,不约而同的聚向她的周围,轮番轰炸。

“莫相,你没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莫相,你没死,真是太好了!”

“莫相……?”

“莫相……?”

“恩师,真是太好了!”李铭宇挤了过来,眨巴着感动不已而红了的眼眶,抓着她便不撒手。

一些于莫严君交情深一些的,也都聚在最前端。

左一巴掌,右一手掌的‘爱贴’的拂上身来,

莫严君眼瞅着一身新换置的衣衫,趋于变色的迹象,暗自苦闷不已,忙苦笑着拱手道:“诸位,诸位,允我喘口气先。”

对那不依不饶的,连翻言道:“稍后容禀,稍后容禀。”

“众卿眼里可还有朕吗?”上座传来了话,语气有些森冷。

众臣顿作鸟兽散去,无不暗自吐舌,责怪自已一时得意忘形,连上面还坐着皇上都给忘记了。

都怪莫相出现的太过突然,他人缘又是绝顶之好,满朝文武无不喜之爱之。眼见她死而复生,无不为之欢喜。

一时,互相感染了情绪,太过兴奋,这才惹得皇上却了怒。

不过,既然是莫相回朝了,就再也不怕了。皇上动了气,自然有莫相出言安扶。一想到这,为之安心不少。

龙天风眼见莫严君被众臣围住,左一把右一手的摸着,心中顿觉醋意横生。

一双眼,似喷了火般,瞪向群臣。

无奈众臣忙于和莫严君说话,无人理会他。心中怒意不由得更甚,遂出声喝断众臣之行。

莫严君见众臣众身边退去,顿觉空气清晰了不少,长长的吐了口气,对着龙天风递去无限感激的眼神。

本是恼火的龙天风,被她这记眼神望来,熊熊燃烧的醋火,立时消失无踪。

身旁的骥王龙天骥自是将他的这一番变化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一乐。